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832533A
公开(公告)日:2018-03-23
申请号:CN201711129313.7
申请日:2017-11-15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04 , G06F17/50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三维信息模型的变电站实时监测展示方法和系统,方法包括:获取变电站待监测设备及其需展示的属性类型信息;建立设备数据库,用于存储待展示设备的运行数据信息;从变电站现场设备中实时获取待展示设备及其属性类型相对应的设备运行数据,并将设备运行数据写入设备数据表中;利用Bentley Navigator平台建立变电站的i-Model三维模型,并根据设备数据库中设备运行数据的实时变化更新变电站i-Model三维模型及其展示;识别用户对所展示的i-Model三维模型中设备的点击动作,将被点击设备在设备数据表中的属性数据予以展示。本发明可实现对变电站静态数据和动态数据的综合展示,以实时集中的反映变电站设备的各种静态数据信息以及动态运行信息,方便设备故障的及时预知,提高变电站的运检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021243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629025.2
申请日:2022-06-06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次同步振荡抑制方法、系统和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提取双馈感应风力发电机的功角偏差信号;根据双馈感应风力发电机的功角偏差信号,调制生成功角偏差的次同步分量信号;将功角偏差次同步分量信号叠加到双馈风力发电机转子侧q轴控制回路的电压处,用于对转子q轴电压进行补偿控制,抑制次同步振荡。本发明能够有效抑制双馈风电场经串联补偿线路并网引发的次同步振荡,保证电力系统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0994369B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1811385089.2
申请日:2018-11-20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H02B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HGIS母线侧“共享套管”联合设备及布置方案,适用于采用双母线接线的HGIS配电装置场地优化布置。采用断路器双列布置方案,将布置于母线两侧HGIS设备的母线侧套管合并共享,使得一组母线通过同一组母线侧套管连接两不同间隔,两个间隔断路器和隔离开关则通过低位布置的气管与两个套管连接。针对悬吊式管母线及支撑式管母线形式,“共享套管”联合设备布置于管母线下方,管母线通过2组母线下引线与“共享套管”联合设备相连。本发明提高了双母线接线形式下HGIS设备的集成度,可减少设备投资;同时可减少管母线上引线,出线灵活;有效减少配电装置占地面积。
-
公开(公告)号:CN112350359A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1910721000.3
申请日:2019-08-06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H02J3/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端柔性直流输电受端电网接入点选择方法和系统,包括甄选出受端电网中关键片区和各关键片区中具备柔直接入条件的备选变电站;各关键片区各选择一个备选变电站即形成一个接入方案;统计各接入方案需新建线路路径长度,计算统计各接入方案的网损和片区短路电流水平,构建需新建线路路径长度矩阵、网损矩阵、最大短路电流矩阵并进行归一化处理,同时构建多端柔直接入方案目标函数,求解目标函数最小值,得到多端柔直接入的最佳备选变电站方案。同时也公开了相应的方法。本发明方法可为柔性直流输电的规划、建设及其在实际电网中的落点选择提供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0350570B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1910623042.3
申请日:2019-07-11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H02J3/36 , H02M7/00 , H02M7/219 , H02M7/538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背靠背VSC‑HVDC的全阶终端滑模控制方法,两个换流器的控制方法相同,换流器的内环控制器采用全阶终端滑模控制器,换流器的外环控制器采用PI控制器,外环控制器输出参考电流输入内环控制器中,内环控制器通过全阶终端滑模控制器输出电压信号,通过调制输出调制信号来控制换流器的开通和关断。本发明设计基于全阶TSM的内环和外环PI控制器,避免了两相静止参考系中的电流的交叉耦合项;此控制器不需要前馈解耦,使整个控制系统变得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10994369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811385089.2
申请日:2018-11-20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H02B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HGIS母线侧“共享套管”联合设备及布置方案,适用于采用双母线接线的HGIS配电装置场地优化布置。采用断路器双列布置方案,将布置于母线两侧HGIS设备的母线侧套管合并共享,使得一组母线通过同一组母线侧套管连接两不同间隔,两个间隔断路器和隔离开关则通过低位布置的气管与两个套管连接。针对悬吊式管母线及支撑式管母线形式,“共享套管”联合设备布置于管母线下方,管母线通过2组母线下引线与“共享套管”联合设备相连。本发明提高了双母线接线形式下HGIS设备的集成度,可减少设备投资;同时可减少管母线上引线,出线灵活;有效减少配电装置占地面积。
-
公开(公告)号:CN104362733B
公开(公告)日:2017-08-08
申请号:CN201410617825.8
申请日:2014-11-05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制式不间断电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舱和位于预制舱内的不间断电源装置,预制舱的舱体(101)通过预制埋件固定安装在现场的土建基础(204)上;所述舱体(101)内敷设有标准化接口的电气接口和通信接口。将整个UPS系统集成在预制舱内,工厂内完成制作运输到现场即可;将所有电气接口、通信接口标准化,现场只要插上预制线缆即完成接线;另外,现场基础上提前装好预制埋件,运来的预制舱直接固定到上面即可。预制舱内还包括线缆敷设、防漏水、火灾报警与消防、安防、监控、照明与插座、配电箱配电系统。使得UPS系统集成化、标准化,进一步缩短了建设工期,且提高了工程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5281368A
公开(公告)日:2016-01-27
申请号:CN201510770520.5
申请日:2015-11-12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63 , Y02E40/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伏并网与电能质量治理统一控制策略,包括以下步骤,1)实时检测光伏组件出力,调整光伏并网系统运行模式;当不满足有功并网条件时,光伏并网系统以电能质量治理模式运行,当满足有功并网条件时,光伏并网系统以有功并网和电能质量治理统一模式运行;2)光伏并网系统以有功并网和电能质量治理统一模式运行时,首先根据无功与谐波补偿的优先级高低,分配光伏并网系统的剩余容量,然后基于瞬时功率理论整合指令电流。本发明相较于传统方法,使光伏并网系统在保持原有功能的基础上具备了主动参与电网电能质量治理的功能,提高了逆变器的利用率,减少了电能质量治理装置的投入,节约了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2350359B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1910721000.3
申请日:2019-08-06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H02J3/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端柔性直流输电受端电网接入点选择方法和系统,包括甄选出受端电网中关键片区和各关键片区中具备柔直接入条件的备选变电站;各关键片区各选择一个备选变电站即形成一个接入方案;统计各接入方案需新建线路路径长度,计算统计各接入方案的网损和片区短路电流水平,构建需新建线路路径长度矩阵、网损矩阵、最大短路电流矩阵并进行归一化处理,同时构建多端柔直接入方案目标函数,求解目标函数最小值,得到多端柔直接入的最佳备选变电站方案。同时也公开了相应的方法。本发明方法可为柔性直流输电的规划、建设及其在实际电网中的落点选择提供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0350570A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910623042.3
申请日:2019-07-11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H02J3/36 , H02M7/00 , H02M7/219 , H02M7/538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背靠背VSC-HVDC的全阶终端滑模控制方法,两个换流器的控制方法相同,换流器的内环控制器采用全阶终端滑模控制器,换流器的外环控制器采用PI控制器,外环控制器输出参考电流输入内环控制器中,内环控制器通过全阶终端滑模控制器输出电压信号,通过调制输出调制信号来控制换流器的开通和关断。本发明设计基于全阶TSM的内环和外环PI控制器,避免了两相静止参考系中的电流的交叉耦合项;此控制器不需要前馈解耦,使整个控制系统变得简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