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833383A
公开(公告)日:2018-11-16
申请号:CN201810554158.1
申请日:2018-06-01
Applicant: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IPC: H04L29/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L69/22 , H04L63/0227 , H04L63/0428 , H04L63/1416 , H04L63/144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和agent的联动防御系统,包括DPDK流量获取模块、协议解析模块、文件还原及加密存储模块、敏感信息检测模块、敏感告警模块、联动防御策略决策模块、联动防御策略决策下发模块、联动防御策略执行模块和联动防御策略验证模块;本发明的实施过程为:检测监控范围内的异常行为,对异常行为生成告警;依据告警信息形成联动防御策略并下发到指定主机的agent;主机的agent接收到联动防御策略后执行策略定义的动作,完成联动防御。本发明使用策略联动机制,将检测结果与主机防御有机地联动,大大降低了联动防御的响应时间,增加了联动防御的有效性,具有明显的、重要的社会意义和实用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1209329B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1911374520.8
申请日:2019-12-27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南京南瑞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F16/26 , G06F16/25 , G06F16/28 , G06F16/23 , G06F16/2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全业务量价费异动路径动态分析方法、装置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从全业务统一数据中心获取电能计量业务数据;筛选出电能计量业务数据中的异动数据;对所述异动数据进行可视化展示;对可视化展示界面上的图形进行预设的操作,完成异动路径动态分析。本发明可显著增强对全业务异动图形交互性,分径路径的自定义性,并与异动处理关联,完成了整个异动处理流程的闭环。
-
公开(公告)号:CN108833383B
公开(公告)日:2019-05-24
申请号:CN201810554158.1
申请日:2018-06-01
Applicant: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IPC: H04L2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和agent的联动防御系统,包括高速流量获取模块、协议解析模块、文件还原及加密存储模块、敏感信息检测模块、敏感告警模块、联动防御策略决策模块、联动防御策略决策下发模块、联动防御策略执行模块和联动防御策略验证模块;本发明的实施过程为:检测监控范围内的异常行为,对异常行为生成告警;依据告警信息形成联动防御策略并下发到指定主机的agent;主机的agent接收到联动防御策略后执行策略定义的动作,完成联动防御。本发明使用策略联动机制,将检测结果与主机防御有机地联动,大大降低了联动防御的响应时间,增加了联动防御的有效性,具有明显的、重要的社会意义和实用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1209329A
公开(公告)日:2020-05-29
申请号:CN201911374520.8
申请日:2019-12-27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南京南瑞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F16/26 , G06F16/25 , G06F16/28 , G06F16/23 , G06F16/2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全业务量价费异动路径动态分析方法、装置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从全业务统一数据中心获取电能计量业务数据;筛选出电能计量业务数据中的异动数据;对所述异动数据进行可视化展示;对可视化展示界面上的图形进行预设的操作,完成异动路径动态分析。本发明可显著增强对全业务异动图形交互性,分径路径的自定义性,并与异动处理关联,完成了整个异动处理流程的闭环。
-
公开(公告)号:CN118353721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780985.8
申请日:2024-06-18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IPC: H04L9/40 , H04L49/905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以太网业务传输设备、方法及存储介质,包括:以太网细粒度时隙板卡、码流交叉模块、第一灵活以太网信号重组模块、灵活以太网垫层模块和灵活以太网接口;以太网细粒度时隙板卡用于在接入高安全以太网业务时,对高安全以太网业务进行业务层分组封装、细粒度成帧映射和复用,将所得的灵活以太网大颗粒帧发送至码流交叉模块;其中,高安全以太网业务为电力系统中高于预设安全等级的以太网业务。使得高安全以太网业务可在以太网细粒度时隙板卡内部即完成针对业务层的分组封装和细粒度通道隔离,满足了电力通信系统对不同安全等级电力业务安全分区和横向隔离的安全防护承载要求,提升了电力系统运行安全性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361342A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211296271.7
申请日:2022-10-21
Applicant: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4L47/125 , H04L45/02 , H04L67/1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力CBR业务小颗粒通道配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CBR业务按照时延指标要求区分为多个优先级,查找可用的通道路径,通道路径资源区分为多个优先级,且通道路径资源的优先级与所述CBR业务的优先级相对应;响应于设定优先级的CBR业务,在设定优先级的通道路径资源集合中确定承载所述设定优先级的CBR业务的第一通道路径,同源同宿且相同优先级的多个CBR业务优先分配。进一步地,本申请还提出实现所述方法的设备。本申请解决了电力CBR业务小颗粒通道配置不便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130877B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1911334997.3
申请日:2019-12-23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IPC: H04L41/06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NLP的网络日志处理系统,包括自然语言处理组件和数据库;所述数据库内构建分类词库、预设词义库以及语言处理模型,所述分类词库设定以设备类型的特定对应的多个直译词或以分词处理后派生出的高频词为标准的关键词;所述分类词库与预设词义库映射关联,所述预设词义库与语言处理模型相关联;所述自然处理组件对设备的syslog源数据和日志文件进行归纳分类、分析并确定自然语言语句所包含的含义。本发明克服了以往基于模板的方法针对未定义日志无法分析的弱点,提高了系统的可用性,提升用户的易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311537B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2011192170.6
申请日:2020-10-30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安徽继远软件有限公司 ,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设备接入认证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标识分配模块、秘钥生成中心、区块链、边缘服务器和终端设备;标识分配模块分配标识码和物理指纹密文给终端设备和区块链;终端设备接收边缘服务器反馈的边缘服务器公钥,利用自己的公钥、私钥以及边缘服务器公钥对其物理指纹加密得第一认证密文,并发送给边缘服务器;边缘服务器利用边缘服务器私钥和终端设备的公钥对第一认证密文解密得第二认证密文;边缘服务器利用该终端设备的标识码在区块链上查找对应的物理指纹密文,基于查找结果判断终端设备是否可以接入。本发明利用标识密码和区块链实现了轻量级的物联网设备认证,能应用于存在大量物联网接入设备的应用场景中。
-
公开(公告)号:CN112272094B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2011146373.1
申请日:2020-10-23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安徽继远软件有限公司 ,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PUF和CPK算法的物联网设备身份认证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物联网设备身份认证安全性不足、资源受限的技术问题。其包括:基于PUF获取物联网设备的挑战和响应,并利用物联网设备的挑战、响应和预生成的设备标识ID构建设备指纹库;基于CPK加密算法和设备标识ID生成物联网设备的公私钥;基于设备指纹库和公私钥进行物联网设备双重身份认证,获取身份认证结果。本发明能够在提高物联网设备身份认证安全性的同时降低物联网设备的资源消耗,身份认证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2311537A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2011192170.6
申请日:2020-10-30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安徽继远软件有限公司 ,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设备接入认证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标识分配模块、秘钥生成中心、区块链、边缘服务器和终端设备;标识分配模块分配标识码和物理指纹密文给终端设备和区块链;终端设备接收边缘服务器反馈的边缘服务器公钥,利用自己的公钥、私钥以及边缘服务器公钥对其物理指纹加密得第一认证密文,并发送给边缘服务器;边缘服务器利用边缘服务器私钥和终端设备的公钥对第一认证密文解密得第二认证密文;边缘服务器利用该终端设备的标识码在区块链上查找对应的物理指纹密文,基于查找结果判断终端设备是否可以接入。本发明利用标识密码和区块链实现了轻量级的物联网设备认证,能应用于存在大量物联网接入设备的应用场景中。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