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06017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510136533.0
申请日:2025-02-07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2J3/00 , G06Q10/067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用于可重构配网的日负荷模型构成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属于新能源高渗透率配网技术领域,方法包括:获取可重构配网中的历史负荷数据,包括不同时刻瞬时负荷;根据所述历史负荷数据,构建影响因子与基本负荷簇;将基本负荷簇作为日负荷模型的负载构成待选项,引入构成向量构建离散日负荷模型;定义线性拟合规则将离散日负荷模型连续化,得到日负荷模型。本发明解决了可重构配网日负荷模型建模过程中干扰因素多、构建复杂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809111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866987.5
申请日:2024-12-18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宿迁供电分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 , G06Q10/0639 , G06Q30/0202 , G06Q50/06 , G06F18/25 , G06N3/006 , H02J3/38 , H02J3/4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调度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含高比例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稳定性评价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包括:构建配电网分散资源的调度控制场景,并基于所述调度控制场景建立含高比例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调度控制策略评估指标;基于评估指标和调度控制场景,建立基于DS证据融合理论的含高比例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调度控制策略综合评估模型,并将评估指标进行离散化;利用自适应人工蜂群算法确定语义映射关系,并输出映射结果。本发明中,通过结合DS证据融合理论和自适应蜂群算法的新方法,能够从多个维度对调度控制策略进行全面评估,确保不同指标的合理平衡,为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9597746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814356.9
申请日:2024-12-11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16/215 , G06Q50/06 , G06F18/24 , G06F17/16 , G06F18/213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数据质量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EOF的新能源厂站气象资料控制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通过采集新能源站的气象观测信息,提取气象因子并对其进预处理,获气象观测序列,对气象观测序列进行异常数据识别并剔除,获取气象校正子序,并对气象校正子序进行校正并替换异常数据生成气象校正序列,对气象校正序列进行协同分析,采用协同分析结果对潜在异常进行识别,并进行优化,本发明有效解决了传统气象数据异常检测不精准、修正不及时的问题,使得气象数据在复杂工况下能够快速完成校正与优化,从而提升数据可靠性,增强新能源厂站运行管理的精度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482452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510054889.X
申请日:2025-01-14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2J3/00 , H02J3/38 , G06F18/15 , G06F18/2135 , G06F18/23213 , G06F18/2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光伏预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多层级反向误差校正的光伏功率短期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方法包括:获取原始数据,并进行数据插值和数据选取;使用变分模态分解对选取的数据进行分解,并进行核主成分分析来降维;将降维后的数据划分为若干个大小相同的子数据集和一个测试集,作为输入数据,选择若干种训练算法,构建基于模型堆叠Stacking的预测模型,将输入数据输入预测模型中进行训练;使用训练后的预测模型进行预测,并对预测结果进行评估;通过对历史数据或环境因素进行分析,将相似特征的光伏场站或预测结果进行聚类,根据聚类结果分别对不同簇的光伏场站进行预测,并对预测模型进行反向校正。
-
公开(公告)号:CN114487712B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210136630.6
申请日:2022-02-15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扬州供电分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1R31/08
Abstract: 一种配电网相间短路故障区段定位及测距的方法。涉及配电网故障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线电压分布特征的配电网相间短路故障区段定位及测距方法。利用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配电终端,获取配电线路发生相间短路故障时,故障线路的实时工频线电压幅值信息,并选取各终端所获得3个线电压幅值中最小的一个作为该终端的最小线电压;按照从母线到线路末端的方向,相邻两终端的最小线电压依次作差并取绝对值,得到以相邻两终端为区段的各区段线电压降落;本发明的工频线电压分布曲线基于拟制的直线线路,受线路结构的影响较小,其基于故障机理分析得到,因而具有更高的定位可信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154832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1104617.3
申请日:2023-08-30
Applicant: 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不停电作业发电车的无线核相辅助装置、系统及方法,所述无线核相辅助装置包括:三相电压采集模块,用于通过接入上级环网柜的电压互感器,连续采集母线侧三相电压;三相电流采集模块,用于通过接入上级环网柜中与本级环网柜相连的开关间隔的电流互感器,连续采集线路分支的三相电流;对时模块,用于与发电车并机并网控制器通过B码完成对时;控制模块,用于控制电流和电压信号采集、对时和无线通讯,完成电压信号采集量加载时标信息;无线通讯模块,用于向发电车并机并网控制器发送采集的电流、电压信号及对应的时标信息。通过无线核相辅助装置发电车并机并网控制器的配合可以在不接入开关上端接线的情况下完成进线开关核相。
-
公开(公告)号:CN113623814B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110731957.3
申请日:2021-06-29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孙天奎 , 袁宇波 , 史明明 , 方鑫 , 庄舒仪 , 苏伟 , 袁晓冬 , 孙健 , 张宸宇 , 肖小龙 , 杨景刚 , 高磊 , 李鹏 , 陈静 , 陈舒 , 刘建 , 李群
IPC: F24F11/30 , F24F11/64 , F24F11/84 , F24F11/85 , F24F11/873 , F24F11/88 , F24F110/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综合能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速升温的中央空调水循环控制系统,包括:第一水循环系统,实现干供水管、室内供水管、室内风机盘管、室内回水管和干回水管之间的水循环;第二水循环系统,设置电热水箱,实现室内供水管、室内风机盘管、室内回水管和电热水箱之间的水循环。本发明中所提出的快速升温的中央空调水循环控制系统可直接串接在现有中央空调控制系统与室内风机盘管之间,避免了对现有中央空调的正常运行的影响;在工作过程中,通过第二水循环系统可快速提高室内温度,在维持用户较好的体验同时无需系统长期运行,提升了系统的综合用能效率。本发明中还请求保护一种快速升温的中央空调水循环控制方法,具有同样的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3054662B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110483709.1
申请日:2021-04-30
Applicant: 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3/0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交流中压配电网合解环装置及控制方法,所述装置包括并联绕组(2100)、串联调压绕组(2200)、串联调相绕组(2300)、并联绕组开关(3100)、串联调压绕组开关(3200)、串联调相绕组开关(3300)、调压选择器(1200)、调相选择器(1300),所述串联调压绕组(2200)每个子绕组分别包含有0电压在内的n个抽头,所述串联调相绕组(2300)的每个子绕组有包含0电压在内的m个抽头,从不同的抽头可以获得包含零电压在内的不同的电压。本申请提供的配电网合解环装置能够通过调整合解环的两端线路/母线的电压幅值、相位,明显地缓解合解环过程中的过电流,保障线路/母线安全、可靠地合解环;相比于目前的全功率柔性合环装置具有低成本、高可靠的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3669775A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2110769446.0
申请日:2021-07-07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孙天奎 , 史明明 , 方鑫 , 袁煜杰 , 杨景刚 , 庄舒仪 , 肖小龙 , 苏伟 , 袁宇波 , 高磊 , 袁晓冬 , 李鹏 , 孙健 , 张宸宇 , 陈静 , 陈舒 , 刘建 , 李群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低熵增的双梯级高效综合供热系统,包括中温水箱进水管道、中温水箱出水管道、高温水箱进水管道、高温水箱出水管道、饮用水进水管路、高温饮用水出水管路、低温饮用水出水管路、低温饮用水箱、沸腾饮用水箱、泄压饮用水箱、中温水箱、高温水箱、中温加热换热器、高温加热换热器、高温冷凝器、中温散热换热器、低温散热换热器、沸腾水箱单向阀、泄压水箱单向阀、泄压水箱安全阀。本申请提供的系统实现了加热过程的分级,可以采用不同品质的热源、不同的加热方式分级供热,提升了综合加热效率;实现了多级的热回收,最大程度的降低热能流失,提升了综合热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465190A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110677797.9
申请日:2021-06-18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供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太阳能分级供热系统及控制方法,该系统包括由低温热载体容器、PVT光伏光热装置、中温热载体容器和中温热交换装置形成的第一阶梯热循环回路,以及由中温热载体容器、光热器、高温热载体容器和高温热交换装置形成的第二阶梯热循环回路;当光照不足时,储能电池为辅热器供电将光热器中的热载体加热至第二温度,且中温热载体容器上还连通有中温管路;本发明通过中温热载体容器以及高温热载体容器的设置,并且通过PTV光伏光热装置以及光热器的两级加热,使得热载体实现中温、高温阶梯用热,为客户提供了多级品质热源,实现了热能的梯级加热,提高了系统的综合集热能效。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