-
公开(公告)号:CN106372804A
公开(公告)日:2017-02-01
申请号:CN201610807149.X
申请日:2016-09-07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南京五采智电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SSD文件获取主接线方式的方法,解析SSD文件,根据母线的name关键字获取母线Bay,根据导电设备的type关键字获取线路Bay;解析母线Bay,获取母线导电设备的节点信息,解析线路Bay,获取线路导电设备的节点信息;根据母线导电设备和线路导电设备的节点信息,获取主接线方式。本发明通过对SSD文件的Voltage元素和Bay元素进行解析,获取了母线Bay和线路Bay,通过分析母线导电设备和线路导电设备的节点信息,可以完成对主接线方式识别判断,解决了后期开展虚端子自动设计的模板选取问题,提升了模板匹配的准确性,提高了设计人员的设计效率,推动了智能变电站技术的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06383939B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610808557.7
申请日:2016-09-07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南京五采智电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SSD文件的虚端子自动连接方法,包括步骤1,为所有类型的IED分别创建虚端子连接模板;步骤2,解析SSD和SCD文件,匹配并实例化对应的虚端子连接模板;步骤3,根据实例化的虚端子连接模板生成虚端子连接。本发明通过建立虚端子连接模板,可以采用批量的设计方法选择相应模板并实例,能快速高效的完成虚端子连线,完成SCD文件的制作;并且在虚端子模板不断优化的条件下,SCD文件制作的准确性也不断得到改善;大大提高了设计人员制作SCD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383939A
公开(公告)日:2017-02-08
申请号:CN201610808557.7
申请日:2016-09-07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南京五采智电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SSD文件的虚端子自动连接方法,包括步骤1,为所有类型的IED分别创建虚端子连接模板;步骤2,解析SSD和SCD文件,匹配并实例化对应的虚端子连接模板;步骤3,根据实例化的虚端子连接模板生成虚端子连接。本发明通过建立虚端子连接模板,可以采用批量的设计方法选择相应模板并实例,能快速高效的完成虚端子连线,完成SCD文件的制作;并且在虚端子模板不断优化的条件下,SCD文件制作的准确性也不断得到改善;大大提高了设计人员制作SCD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269198B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1711266825.8
申请日:2017-12-05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北京经济技术研究院 , 南京五采智电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SED文件的智能变电站改扩建配置文件自动重构方法,通过改扩建工程中运行设备和新增设备之间的业务隔离点,对智能变电站SCD文件自动重构,对改扩建关联IED设备的SED文件自动分析和导出,新增设备ICD的导入到改扩建SCD文件通过规则库自动完成虚端子连接,导出新增IED及关联IED的SED文件导入到原有的SCD文件中,实现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配置文件的自动重构。本发明需要结合SCD文件中的逻辑关系、规则库和新增设备的对应关系进行综合分析判断,有效提高工作效率缩短工作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08366067A
公开(公告)日:2018-08-03
申请号:CN201810154680.0
申请日:2018-02-23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苏州供电分公司 , 南京五采智电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系统通用服务协议一致性测试系统及方法,测试系统包括GSP一致性测试平台和被测设备,两者通过站控层网络相连接,其中,GSP一致性测试平台,包括GSP通信动态库、Python脚本、测试用例库和人机界面;被测设备,包括变电站数据通信网关机和监控主机。本发明用于开展GSP规约一致性测试,检验智能设备是否符合电力系统通用服务协议的标准化要求,有利于在现场应用实施前达到各监控厂商对电力系统通用服务协议理解的一致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601372B
公开(公告)日:2018-06-05
申请号:CN201410813240.3
申请日:2014-12-24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南京五采智电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江苏省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三层图形的智能变电站虚回路可视化比对方法,该方法从装置、链路和链路通道三个层面,以图形化方式自顶向下逐步实现虚回路的比较。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通过将智能变电站虚回路的对比图形可视化,实时监控包括改扩建过程在内造成的SCD文件中虚回路配置信息的变化,最大限度的保证虚回路配置信息的安全性、完整性、一致性,改变依靠人力来保证虚回路配置正确性的低效而脆弱的现状,从而保障和提升智能变电站安全运行水平,缩短系统投运时间,减轻系统投运压力,降低智能变电站全寿命周期内的维护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7015167A
公开(公告)日:2017-08-04
申请号:CN201611256672.4
申请日:2016-12-30
Applicant: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南京五采智电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1R31/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检波技术的开关电源纹波电压检测方法,其技术特点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通过硬件电路对开关电源的输出电压进行电压波形整定;步骤2、根据RLC高Q值电路的谐振原理,设计三条检波电路,测出该三条检波电路的电压幅值后计算出开关电源的输出电压中纹波交流电压的震荡频率和幅值,进而对开关电源的电解电容和振荡器出现的故障进行报警。本发明的开关电源的输出电压通过硬件电路整定,将开关电源的直流电压中的纹波交流电压过滤放大,然后用检波电路对纹波交流电压频率和幅值进行监控。纹波交流电压反应了开关电源的工作状态,通过对纹波交流电压检测可以对开关电源故障进行提前告警。
-
公开(公告)号:CN104750477A
公开(公告)日:2015-07-01
申请号:CN201510051901.8
申请日:2015-01-30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江苏省电力公司 , 江苏省电力公司检修分公司 , 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京五采智电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F9/4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标准中间过程文件的SCD版本比对方法,基于四层图形的智能变电站虚回路可视化比对方法,该方法从装置、链路、通讯参数和虚回路四个层面,以图形化方式较为高效的自顶向下逐步实现虚回路的比较。最大限度的保证虚回路配置信息的安全性、完整性、一致性,改变依靠人力来保证虚回路配置正确性的低效而脆弱的现状,从而保障和提升智能变电站安全运行水平,缩短系统投运时间、减轻系统投运压力,降低智能变电站全寿命周期内的维护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4617652A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510030072.5
申请日:2015-01-21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江苏省电力公司南京供电公司 , 江苏省电力公司 , 南京五采智电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2J7/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便携式终端的电池供电装置,属于便携式设备供电技术领域。该供电装置包括第一电池、第二电池、主控芯片以及用于对所述主控芯片供电的供电模块,所述第一电池设有第一容量采集模块,所述第二电池设有第二容量采集模块,所述第一容量采集模块和第二容量采集模块均与主控芯片连接;所述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均与升压电路连接,所述第一电池与升压电路之间串接有第一可控通断开关,所述第二电池与升压电路之间串接有第二可控通断开关,所述第一可控通断开关和第二可控通断开关均与主控芯片连接;所述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均与供电模块连接。该供电装置可以满足便携式终端不停电更换电池的特殊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4601372A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申请号:CN201410813240.3
申请日:2014-12-24
Applicant: 江苏省电力设计院 , 南京五采智电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江苏省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三层图形的智能变电站虚回路可视化比对方法,该方法从装置、链路和链路通道三个层面,以图形化方式自顶向下逐步实现虚回路的比较。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通过将智能变电站虚回路的对比图形可视化,实时监控包括改扩建过程在内造成的SCD文件中虚回路配置信息的变化,最大限度的保证虚回路配置信息的安全性、完整性、一致性,改变依靠人力来保证虚回路配置正确性的低效而脆弱的现状,从而保障和提升智能变电站安全运行水平,缩短系统投运时间,减轻系统投运压力,降低智能变电站全寿命周期内的维护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