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096428A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2011064437.3
申请日:2020-09-30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同济大学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温州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制矩形电缆隧道及环缝接头方法,预制矩形电缆隧道顶板和底板的两端分别设有能够实现插接的第一凸口和第一凹口,连接顶板和底板的两个侧板的两端分别设有能够实现插接的第二凸口和第二凹口。在对多个预制矩形电缆隧道进行环缝对接时,通过第一凸口和第一凹口的插接装配,及第二凸口和第二凹口的插接装配来实现相邻两个预制矩形电缆隧道的对接。上述采用多个凸口和多个凹口匹配的方法实现连接,较现有技术中采用连续的整体性插口和承口的连接方式而言,提高了抗剪力的性能,进而延长了电缆隧道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213063612U
公开(公告)日:2021-04-27
申请号:CN202022217448.2
申请日:2020-09-30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同济大学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温州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预制矩形电缆隧道,预制矩形电缆隧道顶板和底板的两端分别设有能够实现插接的第一凸口和第一凹口,连接顶板和底板的两个侧板的两端分别设有能够实现插接的第二凸口和第二凹口。在对多个预制矩形电缆隧道进行环缝对接时,通过第一凸口和第一凹口的插接装配,及第二凸口和第二凹口的插接装配来实现相邻两个预制矩形电缆隧道的对接。上述采用多个凸口和多个凹口匹配的方法实现连接,较现有技术中采用连续的整体性插口和承口的连接方式而言,提高了抗剪力的性能,进而延长了电缆隧道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4330164B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111623973.7
申请日:2021-12-28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浙江大学
IPC: G06F30/28 , G06F113/04 , G06F113/08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压交流电缆水平顶管载流量快速计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获取海缆参数及其取值范围;S2、构建基于紧支集径向基函数和电磁‑热‑流耦合的自适应表面响应模型;S3、利用构建的自适应表面响应模型快速计算任意海缆参数下的电缆载流量。本发明可以快速计算出任意电缆参数下的载流量,在保证计算结果准确性的同时,还能大大减少计算时间,降低计算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5081048B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210268196.7
申请日:2022-03-18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6F30/12 , G06F30/20 , G06Q50/06 , G06F111/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Grasshopper的设计模板库生成方法及系统,包括打开典型设计图纸;利用选取命令框选需要制作模板的系统要素组合;开发复制图形和文字块的处理模块程序;将读取的原始图元转化为线段;获取图形处理得到的全部线段的端点;获得选中图形的左下角边界点;在画布上自动生成重画图形的电池块;复制图形模块中读取选中文字标注的属性;自动连接文本相同的Panel;开发配对电池块,自动关联配对的TX和RX的Panel;自动组合所有自动生成的电池块。本发明可以让计算机以一键生成的方式自动编制图纸更新的模板,而且在模板中可以直观地显示图纸上的图形和标注信息,模板中的数据与图纸上的设计元素之间一一对应。
-
公开(公告)号:CN112556752A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2011389912.4
申请日:2020-12-01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1D2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役碳纤维复合芯导线力学性能测试方法、装置及系统,方法包括对碳纤维复合芯导线进行升温,得到碳纤维复合芯导线在多个温度点的应力和应变,并对导线应力和应变进行绘图并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碳纤维复合芯导线的应力‑应变曲线图。本发明实现了对在役碳纤维复合芯导线的力学性能测试,为在役碳纤维复合芯导线线路的高温弧垂特性评估提供了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2556752B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011389912.4
申请日:2020-12-01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1D2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役碳纤维复合芯导线力学性能测试方法、装置及系统,方法包括对碳纤维复合芯导线进行升温,得到碳纤维复合芯导线在多个温度点的应力和应变,并对导线应力和应变进行绘图并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碳纤维复合芯导线的应力‑应变曲线图。本发明实现了对在役碳纤维复合芯导线的力学性能测试,为在役碳纤维复合芯导线线路的高温弧垂特性评估提供了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4359621A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111470459.4
申请日:2021-12-03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杭州辰青和业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V10/764 , G06V10/762 , G06V10/82 , G06V20/10 , G06N3/04 , G06N3/08 , G06K9/62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三维复杂微地形识别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获取待识别DEM数据;将待识别DEM数据输入至分类模型进行微地形类别的识别,以得到对应的微地形类别;其中,分类模型是采用DEM编码器和基于Transformation Group的数据降维方式降低DEM数据以作为样本集,结合参数化微地形分类系统以及复杂微地形自动化预聚类分类算法训练卷积神经网络所得的。通过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可以解决分类系统覆盖不完整和不灵活、DEM数据复杂纹理和冗余以及微地形分类易错分,样本量不均衡,需要人工干预,聚类数不容易确定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330164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623973.7
申请日:2021-12-28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浙江大学
IPC: G06F30/28 , G06F113/04 , G06F113/08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压交流电缆水平顶管载流量快速计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获取海缆参数及其取值范围;S2、构建基于紧支集径向基函数和电磁‑热‑流耦合的自适应表面响应模型;S3、利用构建的自适应表面响应模型快速计算任意海缆参数下的电缆载流量。本发明可以快速计算出任意电缆参数下的载流量,在保证计算结果准确性的同时,还能大大减少计算时间,降低计算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4882169A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210364966.8
申请日:2022-04-08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三维数据的电网工程大数据智能分析系统及方法,属于电网工程大数据智能分析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遥感信息处理模块、区域划分模块、第一预测分析模块、校正模块、时间管理模块;所述遥感信息处理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区域划分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区域划分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预测分析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第一预测分析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校正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校正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时间管理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接。本发明能够在电网工程规划过程中,能够基于环境地貌具体分析,提出最佳工期预测方案,具备精度高、可实施性强的优点,满足电力领域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14742068A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210355791.4
申请日:2022-04-06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上海交通大学
Inventor: 吴冰 , 刘伟军 , 宋元斌 , 胡锡燎 , 诸言涵 , 曹金浩 , 张波 , 陈科技 , 王淑红 , 王婷婷 , 张琳琳 , 杨嘉睿 , 陈赛慧 , 杨铁涵 , 黄江倩 , 林贺
IPC: G06F40/30 , G06F40/289 , G06F40/284 , G06F40/211 , G06N5/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ISO 19650标准文本的多语句关联分析方法及系统,涉及信息处理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步骤S1:对ISO 19650标准系列中的语句进行分词和换词处理,获得经过预处理的语句;步骤S2:对经过预处理的语句进行依存句法分析,获取语句中词语之间的依存关系;步骤S3:根据依存关系到语义关系的转换规则,针对语句中词语间的依存关系进行推理,得到单个语句中词语之间的语义关系;步骤S4:将单个语句中的语义关系导入图数据库,将ISO标准的本体模型导入图数据库,建立各个句子中词语与本体模型中词语的链接,推理多个语句之间的关联关系。本发明能够克服语料库不足导致的ISO 19650标准中文文本的语义信息提取困难,同时也有助于解决ISO 19650语句间关联和参引的自动分析面临的困难。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