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766183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1005793.6
申请日:2024-07-25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智能安全帽,包括安全帽主体,集成摄像头、温度传感器、气体传感器、显示屏、定位设备、通信模块和警报模块。智能安全帽实时监测工作环境数据,并通过通信模块传输至数字孪生平台,创建虚拟模型,实时反映工作环境状态。工人通过显示屏查看数据并采取安全措施。数字孪生平台利用传感器数据和机器学习算法预测异常情况,并结合VR创建逼真虚拟工作环境培训工人。事故发生时,定位设备和通信模块发送求救信号并提供位置信息。本发明通过集成传感器和数字孪生模型,提供工作环境参数的实时反馈,预测设备故障并实现紧急情况下的快速救援,提高了工人的安全性、设备稳定性及救援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838369A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10802189.X
申请日:2024-06-20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
IPC: G05D1/46 , G05D109/2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三维变电站数字孪生模型构建方法、终端及介质,涉及变电站运维技术领域,方法包括无人设备控制,建立无人机运行控制库、视觉传感信息建设,对变电站内部采用视觉设备以及传感设备共同收集孪生数据、数字信息收集、数字孪生信息库建立。本发明通过建立的无人设备控制步骤,能够通过无人机带动三维扫描设备运动的方式对变电站内部的设备三维信息进行扫描,并通过算法规划的方式对无人机的运行路径以及扫描区域进行优化更新,能够根据实际扫描情况对无人机的运行路径进行动态调整,以最大化扫描覆盖面积,同时最小化路径长度,从而提高了信息采集的效率和准确性,减少了在收集三维变电站孪生数据时人力物力的投入。
-
公开(公告)号:CN119287867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429122.2
申请日:2024-10-14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 , 南京远能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Inventor: 马生坤 , 杨栋 , 蔡可庆 , 仲昊 , 龚正 , 李立鸿 , 刘洪亮 , 张小慧 , 洪涛 , 陈杰 , 丁天 , 陈志华 , 毕冰冰 , 刘川宁 , 张佳 , 张源 , 万瑜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含水率软土原位预热搅拌加固一体化设备及其施工工艺,一体化设备包括行走平台、固定安装在行走平台上的竖向传动装置、固定安装在竖向传动装置上的搅拌动力箱、安装在搅拌动力箱中的搅拌轴,以及固化剂管理站;搅拌轴下端设有可伸缩搅拌叶片,搅拌轴内设有微波加热组件和固化剂输送管道,固化剂输送管道的上端伸出搅拌轴通过软管连接固化剂管理站。本发明利用微波引起土体中水分子的快速振荡,实现土体中孔隙水的升温,从而加热土体,以克服寒冷气候条件对固化剂化学反应的不利影响,提高固化剂与土体之间的化学反应速度,促进固化剂与土体充分胶结,实现高含水率软土的快速原位加固。
-
公开(公告)号:CN119754787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605507.X
申请日:2024-11-12
Applicant: 南京苏逸实业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
Inventor: 陆毅 , 蔡可庆 , 何刚 , 洪涛 , 邹宇 , 毕冰冰 , 蔡成铭 , 丁天 , 闵凡路 , 潘荣 , 屠越 , 王登峰 , 张佳 , 王健 , 陈祺炜 , 徐爱华 , 卞正达 , 陈铭韬 , 罗辑 , 张钏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富水地层电缆盾构隧道掘进开挖面稳定控制方法,涉及盾构隧道掘进控制领域,该方法包括:采用虚拟实验技术建立隧道掘进开挖面模型;利用隧道掘进开挖面模型与离散元方法,模拟支护结构在不同支护力分布条件下开挖面地层的土体变形与沉降规律,并根据土体变形与沉降规律分析支护结构的极限支护力与开挖面的稳定性;选取最优支护力分布形式,根据盾构机结构参数预测盾构机的机械性能,并结合最优支护力分布形式生成掘进开挖面稳定控制值;根据掘进开挖面稳定控制值调整盾构机的掘进参数,将调整后的盾构机应用至实时隧道掘进工作。本发明可有效减少掘进过程中开挖面不稳定、土体坍塌等安全隐患,进一步保障工程进展顺利。
-
公开(公告)号:CN119801408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770523.4
申请日:2024-12-04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 , 南京远能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粉喷桩施工超孔隙水压力自主消除钻杆及其使用方法,钻杆包括主体钻杆和水泥粉输送管道,主体钻杆的下端径向设置有搅拌叶片,主体钻杆的中上端设置有轴向真空管和径向排水叶片,主体钻杆的顶部设置有真空泵,排水叶片内设有空腔,排水叶片表面设有与空腔连通的通孔,通孔内设有透水石,真空管的上端与真空泵连接,下端与排水叶片连接,且真空管的管腔与排水叶片内空腔连通。本发明采用负压排水的方式,有效消除由于粉喷桩施工压缩空气引起的超孔隙水压力,降低由超孔隙水压力诱发的边坡失稳、地面开裂等工程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608317A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2010528417.0
申请日:2020-06-11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 , 江苏海能电力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南京工业大学
Inventor: 叶成建 , 毕冰冰 , 徐铼 , 龚正 , 洪涛 , 章铖 , 罗辑 , 蔡可庆 , 冯鹏 , 张大长 , 丁静鹄 , 梁雯 , 季鹏 , 刘晓波 , 侍成 , 宗凯 , 陈俊杰 , 姚丽娟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架空埋件式GIS设备的安装基础,横梁沿GIS设备方向敷预埋于埋件层中,横梁按电气专业需要高出地面。待设备提资提供后,确定纵梁的具体位置并与横梁焊接,随后浇筑轻质混凝形成土面层。支撑柱的高度可以根据混凝土面层高度进行调节,工程适应性强。当土面层依工程需要仍需加高时,钢材增加量较少。蜂窝梁开孔处可供轻质混凝土面层钢筋及管线通过。结构设计、楼板混凝土施工浇注和养护等工序不必等设备厂家施工图资料,等后续GIS厂家确定设备所需的埋件后,将蜂窝梁焊接在架空的埋件上(即横梁),可有效减少变电站架设工期。该方案安全可靠,经济节约,施工简洁高效。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