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231598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111478519.7
申请日:2021-12-06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舟山供电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判别直流线路故障的方法,应用于直流断路器控制设备中,用于控制直流断路器合闸,直流断路器包括串联的多组分断支路阀组、串联的主支路开关和通流阀组,串联的多组分断支路阀组和串联的主支路开关和通流阀组并联连接,包括根据指令逐组闭合分断支路阀组;在每组分断支路阀组闭合后,判断是否检测到异常电流或异常电压;若检测到异常电流或异常电压,断开所有已经闭合的分断支路阀组,判别直流线路故障为永久性故障;若分断支路阀组没有全部闭合,继续闭合下一组分断支路阀组;若分断支路阀组全部闭合,闭合主支路开关和通流阀组,断开全部分断支路阀组,判别直流线路故障为瞬时性故障。
-
公开(公告)号:CN112564518A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1910851088.0
申请日:2019-09-10
Applicant: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具备自我保护功能的功率模块,所述功率模块包括支撑电容、半桥电路、第三全控型开关器件和功率模块控制回路,第三全控型开关器件并联在功率模块输出端口;功率模块控制回路在功率模块内部半桥电路发生故障时,通过对第三全控型开关器件的开关控制维持系统电流的导通路径,并控制模块支撑电容电压在合理范围内,使得功率模块控制回路的电源供电得到保证,保持整个功率模块处于可控工作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2564518B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1910851088.0
申请日:2019-09-10
Applicant: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具备自我保护功能的功率模块,所述功率模块包括支撑电容、半桥电路、第三全控型开关器件和功率模块控制回路,第三全控型开关器件并联在功率模块输出端口;功率模块控制回路在功率模块内部半桥电路发生故障时,通过对第三全控型开关器件的开关控制维持系统电流的导通路径,并控制模块支撑电容电压在合理范围内,使得功率模块控制回路的电源供电得到保证,保持整个功率模块处于可控工作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9965873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029365.5
申请日:2025-01-08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北京国电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桥式电路的电网柔性互联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控制模块、驱动模块、第一H桥模块和第二H桥模块;其中,第一、二H桥模块中包括:H桥式电路和滤波电路;其中,第一、二H桥模块的控制端连接于所述驱动模块;第一H桥模块的直流端与第二H桥模块的直流端相连;第一、二H桥模块的交流端分别与第一、二交流电网相连;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驱动模块分别向第一H桥模块和第二H桥模块发送相应的PWM信号,通过调整第一H桥模块和第二H桥模块的状态,调整第一、二交流电网的互联模式。应用本发明可以实现可靠、简单、易用的电网之间的柔性互联。
-
公开(公告)号:CN119582629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510141762.1
申请日:2025-02-08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M5/29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MMC的多相‑多相直接式交交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本发明的交交变换器包含一个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和N个单相三绕组变压器;所述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包含X个相单元,输入侧有m个端口,与第一交流系统连接,输出侧有N个端口,与第二交流系统连接;所述单相三绕组变压器包含第一绕组、第二绕组和第三绕组,N个单相三绕组变压器的第一绕组分别和第二交流系统的N相连接,第二绕组与所述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上桥臂的N个输出侧端口连接,第三绕组与所述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下桥臂的N个输出侧端口连接。本发明的交交变换器基于MMC桥臂差模和共模电压分量合成的原理,结合反同名端的三绕组变压器,能够进一步降低M3C拓扑的子模块用量,并且具有良好的扩展性,适用多种特殊需求的应用场景。
-
公开(公告)号:CN119312588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814325.3
申请日:2024-12-1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0 , G01R19/175 , G01R31/52 , G06F17/10 , G06F17/16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最小二乘法在线计算短路电流过零点时间的校正方法,包括:按照低频电力系统的预设比例要求改变直流衰减分量分别进行短路故障仿真计算,得到过零点时间预测误差与直流衰减分量比例之间的第一关系;按照低频电力系统的预设相位调整要求改变故障初始相位分别进行短路故障仿真计算,得到短路过零点时间预测误差与故障初始相位之间的第二关系;根据第一关系以及第二关系得到预测电流过零点时间的误差补偿公式;采用最小二乘法计算短路故障的预测短路电流过零点时间以及短路故障电流参数,并记录计算时间,计算补偿电流过零点时间;根据补偿电流过零点时间对预测短路电流过零点时间进行补偿,得到校正短路电流过零点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9209681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695869.2
申请日:2024-11-25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3/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及频率和相角优选的柔性低频输电系统。本发明的柔性低频输电系统包括:第一频率交流电网,运行在第一频率;第二频率交流电网,运行在第二频率,其中第二频率低于第一频率;模块化多电平矩阵式交交换流器,其一侧通过第一频率变压器连接第一频率交流电网,另一侧通过第二频率变压器连接第二频率交流电网,实现第一频率和第二频率的转换;第二频率优选值和第一频率与第二频率交流电网侧电压初相角差优选值,在此条件下,达到相同的第二频率交流电网侧稳态电压,模块化多电平矩阵式交交换流器单桥臂电压需求值最小,每个桥臂所需的模块数量最少,进而可降低低频输电系统的交交换流器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8971100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433728.3
申请日:2024-10-15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杭州意能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低频输电系统的接地装置及其选型方法。本发明的接地装置,包括:交交换流器,用于实现第一频率和第二频率的转换;第一频率变压器,其两侧分别连接交交换流器和第一频率交流电网;第二频率变压器,包含第二频率接地装置,用于连接交交换流器和第二频率交流电网;第二频率接地装置,包括:接地电阻,其一端接入第二频率变压器中性点,另一端接地,为交交换流器提供零电位参考点;零序电流汇集绕组,作为第二频率变压器的第三绕组,提供零序电流主要通路。本发明通过接地电阻和零序电流汇集绕组阻抗的配合,使第二频率变压器两侧的零序电流不相互穿越或者维持在一个允许的零序电流低穿越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8486533A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939801.8
申请日:2024-07-15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分裂直流变压器接地方式及其控制方法。本发明采用的二分裂直流变压器接地方式,包括二分裂直流变压器,所述二分裂直流变压器的高压交流侧绕组引出中点,连接第一接地开关和/或第一接地电阻接地;所述二分裂直流变压器的第一中压交流侧绕组引出中点,连接第二接地开关和/或第二接地电阻接地;所述二分裂直流变压器的第二中压交流侧绕组引出中点,连接第三接地开关和/或第三接地电阻接地;所述的第一中压交流侧绕组连接第一中压侧功率单元,所述的第二中压交流侧绕组连接第二中压侧功率单元。本发明采用的二分裂直流变压器接地方式及其控制方法具有低成本、高可靠性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432080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552680.1
申请日:2024-05-07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配电网合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配电网合环柔性互联装置、控制方法、程序及介质。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配电网合环柔性互联装置,包括串联的多个子模块,各子模块包括:限流模块,包括并联的限流电阻和子旁路开关;功率变换模块,包括并联的电容和IGBT单元,IGBT单元产生与线路两端电压差相反的矢量电压;其中,限流模块和功率变换模块串联,第一端的限流模块的外端连接至第一母线,第二端的功率变换模块的外端连接至第二母线。本发明的配电网合环柔性互联装置的有益效果是:合环时电容进行充电,限流电阻限制电容充电时的充电电流,IGBT单元产生与线路两端电压差相反的矢量电压,最终实现不断电合环,并且成本相对较低。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