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186827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211539224.0
申请日:2022-12-01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通供电分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考虑风向影响的铁塔薄弱杆件识别方法及系统,包括:基于杆件在不同工况下最小荷载和最大荷载确定杆件在不同工况下的应力比;基于杆件在不同工况下的应力比中的最大值与应力比阈值确定初始薄弱杆件;基于输电线路的参数信息确定杆件在实际风向下的角度风风向角的发生概率;基于初始薄弱杆件与杆件在实际风向下的角度风风向角的发生概率确定薄弱杆件。本发明确定杆件在不同工况下的应力比进而确定初始薄弱杆件,全面对铁塔在在多种荷载组合工况下的薄弱杆件进行了识别,并且将初始薄弱杆件与杆件在实际风向下的角度风风向角的发生概率结合确定薄弱杆件,充分考虑了薄弱杆件的真实出现概率的影响,提高了薄弱杆件识别结果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935473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539228.9
申请日:2022-12-01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通供电分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8 , G06F111/08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铁塔薄弱杆件补强优化方法及系统,包括:基于输电线路的参数信息确定杆件在实际风向下的角度风风向角的发生概率;基于杆件在不同工况下最小荷载和最大荷载确定杆件在不同工况下的应力比;基于杆件在不同工况下的应力比中的最大值和杆件在实际风向下的角度风风向角的发生概率识别薄弱杆件;增大薄弱杆件的截面,直至满足预设收敛条件。本发明采用杆件在不同工况下的应力比中的最大值和杆件在实际风向下的角度风风向角的发生概率识别薄弱杆件,提高了薄弱杆件识别结果的准确性,并且采用增大薄弱杆件截面的技术特征,完成了薄弱杆件的补强操作,提高了补强操作的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420139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584509.5
申请日:2024-11-07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磁性定子齿高温超导同步调相机及确定方法,通过在转子磁轭和超导屏蔽层之间沿转子磁轭圆周阵列有多个超导励磁绕组,每个超导励磁绕组连接有一个超导励磁绕组冷却结构,高温超导带材绕制的励磁绕组结构,并且在励磁绕组上设置超导励磁绕组冷却结构以维持励磁绕组在设定温度下进行稳态运行,从而避免了励磁绕组的有功功率损耗和温升,本发明采用超导励磁绕组具有很强的激磁能力,使得高温超导同步调相机的气隙磁通密度高达1.6T,因此,在径向尺寸大致相同时,本申请的高温超导同步调相机的轴向尺寸能大大减小,在相同功率的情况下,本申请的高温超导同步调相机的轴向尺寸约为现有同步调相机的二分之一,有利于同步调相机的小型化。
-
公开(公告)号:CN119266614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310829835.7
申请日:2023-07-07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输电铁塔复合横担结构,包括:复合绝缘牵拉结构、横担斜拉结构和绝缘受压主材,所述横担斜拉结构和绝缘受压主材的其中一端分别连接在塔身的同一侧,其中横担斜拉结构与塔身的连接点高于所述绝缘受压主材与塔身的连接点,所述横担斜拉结构和绝缘受压主材远离所述塔身的另一端相互连接,所述复合绝缘牵拉结构抱箍连接在所述绝缘受压主材和塔身上;本发明通过在复合横担下平面增加了复合绝缘牵拉结构,提高复合横担结构的刚度和承载性能,用于耐张塔复合横担。
-
公开(公告)号:CN119203475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097364.6
申请日:2024-08-12
Applicant: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
Inventor: 姜传霏 , 祝永坤 , 尚鑫 , 张宏杰 , 李军辉 , 张欣伟 , 李丹煜 , 杨雪城 , 刘彬 , 吴闯 , 刘辰 , 祖向东 , 李鹏 , 李晨 , 范文琪 , 展雪萍 , 任西春
IPC: G06F30/20 , G06F119/14 , G06F113/16
Abstract: 一种导线疲劳循环次数计算方法、系统及设备,包括:从设定风速值至输电线路设计风速范围内,按照设定风速间隔对采样周期内风速时程样本进行分组,并计算每组风速对应的等效高频力时程;基于每组风速对应的等效高频力时程对预先构建的输电线路仿真分析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得到每组风速对应的导线两端近挂点处应力幅时程数据;基于每组风速对应的导线两端近挂点处应力幅时程数据计算导线疲劳循环次数;其中,输电线路仿真分析模型是基于输电线路导线型号、常用档距、施工张力信息构建的。本发明通过海量实测导线风荷载数据,结合疲劳应力幅仿真分析,回避了因不能准确划分导线风振形态及选取错误的导线风振分析模型所导致的疲劳应力幅偏差。
-
公开(公告)号:CN118691071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639576.6
申请日:2024-05-22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汉京善 , 李军辉 , 赵彬 , 姬昆鹏 , 李丹煜 , 马潇 , 张宏杰 , 李孟轩 , 李晨 , 孔小昂 , 杨知 , 王剑 , 展雪萍 , 金欢 , 王轶 , 张思航 , 杨加伦 , 范文琪
IPC: G06Q10/0635 , G06Q50/06 , G06N3/0455 , G06N3/048 , G06N3/08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输电线路覆冰舞动预测方法和系统,包括:获取输电线路的舞动监测数据;基于所述输电线路的舞动监测数据,利用预先训练的深度学习舞动预测模型,得到所述输电线路发生覆冰舞动的预测结果;其中,所述深度学习舞动预测模型是以历史舞动监测数据作为训练数据的输入数据,以所述历史舞动监测数据对应的覆冰舞动指标值作为训练数据的输出数据,对堆叠自编码器进行训练得到的,所述堆叠自编码器包括一个输入层、至少两个连续的隐含层和一个Softmax输出层;本申请通过基于多层网络结构的堆叠自编码器构建的深度学习舞动预测模型能够针对大数量的情况进行高效且准确的覆冰舞动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8096866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137675.4
申请日:2024-01-3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张宏杰 , 彭波 , 李丹煜 , 刘彬 , 孙启刚 , 李丹丹 , 何春晖 , 薛炳磊 , 王志鹏 , 陈相家 , 付一木 , 汉京善 , 张国强 , 李孟轩 , 范文琪 , 李晨 , 刘辉 , 周超 , 刘纲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输电线路分析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输电线路的导线弧垂动态分析方法及装置,包括:获取输电线路目标检测结果;采用边缘检测算法对所述输电线路检测结果进行边缘检测,得到导线边缘信息;对所述导线边缘信息进行线性拟合,得到所述导线边缘信息对应的拟合函数曲线;选取与输电线路对应的静态平衡线形函数之间的互相关系数超过预设值的拟合函数曲线作为导线的动态线形函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以输电线路对应的静态平衡线形函数为寻找导线动态线形的初始边界条件,能够提高导线动态线形和与导线最低点对应的动态弧垂的计算速度和计算精度,提高导线弧垂在线实时分析的即时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052045A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410114964.2
申请日:2024-01-26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0 , G01D21/02 , G06Q50/06 , G06F113/16 , G06F119/14 , G06F119/08 , G06F119/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线路增容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输电线路的导线弧垂分析方法及装置,包括:基于导线的升温幅度确定导线的长度;基于所述导线的长度确定导线的水平应力;基于所述导线的水平应力确定导线任一点弧垂;其中,所述导线的升温幅度通过在线监测数据进行计算,所述在线监测数据包括:温度、风速、日照强度。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准确的分析得到导线任一点弧垂,为导线动态增容提供可靠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7977239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185023.8
申请日:2024-02-1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超导电缆技术领域,公开一种二分型三相同轴超导电缆导电层中间接头及焊接方法;所述焊接方法,包括:从A相导电层、B相导电层和C相导电层中选择一相、两相或者三相进行二分化处理;所述二分化处理为:将选择的导电层的带材在三相同轴超导电缆总长度二分之一处分成长度相等的两段,并改变两段带材的缠绕节距和缠绕方向;所述两段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将第二段导电层的每一根带材与第一段导电层的三根带材搭接;搭接完成后,在搭接处焊接。本发明提高了导电层中间接头焊接工艺的准确性,改善了焊接效果,减小了焊接接头电阻,采用1*3搭接焊接方式时,带材接头电阻的实测最大阻值被控制在10‑8欧姆范围内。
-
公开(公告)号:CN117364949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249720.7
申请日:2023-09-26
Applicant: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北京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内置式钢管风振控制电涡流阻尼器,所述电涡流阻尼器设置在钢管的内部,所述电涡流阻尼器包括:支撑盘、支撑组件和电涡流减振组件;所述支撑组件为桶状结构,所述支撑组件穿插在所述钢管的内部,所述支撑盘为圆盘结构,所述支撑盘安装在所述支撑组件内且与所述支撑组件的横截面平行;所述电涡流减振组件包括:螺杆、永磁体和金属导体,所述螺杆穿过所述支撑盘的中心并固定,所述永磁体固定在所述螺杆的两端,所述金属导体固定在所述支撑组件远离所述支撑盘的两端,本装置通过永磁体和金属导体的相对运动产生的电涡流抑制的钢管振动提高减振效率,且减振装置位于钢管内部,不需要日常维护。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