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545253B
公开(公告)日:2020-10-20
申请号:CN201710810384.7
申请日:2017-09-11
Applicant: 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一种电力系统低频振荡监测方法,该方法从PMU中获取待分析信号,并进行去均值处理。然后求取其四阶混合平均累积量对角切片,并据此计算振荡判别指标,将判别指标与指标阀值相对比,若判别指标小于指标阀值则低频振荡未发生,否则进一步根据频率判据检测低频振荡的发生。若低频振荡发生,则计算四阶混合平均累积量对角切片的峰度系数,根据该值是否满足振荡类型判别式判别低频振荡类型。本发明完全不受高斯噪声的影响,即使在系统随机功率波动或信噪比很低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准确检测低频振荡并正确判别振荡类型,具有较强适应性,为低频振荡的抑制提供了便利。
-
公开(公告)号:CN107545253A
公开(公告)日:2018-01-05
申请号:CN201710810384.7
申请日:2017-09-11
Applicant: 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一种电力系统低频振荡监测方法,该方法从PMU中获取待分析信号,并进行去均值处理。然后求取其四阶混合平均累积量对角切片,并据此计算振荡判别指标,将判别指标与指标阀值相对比,若判别指标小于指标阀值则低频振荡未发生,否则进一步根据频率判据检测低频振荡的发生。若低频振荡发生,则计算四阶混合平均累积量对角切片的峰度系数,根据该值是否满足振荡类型判别式判别低频振荡类型。本发明完全不受高斯噪声的影响,即使在系统随机功率波动或信噪比很低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准确检测低频振荡并正确判别振荡类型,具有较强适应性,为低频振荡的抑制提供了便利。
-
公开(公告)号:CN106485362B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610907866.X
申请日:2016-10-18
Applicant: 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高维风电预测误差模型及降维技术的发电调度方法,包括:获取多个风电场一年内每小时的历史出力数据及相应的点预测数据;利用混合偏态模型对每个单一风电场的实际出力和预测出力的累积分布函数进行建模;利用每个风电场各自的CDF将实际出力和预测值转换为0‑1区间分布的数据点;通过匹配前一步骤中得到的所有数据点,找到最优的Copula函数并进行参数估计;建立多个风电场预测误差的高维条件概率模型,并通过边缘变换得到降维后的边缘条件概率模型;根据风电场预测误差的边缘条件概率模型,计算发电机组的日前调度计划及旋转备用容量。本发明相较于常用的高斯分布、β分布有着更高的精度,且可以考虑多个风电场之间相关性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6849190B
公开(公告)日:2019-05-17
申请号:CN201710168834.7
申请日:2017-03-21
IPC: H02J3/4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Rollout算法的多能互补微网实时调度方法,其技术特点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建立包含新能源出力随机性的多能互补微网实时调度的滚动时域马尔科夫决策过程模型,确立实时调度的约束条件;步骤2、确立实时调度的目标函数;步骤3、将单个完整调度周期划分成若干个调度区间,基于贪心算法得到满足实时调度约束条件的一个基础可行解;步骤4、基于步骤3所述基础可行解,运用Rollout算法求解该多能互补微网实时调度的滚动时域马尔科夫决策过程模型。本发明将新能源出力波动性考虑在内,同时解决了传统算法求解速度慢、效率低的问题,实现了高效快速的多能互补微网实时调度。
-
公开(公告)号:CN105955931B
公开(公告)日:2019-02-19
申请号:CN201610305475.0
申请日:2016-05-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面向高密度分布式光伏消纳的区域能源网络优化调度方法,对园区能源网络内多类用户的供能及蓄能设备进行分析并建立各设备的供能数学模型,基于集中互连的能源交换网络建立了考虑高密度分布式光伏消纳的区域能源网络经济优化调度模型,模型中通过分析各个用户对网络能源损耗的影响,将网络的潮流约束等效为用户与能源网络的电力交换约束,将目标函数中的全网网损计算函数中由用户造成的全网能量损失等效为用户与能源网络的电力交换值与网损影响因数乘积,针对模型特性使用内点法对模型进行求解。通过调度智能电网园区内各类用户供能设备及高密度分布式光伏的运行方式和出力,实现整个园区能源网络的经济优化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6026177B
公开(公告)日:2018-10-12
申请号:CN201610555744.9
申请日:2016-07-14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东南大学
IPC: H02J3/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储发电系统的电网黑启动方法,包括A)对单向Boost的PWM变换器调制信号进行扰动观察,使光伏阵列实现快速跟踪负荷功率变化,且光伏阵列功率输出逐渐趋近于负荷需求功率;B)对储能单元部分进行控制,并通过控制晶闸管的PWM调制信号来维持直流母线电压的稳定;C)根据恒压恒频的V/f控制策略和d、q旋转坐标系下改进的双环控制,实现对电压幅值和频率的快速调节和实时跟踪;D)通过一次性合闸方法对长距离空载输电线进行充电后再启动厂用异步电动机,实现电网的黑启动。本发明利用光储发电系统对断电后的电网进行逐步恢复的功能,保证了黑启动过程中电网电压幅值和频率的稳定性,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8471143A
公开(公告)日:2018-08-31
申请号:CN201810250599.2
申请日:2018-03-26
Applicant: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nventor: 于光耀 , 李国栋 , 黄志刚 , 洪芦诚 , 王旭东 , 王健 , 王伟臣 , 徐青山 , 李振斌 , 杨帮宇 , 宋海涛 , 马世乾 , 吴磊 , 霍现旭 , 刘亚丽 , 刘云 , 胡晓辉 , 张亮 , 张健
IPC: H02J3/4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3/46 , H02J2003/0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正负反馈粒子群算法的微电网多能源经济方法,其技术特点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建立在满足系统运行约束条件下优化系统发电机出力及最小发电成本的优化目标函数;步骤2、设置所述步骤1的优化目标函数的约束条件;步骤3、采用正负反馈粒子群算法进行优化计算,设置该算法的各项参数后开始迭代求解,最后得到步骤1的优化目标函数的最优解。本发明采用动态双种群粒子群结构和线性递减惯性权重计算,能够有效优化微网多能源调度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4636987B
公开(公告)日:2018-05-01
申请号:CN201510064481.7
申请日:2015-02-0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江苏省电力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4S10/5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规模公共楼宇空调负荷广泛参与电网负荷调度方法,首先进行区域网供负荷及区域内各公共楼宇空调负荷的短时负荷预测,并统计各公共楼宇的行业类型及其空调设备类型;确定公共楼宇空调负荷参与区域电网负荷调度的调控场景,选择区域内各公共楼宇空调负荷参与电网负荷调度的组合方式和控制策略;计算参与电网负荷调度的区域内各公共楼宇空调负荷的可控容量,并确定该区域大规模公共楼宇空调负荷的调控目标;计算参与区域电网负荷调度的区域内各公共楼宇空调负荷的最佳组合调控容量。本发明适用于夏季全国范围内公共楼宇空调负荷用电量较大区域的网供负荷调控,可以改善区域电网负荷曲线,将对中国电网负荷调度技术的发展做出贡献。
-
公开(公告)号:CN104578159B
公开(公告)日:2018-02-13
申请号:CN201510015450.2
申请日:2015-01-13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三相潮流修正方法,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构建分布式电源三相模型;建立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三相系统模型;对配电网三相系统模型中的节点和支路进行编号;按节点的编号顺序存储配电网各个节点的三相负荷参数,按支路的编号顺序存储配电网各个支路的三相阻抗参数;对各个节点的三相负荷参数和各个支路的三相阻抗参数进行标幺化;分析含分布式电源配电网潮流计算存在的问题,对分布式电源并网电压进行修正;选择收敛精度,对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三相系统进行三相前推回代潮流计算。本发明考虑了分布式电源模型输出电流和并网电压对称的特性,选择网侧电压的正序分量作为分布式电源的并网电压,参与潮流计算。
-
公开(公告)号:CN107504552A
公开(公告)日:2017-12-22
申请号:CN201710830052.5
申请日:2017-09-15
Applicant: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10/20 , Y02B10/40 , Y02B10/70 , Y02E10/10 , F24D17/0021 , F24D17/02 , F24D19/106 , F24D2200/11 , F24D2200/14 , F24D2220/042 , F24D2220/06 , F24T10/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太阳能地源热泵联合供能系统及其运行控制方法,其技术特点是,该系统包括太阳能集热系统、地源热泵系统和地埋管系统并通过板式换热器、泵组及开关构成,其运行控制方法为:计算太阳能地源热泵联合供能系统的各个设备参数并构建太阳能地源热泵联合供能系统:对太阳能地源热泵联合供能系统的集热过程、储热过程和补热过程进行运行控制。本发明分析生活热水需求用户需要热水供应时间段,通过控制相关开关和设备,利用太阳能和地源热泵联合供能;在生活热水需求用户不需要供应热水的时间段,将太阳能集热器中的热量通过地埋管换热器系统输送到土壤中,对土壤进行补热过程,解决了现有地源热泵长期运行将会产生的土壤热失衡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