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665348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684045.0
申请日:2023-12-08
Applicant: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供电服务管理中心 ,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交流信号生成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计算机设备,该方法包括:确定需求交流信号的频率、波形及输出时长;根据所述频率对应的输出精度要求,确定波形周期内需要输出的波形点数,并根据所述波形点数及波形函数确定波形点数据,以及根据所述频率及所述输出时长,计算需要输出的波形周期数;每当秒脉冲同步信号到达时,根据波形点数据输出波形周期内的起始波形点,并根据预设时间间隔依次输出余下波形点;输出所述波形周期数对应的各波形周期内的波形点后,得到需求交流信号。通过基于秒脉冲同步信号生成不同频率的交流信号,可以在宽频测量装置性能测试时,提供多种高精度的源信号,有利于电网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3627041A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111187360.3
申请日:2021-10-12
Applicant: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H02J3/00 , G06F111/10 , G06F113/04 , G06F11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时变动态负荷在线建模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计算完整扰动数据中的实测基波正序电压分量、实测基波正序有功功率分量以及实测基波正序无功功率分量;并将某一类的完整扰动数据中的实测基波正序电压分量输入至经典负荷模型中,使输出响应基波正序有功功率分量以及响应基波正序无功功率分量;计算响应基波正序有功功率分量与实测基波正序有功功率分量、响应基波正序无功功率分量与实测基波正序无功功率分量之间的误差,并以误差最小为目标函数对经典负荷模型中的模型参数进行修正。采用分时分类建立不同状态下的负荷模型,并根据实时监测数据在线修正模型参数,能够为电力系统仿真分析提供更精确的负荷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17856249B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043466.3
申请日:2024-01-11
Applicant: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力设备的智能调控系统,包括运行需求检测模块、驱动运行判定模块、运行风险定量模块和运行调控管理模块。本发明能够对需发电机驱动的用电设备正常运行所需的功率之和小于发电机的额定功率下的发动机的输出功率进行动态调整,以满足发电机输出功率与用电设备正常运行所需的功率之和间的平衡性,并对大于发电机的额定功率的情况下的发电机进行运行风险分析,综合评估出发电机运行所对应的风险程度,能够对发电机在满足且维持同步需求系数下的各用电设备的正常运行下的风险进行定量化判定,并调控各运行时间点区间内各用电设备运行所属的扩展运行时间点区间,提高了发电机的运行稳定性、安全性以及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7856249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410043466.3
申请日:2024-01-11
Applicant: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力设备的智能调控系统,包括运行需求检测模块、驱动运行判定模块、运行风险定量模块和运行调控管理模块。本发明能够对需发电机驱动的用电设备正常运行所需的功率之和小于发电机的额定功率下的发动机的输出功率进行动态调整,以满足发电机输出功率与用电设备正常运行所需的功率之和间的平衡性,并对大于发电机的额定功率的情况下的发电机进行运行风险分析,综合评估出发电机运行所对应的风险程度,能够对发电机在满足且维持同步需求系数下的各用电设备的正常运行下的风险进行定量化判定,并调控各运行时间点区间内各用电设备运行所属的扩展运行时间点区间,提高了发电机的运行稳定性、安全性以及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4665477A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210532095.6
申请日:2022-05-17
Applicant: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J3/00 , H02J3/38 , G06F30/20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仿真建模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广义负荷模型及其构建方法,该模型由光伏发电系统等效负荷模型和CLM模型并联而成;所述光伏发电系统等效负荷模型由三阶同步电机模型和RLC电路并联而成;所述RLC电路由等效电阻、等效电感和等效电容串联而成。本发明提出含三阶同步电机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广义负荷模型动态拟合效果更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