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414886A
公开(公告)日:2018-08-17
申请号:CN201810025905.2
申请日:2018-01-11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连云港供电分公司 , 南京伊科诺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1R3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配电网互表方法,首先提取无负荷使用的线路;然后对配电柜出线端和用户入线端中无负荷使用的线路分别编号,并在线路的负载端分别安装电压测量仪表;接着通/断配电柜进线侧的断路器,测量通/断前后电压测量仪表的电压数值,并根据断路器和电压数值的变化状态,确定无负荷使用线路的对应关系;再对配电柜出线端和用户入线端中剩余线路分别编号,并在配电柜出线端分别并联电流互感器;最后增/减用户入线端的用户使用功率,测量增/减前后电流互感器的电流,并根据用户使用功率和电流互感器电流数值的变化状态,确定有负荷使用线路的对应关系。本发明提高了互表效率和准确率,适用于存在多个长期无负荷用电的输电线路的配电网。
-
公开(公告)号:CN108226848A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810025894.8
申请日:2018-01-11
Applicant: 南京伊科诺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连云港供电分公司
IPC: G01R35/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能表纠错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若干个旁路装置和一个信号发生装置,其中旁路装置的数量与电能表数量相等,并联于电能表的控制开关两侧,用于旁路控制开关以及接收电力载波信号;信号发生装置安装于居民用户的刀闸处,用于发出特定的电力载波信号。本发明通过旁路装置将电能表的控制开关旁路,在纠错时不影响居民用户的正常供电;在每个电能表的控制开关处安装一个旁路装置,无需改变电表箱侧接线,只需逐次在各家庭用户侧安装信号发生装置,即可完成电能表与用户的关联匹配,纠错效率高,工作量小。
-
公开(公告)号:CN108226848B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1810025894.8
申请日:2018-01-11
Applicant: 南京伊科诺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连云港供电分公司
IPC: G01R35/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能表纠错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若干个旁路装置和一个信号发生装置,其中旁路装置的数量与电能表数量相等,并联于电能表的控制开关两侧,用于旁路控制开关以及接收电力载波信号;信号发生装置安装于居民用户的刀闸处,用于发出特定的电力载波信号。本发明通过旁路装置将电能表的控制开关旁路,在纠错时不影响居民用户的正常供电;在每个电能表的控制开关处安装一个旁路装置,无需改变电表箱侧接线,只需逐次在各家庭用户侧安装信号发生装置,即可完成电能表与用户的关联匹配,纠错效率高,工作量小。
-
公开(公告)号:CN118444213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537368.5
申请日:2024-04-30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连云港供电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源状态下三相电能表接线的智能检查方法,包括:在联合接线盒和三相互感器电能表之间加表尾拆接线检测电路板,将三相电能表A、B、C相电压进线端子、零线进线端子和所有电流连接线端子分别通过同轴接线端子接入表尾拆接线检测电路板,所述表尾拆接线检测电路板包括单片机和继电器,通过控制继电器进行强电和弱点的切换;表尾拆接线检测电路板通过检测同轴接线端子接头上两个接触点的连接状态实现表尾接线是否拆除或安装的检测,实现三相电能表表尾拆接线的顺序是否正确。本发明能够自动实现表尾接线顺序检查。
-
公开(公告)号:CN117686932A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311539084.1
申请日:2023-11-17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连云港供电分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R31/392 , G01R31/367 , G01R31/396 , G06F18/10 , G06F18/214 , G06F18/243 , G06N20/20
Abstract: 基于机器学习与时间常数比的储能电池健康状态估计方法与估计系统,包括:步骤1:采集储能电池历史运行数据;步骤2:对步骤1中的数据进行预处理;步骤3:构建储能电池SOH预测模型,并进行训练及优化;步骤4:对步骤3训练完成的储能电池SOH预测模型进行精确度验证;步骤5:输入需要估计SOH的储能电池实际运行数据到步骤4训练完成的储能电池SOH预测模型中,可得到该储能电池当前SOH。本发明根据预训练好的储能电池SOH预测模型基于实际运行数据可直接输出储能电池的当前状态的SOH。
-
公开(公告)号:CN112688328B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011398789.2
申请日:2020-12-04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连云港供电分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交直流混合微电网时间协调能量优化配置方法,包括:获取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的优化配置模型,优化配置模型包括BC动态转换效率模型、BC成本模型、交直流混合微电网成本模型以及电力系统可靠性指标;通过日前经济能源管理模型使日运行成本最小化:根据BC成本模型和交直流混合微电网成本模型和电力系统可靠性指标,建立日前经济能源管理目标函数;基于BC动态转换效率模型建立运行平衡约束条件;建立滚动预测模型对控制范围内的控制变量进行预测;基于BC动态转换效率模型建立目标函数以及约束方程减小预测误差引起的功率;本发明能有效解决多种不确定性因素带来的不利影响,实现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的经济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6741005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471011.7
申请日:2023-04-27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连云港供电分公司
Abstract: 一种新能源并网计量安装智能实训装置,包括新能源并网计量安装智能实训柜和控制系统后台软件,新能源并网计量安装智能实训柜包括触控一体机、网络交换机、电压功率放大器、电流功率放大器、PLC可编程序控制器、自愈式装接单元;所述控制系统后台软件运行于触控一体机,通过网络交换机组成的局域网络实现对网内电压功率放大器、电流功率放大器、PLC可编程序控制器组成的智能接线模块、安全保护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本发明具有在不同计量点和计量方式下接线工艺的检测和接线正确性的自动检测判断功能,可有效的节约成本和提高受训人员的动手操作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6013120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211548971.0
申请日:2022-12-05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连云港供电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培训的融合终端安装实训系统及方法,包括多个融合终端安装实训柜和安装实训装置,融合终端安装实训柜包括智能融合终端及安装板、集中器、联合接线盒、位移感知模块、表尾端子排、虚负荷电源、PLC驱动装置、电气量采集模块、仿真弱电通讯模块、串口服务器、网络交换机、开关及指示灯;安装实训装置包括采集单元、控制单元、判断单元和显示单元;采集单元用于采集实训柜内电气量、状态及操作数据;控制单元用于工位选择、源输出控制、指示灯以及复位控制;判断单元用于集中器强电接线判断、融合终端强电接线判断和弱电接线判断;显示单元显示电路接线、操作、实时告警和错误回路信息。本发明实现带电进行融合终端安装培训。
-
公开(公告)号:CN112803598A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申请号:CN202110247003.5
申请日:2021-03-0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连云港供电分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配电网的多源协同保护配置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采用代理信息融合技术,收集配电网各条馈线的电流保护信息,根据电流保护信息计算电流保护整定值;根据电流保护整定值以及配电网发生故障时各条馈线上的电流值,通过启动判据,判断是否启动电流保护,实现配电网的多源协同保护配置本发明通过代理信息融合技术,用于收集各条馈线的电流保护信息,对于保护的判断具有灵活性和可靠性。本发明所提出的自适应电流保护可以解决由于储能系统接入配电网,过流保护的保护范围超越、保护不灵敏等问题,为储能接入电网的保护方法提供一种理论依据,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2071172A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2010865957.8
申请日:2020-08-25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连云港供电分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计量管理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带电调换电能表智能实训系统,包括三相智能电能表、1型采集器、虚负荷三相电源、切换箱、互感器一次侧转换接线模块、模拟PT模块、模拟CT模块、互感器二次侧转换接线模块、电压回路违规检测模块、电流回路违规检测模块、计量装置联合接线盒、失压、断流检测模块、集中器、时钟计时模块、扩展串口模块和计算机控制系统。本发明系统运行时采用虚负荷电源供电,负荷输出更为稳定,控制更为灵活,节能环保,大大降低了装置自身的安全风险,同时具备计时、危险违规操作检测以及失压、失流检测功能,间断计量准确,培训效率高,且换表质量可靠,有效减轻培训师在实训指导和考核时的工作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