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082768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0864064.5
申请日:2023-07-14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许昌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于室外安装的电力5G通信终端,包括开口朝下的终端外壳,终端外壳的上端两侧设有防水进风口,终端外壳的下端边沿设有垂直向外的固定板,固定板的下端设有匹配固定板设置的安装框,安装框的四角设有安装腿,安装腿的下端设有安装板,终端外壳的内侧壁下部设有阻挡框,阻挡框的下端设有匹配终端外壳内侧壁设置的终端底板,终端底板的下端设有小于终端底板外形设置的防水环,终端底板上位于防水环的内侧设有微型抽风机和各种接口,终端底板的上端架设有外形小于阻挡框内形设置的终端主板,终端外壳的上端均匀铰接有多个倾斜角度可调的防水MIMO天线;本发明具有防水效果好、散热效果好、后期维护与维修方便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013410A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11055160.1
申请日:2023-08-22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许昌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稳压调控装置,箱体前端面设有箱门,两侧面的下端设有进风孔,上表面设有出风孔,下表面纵向设有支座,支座下端横向设有多个限位通孔;散热顶板位于箱体上方,其下表面设有散热槽,散热槽的两侧连通有排风孔,内部固定设有负压风机;移动底座位于箱体的下方,其上表面的中部设有放置槽,下表面的两侧设有多个收纳槽,放置槽的中部横向固定设有放置板,放置板的两端设有放置孔,下表面与放置槽的槽底面之间固定设有支撑块,支撑块的两侧均设有连接板,连接板的外侧横向固定设有限位杆,内侧通过电动推杆a与支撑块的侧面固定连接;收纳槽内通过电动推杆b竖向设有移动滚轮;本发明具有移动操作稳定便捷且散热效果好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578554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333208.0
申请日:2023-10-16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许昌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配电网分区技术领域,尤其为包括:步骤1:获取分布式光伏配电网中的所有节点的信息;步骤2:并计算每个所述节点的原始模块度;步骤3:以每个节点作为一个单独的子分区,并计算子分区的分区质量函数;本发明,将每个节点作为一个单独的子分区,并计算子分区的分区质量函数,将新形成的子分区看作一个独立的节点,实现分区过程,形成新的分区结果,当没有任何节点能进行合并且无功分区质量函数达到最大值时,分区过程停止,此时的分区为初始时刻的最优分区结果,对分区结果进行记录存储,提取日前预测数据中下一时的预测值,继续上述分区过程,直至完成所有时段的配电网分区,可以快速、动态分区。
-
公开(公告)号:CN113536440B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110858797.9
申请日:2021-07-28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许昌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运维管理系统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基于BIM运维管理系统的数据处理方法,具体包括有数据采集模块、数据传输模块、数据分类处理和防灾分析模块。本发明通过对异常数据在单位时间内发生频率、异常数据频率波动和对数据综合分析判断当前环境态势,单位时间内发生频率高来初步判断周围环境,异常数据频率拨动来判断检测是否准确,如果短时间内异常数据发生频率无规则时间变化,或者变化落差较大,那么数据初步判断误报,最后对数据综合分析和对环境干扰因素进行分析,得出最终的结果预报,通过对综合分析最终可以得到有效且快捷的综合预警办法,且效果更加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0933693B
公开(公告)日:2023-04-21
申请号:CN201911227623.1
申请日:2019-12-04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许昌供电公司 , 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信道确定以及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其中,信道确定方法包括:获取多个第一VR用户,第一VR用户不隶属于D2D多播簇;确定与每一个第一VR用户之间的传输功率;根据传输功率,确定最优传输速率;复用最优传输速率对应的第一VR用户的传输信道。第一VR用户获取复用在传输信道上的D2D多播簇发送的数据信息,数据信息包括第二VR用户的资源请求数据;根据资源请求信息向第二VR用户发送目标资源。该信道确定方法提高了物联网通信系统的吞吐量,降低了传输延迟,实现了物联网通信系统中虚拟现实内容的共享。
-
公开(公告)号:CN108008510A
公开(公告)日:2018-05-08
申请号:CN201711450739.2
申请日:2017-12-27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许昌供电公司
IPC: G02B6/4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氧化锌限压装置,包括限压装置本体,限压装置本体的一个端部上设置有上金具,上金具的外端实配设置有压缆盖,上金具和压缆盖的相互配合面上分别设置有对应的弧形压缆槽,弧形压缆槽之间形成放置OPGW光缆引下线的容纳腔,限压装置本体中部套设有复合绝缘子,限压装置本体的另一个端部设置有下金具,限压装置本体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对称设置有L型的弯杆结构件,弯杆结构件之间设置有氧化锌避雷器;本发明既具备传统引下线夹固定光缆的作用,且固定效果更加牢固可靠,又能提供足够的安全距离,还能限制OPGW光缆引下线上的感应电压峰值,提高OPGW光缆引下安全裕度,避免OPGW光缆引下出现放电端股的现象发生,有力了保障通信安全和正常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9582147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457623.1
申请日:2024-10-18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许昌供电公司
IPC: H02J3/00 , H02J3/28 , H02J3/46 , H02J13/00 , G06Q10/0631 , G06Q10/067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时空动态平衡特性的电网电量平衡分析方法,实施时先获取电网中发电系统的运行参数和环境监测数据,之后计算得到发电系统的发电功率,并建立电网的储能模型;然后,对电力设备上的用电量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和分类整合,得到电力设备的负荷需求情况;再后,基于电量存储情况和电力设备负荷需求情况,并结合储能模型,构建电网供电模型,并在电网供电模型构架完成后,根据电网的储能模型和电网的供电模型,构建电网电力电量平衡模型;最终,基于电力电量平衡模型,得到电力设备的平衡信息和电量信息,并根据电量信息通过整合调度模块对电量进行统计整合和输送调配;本发明具有设计合理且使用稳定高效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6877897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0781398.6
申请日:2023-06-29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许昌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信息通讯基站,通讯基站本体通过两个上下分布于其后端的伸缩杆上下倾斜角度可调式连接于固定柱上,固定柱的中部可拆卸式转动连接有两个上下分布的主支撑杆,固定柱的两端对称设有两个外径小于固定柱外径设置的台阶柱,台阶柱上可拆卸式固定连接有次支撑杆,台阶柱的外端设有限位档板,主支撑杆和次支撑杆的外端设有开口朝外的球窝,球窝开口角度90~100度,球窝内转动连接有匹配球窝设置的球体,球体的外端设有紧固装置,球窝的开口边沿外侧设有加强部;本发明通过固定柱、台阶柱、两个主支撑杆和两个次支撑杆共同提供一个立体、结构可调且与电力铁塔多点固定连接的安装框架,具有安装效果好、通讯效果好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932908B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1911227639.2
申请日:2019-12-04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许昌供电公司 , 北京邮电大学
IPC: H04L41/0893 , H04W24/02 , H04W28/24 , H04W48/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选择网络切片接入的方法、装置及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接收用户选择的评估网络切片的至少一种服务质量参数;根据服务质量参数构建服务质量参数矩阵;根据服务质量参数矩阵获取服务质量参数权重矩阵;分别获取目标网络的至少一网络切片的实际服务质量参数值;根据预设的网络切片的服务质量参数的最优值和实际值得到灰色关联度系数矩阵;根据服务质量参数权重矩阵和灰色关联度系数矩阵分别得到各网络切片的综合关联度系数;根据各网络切片的综合关联度系数选择最优的网络切片接入目标网络。通过实施本发明,结合服务质量参数权重以及灰色关联度系数得到网络切片的综合关联度,进而可以选择符合用户需求的最优网络切片。
-
公开(公告)号:CN113536439A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110857756.8
申请日:2021-07-28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许昌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平台管理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具有综合性智慧运维的管理平台,包括管理平台,管理平台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S1、根据实际情况选择BIM模型的建立;S2、在BIM模型区域设置对应的传感器装置与监测装置。本发明通过设置有该类具备综合性能力的平台,利用BIM运维模型来模拟建筑的使用环境,再搭配上时间这个概念,就形成了一个相对简单的4维概念,模型能够受到时间的影响而变化,同时自身对应的位置设置不同的传感器实时监测整个建筑的变化情况,产生的这个变化情况传感器会将其通过对应的手段传输给处理与整理程序,最终该模型变化的具体情况会显示在屏幕上,以便操作人员及时了解与进行后续的应对措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