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电压能量因子的MMC主动注入重合闸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054378A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410135378.6

    申请日:2024-01-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压能量因子的MMC主动注入重合闸的方法,采集待测线路两侧的电压信息,判断线路电压是否进入零飘,若进入零飘,则认为线路电压值很低,启动基于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MMC主动注入重合闸;利用MMC作为电压信号注入源构建主动注入模型,并确定MMC主动注入方式;在MMC和故障点的边界约束下,基于行波理论反推重合闸的最大耐受过渡电阻和注入信号的参数;基于电压能量因子表征瞬时性故障和永久性故障下的时域电压差异,构造故障性质辨识判据,准确区分故障性质;按照预设逻辑控制直流断路器的动作。上述方法仅基于时域电压差异性就能够正确区分故障性质,对检测设备性能要求低且检测性能更好,其抗过渡电阻更强。

    线路故障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8566785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515502.1

    申请日:2024-04-26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电力输送技术领域,尤其提供一种线路故障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在确定所述待保护线路发生故障的情况下,提取预设时间窗内各个采样时刻对应的第一电压值和第二电压值;基于所述第一电压值和所述第二电压值确定度量标准Metric系数;基于所述Metric系数以及保护整定值确定所述待保护线路的故障位置。利用了故障后一段时间窗内线路两侧的电压值,并基于所提Metric系数对电压值进行计算,基于Metric系数确定故障范围,相比于传统电流差动保护,可快速、可靠地识别区内外故障,且对高阻故障也有一定的灵敏度,提高了现有纵联保护的速度,满足继电保护的四性要求。

    一种MMC-HVDC系统暂态过电压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100257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107063.0

    申请日:2024-01-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MMC‑HVDC系统暂态过电压控制方法,在MMC‑HVDC系统直流侧和交流侧发生扰动后,在WFMMC中产生不平衡功率ΔP;设置WFMMC内部子模块电容电压短时过压上限值,并计算WFMMC的额外储能裕度;为风电场设计多阶段功率变化曲线;利用WFMMC的额外储能裕度优先吸收,计算无需耗能电阻投入的最小等电容放电时间常数;根据比较结果决定是否投入耗能电阻;若决定投入耗能电阻,则计算耗能电阻的投入参数,耗能装置数目,以及耗能电阻的投入和退出时刻。该方法通过引入WFMMC内子模块的储能裕度为控制单元,协调风电场和耗能电阻分配功率,极大减少了分配到耗能电阻的有功功率。

    基于VSG和分散式微网结构的光伏用户电源管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586344A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910076210.1

    申请日:2019-01-26

    Inventor: 刘昊霖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3/383 H02J3/46 H02J2003/388

    Abstract: 对于分散式孤岛微电网中的光伏发电家庭用户,存在不止一个电源,如何协调好各个电源之间的分工,并且互相之间高效配合,以有效提高家庭供电的稳定性和电能质量,是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针对家庭式光伏发电用户,提出一种基于VSG和分散式微网结构的光伏用户电源管理方法,设计了一套家庭式多电源供给的拓扑结构和配套的控制方案,该方案合理调配每个家庭的电源出力,实现功能互补,有效提高基于分布式发电孤岛微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同时控制方案不需要集中控制或通信链路,这种无通信分散式的自主电力交换的优点是易于操作并且提高了微网的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节省了成本。

    基于自适应“I-U-R”法的锂电池梯次利用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856562A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910093752.X

    申请日:2019-01-30

    Inventor: 刘昊霖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I-U-R”法的锂电池梯次利用检测方法。针对退役锂电池梯次利用问题,在测试工况方面,提出基于自适应算法的短时间恒流放电方案,有效降低虚电压、虚电阻影响;在测试原理方面,提出全新的“I-U-R”检测方法,综合了已有技术的优点,提高检测精度;在评价算法方面,提出“锂电池多参数协调评估模型”,使得评价结果更客观、真实、全面。基于该方法设计了配套的硬件装置,使其具有智能化,速度快的优点。

    一种新能源微电网的线路阻抗矫正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861284B

    公开(公告)日:2019-12-24

    申请号:CN201910149987.6

    申请日:2019-02-28

    Inventor: 刘昊霖

    Abstract: 本发明针对新能源微电网中由于低压线路程阻感性造成的逆变器功率耦合和功率分配不合理问题,提出一种应用于新能源微电网的线路阻抗矫正装置,所述装置采用串联补偿方式,将分布式电源逆变器交流侧串联该装置后经由低压配网线路接入母线,通过控制装置输出电压电流的相位和幅值,补偿线路的电抗。当微电网电压等级过低而导致线路阻性过大时,装置通过发出感性无功功率来增加线路阻抗角。当线路感性过大时,装置发出容性无功功率来减小线路阻抗角,从而保证线路阻抗角可以根据需求调节成任意值,从本质上解决分布式电源功率耦合以及功率分配不合理问题,提高了微网新能源发电的效率和电能质量,提高了系统稳定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