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773622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456390.2
申请日:2023-04-24
Applicant: 浙江华电器材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温州供电公司
IPC: G01N27/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气体检测装置,属于高压电气设备领域,解决了现有气体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缺少校准的问题,解决该问题的技术方案主要是包括CRDS检测器和电化学传感器,CRDS检测器包括光腔和探测器,探测器用于获取待测气体通入光腔时光在光腔中的衰荡时间并转换成电信号传输至控制中心,电化学传感器与出气口连接,电化学传感器用于获取待测气体通入电化学传感器时的电压值并转换成电信号传输至控制中心,控制中心根据衰荡时间和电压值校准CRDS检测器检测的气体浓度。本发明主要用于对气体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进行有效校准,提升工作人员对故障种类的判断准确性。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公开一种气体检测方法,进一步提升工作人员对故障种类的判断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619405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311441005.3
申请日:2023-11-01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温州供电公司 , 浙江华电器材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尾气检测系统及方法,涉及尾气检测技术领域,系统包括:尾气检测设备;卡口视频检测设备;区域边缘计算机,确定尾气储存设备尾气数据的极大值以及尾气储存设备排气口位置,判断尾气储存设备尾气极大值是否属于排放超标,并将尾气储存设备尾气数据以及判断结果加密处理发送至总控中心;总控中心,对尾气储存设备尾气数据进行解密处理,根据历史数据模型校验尾气储存设备尾气数据的极大值,并根据校验结果下发尾气排放核验指令。本发明的系统能够在专门的检测区域进行尾气检测,检测效率高,检测所需成本低,同时,提高尾气检测的准确性,有利于实现尾气排放检测的普及与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19668320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311272470.9
申请日:2023-09-28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温州供电公司 , 浙江华电器材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5D23/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CRDS设备的衰荡光腔温度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具体为:设置在CRDS设备的衰荡光腔内的各温度传感器持续采集温度信号;整合当前周期内各温度传感器已经采集到的温度信号,基于CRDS设备的衰荡光腔的测试参数确定温度期望值;根据整合后的温度信号以及温度期望值确定当前周期内加热片的加热初始时刻,并通过PID算法计算加热片的工作时间,加热片基于工作时间的计算结果在加热初始时刻对CRDS设备的衰荡光腔内的温度进行调节。本发明能够能够根据CRDS设备的测试情况适应性控制温度,并提高对于CRDS设备的衰荡光腔的温度控制精度,进一步优化CRDS设备的测试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789428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0703326.X
申请日:2023-06-13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温州供电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矗 , 易永利 , 聂京凯 , 陈海宏 , 黄世晅 , 吴芳芳 , 陈玲 , 樊超 , 李武 , 何强 , 曹辉 , 徐继要 , 李慕子 , 陈立 , 刘冲 , 钱碧甫 , 陈琼良 , 黄继来 , 尤育敢 , 周辽
IPC: C04B28/10 , C04B38/08 , C04B111/40 , C04B111/52 , C04B11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泄爆隔声防火板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泄爆隔声防火板中含有高掺杂量的硬化水泥包覆改性的膨胀蛭石,相比于普通蛭石该组分在受压后不易出现变形与回弹,同时也保留了膨胀蛭石的多孔结构,因此在产品制备时反应机理基本与现有高温水化硅酸钙结合膨胀蛭石防火板类似,但所述产品具有更低的面密度,同时其本身的强度、防火性能以及隔声性能均较为优异。
-
公开(公告)号:CN112729784B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011473127.7
申请日:2020-12-15
Applicant: 浙江华电器材检测研究所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双创中心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温州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械性能检测装置,包括工件安装座和设于所述工件安装座一侧的加载机构;所述工件安装座具有用以装卡并带动待检测工件移动的安装平台;所述加载机构包括紧邻所述安装平台设置的静载荷加载器和/或冲击载荷加载器。该机械性能检测装置利用工件安装平台和加载机构实现了工件在检测试验中的装卡、位置调节和试验操作的自动化,满足了工件在不同机械性能检测试验中的试验要求,大幅度提高试验效率,降低试验过程中的人力消耗,提高试验安全性,可用于计量表箱的耐静负载试验、耐角状物机械撞击试验、耐冲击负载试验和耐撞击力试验。
-
公开(公告)号:CN112729784A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2011473127.7
申请日:2020-12-15
Applicant: 浙江华电器材检测研究所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双创中心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温州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械性能检测装置,包括工件安装座和设于所述工件安装座一侧的加载机构;所述工件安装座具有用以装卡并带动待检测工件移动的安装平台;所述加载机构包括紧邻所述安装平台设置的静载荷加载器和/或冲击载荷加载器。该机械性能检测装置利用工件安装平台和加载机构实现了工件在检测试验中的装卡、位置调节和试验操作的自动化,满足了工件在不同机械性能检测试验中的试验要求,大幅度提高试验效率,降低试验过程中的人力消耗,提高试验安全性,可用于计量表箱的耐静负载试验、耐角状物机械撞击试验、耐冲击负载试验和耐撞击力试验。
-
公开(公告)号:CN119724405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626358.5
申请日:2024-11-14
Applicant: 浙江华电器材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调和目标的混合绝缘气体多物性参数优化方法,通过对物性参数变量对绝缘性能的影响进行数据分析,得到定量映射函数,并施加调和系数以权衡各变量的影响程度,再根据实际工况约束,基于调和目标数学模型计算混合绝缘气体的物性参数的最优解,以此求得最合适的混合绝缘气体参数,以获得预期气体性能。本发明可以针对不同的气体性能需求进行参数求解,求解过程便利、高效,且准确性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17892119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311680613.X
申请日:2023-12-08
Applicant: 浙江华电器材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18/2135 , G01N21/35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缆波长选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缆绝缘材料近红外光谱波长选择方法及相关设备,方法包括初始化电缆绝缘材料的性能参数矩阵及光谱矩阵;对性能参数矩阵及光谱矩阵进行正交分解,基于正交分解结果提取主成分;根据主成分构建载荷向量序列与权重向量序列;根据载荷向量序列对光谱矩阵进行校正,得到目标光谱矩阵,根据权重向量序列选取多个近红外光谱波长;根据多个近红外光谱波长和目标光谱矩阵构建电缆绝缘材料的PLS校正模型,通过PLS校正模型选取电缆绝缘材料的目标波长。本申请能减少构建校正模型的波长点个数,计算量更小,效率更高;且能降低预测误差,提高模型的预测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7368264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240599.1
申请日:2023-09-22
Applicant: 浙江华电器材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N25/7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热分析技术的高压电缆绝缘老化预测方法,属于电气绝缘技术领域,包括:获取检测样品并对其进行编号;通过热分析方法对检测样品进行热分析获取热焓变化值和熵变化值;基于热焓变化值、熵变化值及对应编号绘制热焓‑熵变化曲线;基于热焓‑熵变化曲线确定热焓变化和熵变化的位置信息,采集环境条件参数并与位置信息建立全寿命数据库;基于全寿命数据库预测高压电缆的绝缘老化程度;基于绝缘老化程度制定改善措施。本方案通过将检测样品的热焓变化、熵变化在热焓‑熵变化曲线上的位置信息与环境条件参数进行关联建立全寿命数据库对高压电缆的老化程度进行预测,显著提高了高压电缆绝缘老化预测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884387A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11299035.6
申请日:2021-11-04
Applicant: 浙江华电器材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卧式拉力试验机,包括电子加载系统、电液伺服加载系统、导轨组件、两组移动梁组件以及两组移动驾车组件,电子加载系统和电液伺服加载系统分别设置于导轨组件的两端,电子加载系统和移动梁组件之间、电液伺服加载系统和移动梁组件之间均设有移动驾车组件;导轨组件包括上导轨、位于上导轨正下方的下导轨以及若干个用于支承上导轨的、呈L型的悬挂梁,上导轨连接于悬挂梁的横梁的下端,上导轨与下导轨平行,且上导轨和下导轨均设有若干个连接孔;移动梁组件和移动驾车组件均可沿导轨组件的延伸方向滑动并可通过连接件与连接孔连接。设备空间不受导轨组件和移动梁组件的阻挡,检测人员可步入设备内部,简化了试验件的安装过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