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319109B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581471.5
申请日:2023-05-23
申请人: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金华供电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 北京华电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H04L9/40 , H04L43/08 , H04L43/04 , H04L43/026
摘要: 本发明涉及信息安全防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电网运行信息安全防护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物联网设备采集电网数据,生成电网数据包,通过预先配置的物联网传输协议的传输子协议和加密子协议将电网数据包传输至智能电网系统;获取预存在本地的数据日志并将数据日志与电网数据包进行安全比对;确定为安全标识信息时对电网数据包进行数据解密,并对其进行特征提取和特征数据诊断;根据数据诊断结果以及数据日志对电网数据包再次进行安全比对;最后利用预设模型对电网安全数据进行深度安全识别并生成结果,以供工作人员进行安全防护作业。本发明可以提高智能电网信息安全防护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319109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581471.5
申请日:2023-05-23
申请人: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金华供电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 北京华电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H04L9/40 , H04L43/08 , H04L43/04 , H04L43/026
摘要: 本发明涉及信息安全防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电网运行信息安全防护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物联网设备采集电网数据,生成电网数据包,通过预先配置的物联网传输协议的传输子协议和加密子协议将电网数据包传输至智能电网系统;获取预存在本地的数据日志并将数据日志与电网数据包进行安全比对;确定为安全标识信息时对电网数据包进行数据解密,并对其进行特征提取和特征数据诊断;根据数据诊断结果以及数据日志对电网数据包再次进行安全比对;最后利用预设模型对电网安全数据进行深度安全识别并生成结果,以供工作人员进行安全防护作业。本发明可以提高智能电网信息安全防护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347669A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210740646.8
申请日:2022-06-27
摘要: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极早期电力环境智能监测系统、方法、装置及设备,该系统包括:数据采集单元、数据汇总单元、数据传输单元和远程监测终端;本申请通过多种类型的数据采集单元及采样方式,如最先进的烟雾粒子双光源光电探测技术监测烟雾浓度,能够对早期电气火灾做出预警,通过实时监测一氧化碳含量,对早期电气隐患包括过热或高温阴燃做出预警;通过实时监测臭氧含量,对异常的空气电离及各类微放电等电气绝缘故障隐患做出早期预警;通过实时监测温度及湿度,便于设备状态的综合预判;便于提前做出正确预判和处理,避免重大电力安全事故或减小事故损失。并且采用多种数据传输方式,能够保证数据传输稳定性,为监控提供有力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4118135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185762.X
申请日:2021-10-1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等势星球图的射频信号基因特征提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01:采集待识别的通信辐射源个体的射频基带信号;S02:将射频基带信号的样本表示为二维星座图;S03:根据二维星座图中向量端点的密度分布情况,对不同密度区域进行颜色区分,得到等势星球图;S04:利用预先训练好的神经网络对等势星球图进行识别,得到基于等势星球图特征的通信辐射源个体识别结果。本发明的实质性效果包括:通过神经网络对等势星球图进行特征提取和识别,使得通信辐射源个体识别成功率较高,在使用相同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架构下,相较于传统的基于星座图的统计图域方法,可在计算效率不降低的前提下一定程度上提高识别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283310A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2110493647.2
申请日:2021-05-07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声纹特征的电力设备健康状态检测系统和方法,所述检测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和数据分析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和数据处理模块连接,数据分析模块与数据处理模块连接。所述检测方法具体为首先采集电力设备的声音并生成波束信号,然后对波束信号进行盲源信号分选,对盲源信号分选出来的波束信号建立二维声纹图像并进行声纹特征提取,通过神经网络识别二维声纹图像的声纹特征,最后根据识别结果获取电力设备的运行健康状态并进行展示。本发明提供的检测系统和方法能通过声音信号来进行健康状态的检测以及故障识别,虽然是非接触式检测,但是保证了检测和识别的准确性,且同时具备布置灵活、装置简单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065385A
公开(公告)日:2021-07-02
申请号:CN202011403849.5
申请日:2020-12-03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轴向积分双谱的通信辐射源个体识别方法,首先确定待识别通信辐射源个体,并通过接收机对通信辐射源个体的射频基带信号进行采集,采集得到I路信号或者Q路信号;选择I路信号或者Q路信号进行射频基带信号片段截取,对截取到的射频基带信号片段进行无量纲化处理,随后对无量纲化处理后数据进行轴向积分双谱变换,并对变换后信号数据进行降维处理,得到多维特征向量,将所述多维特征向量作为待识别通信辐射源个体的射频指纹,将所述射频指纹输入灰色关联分类器中,完成通信辐射源个体的识别分类。本发明利用稳态信号易提取且稳定的特点构建的识别方式在成本低,操作简洁安全的同时还保证了识别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507855A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2011407444.9
申请日:2020-12-04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瞬时包络等势星球图的通信辐射源个体识别方法,首先选择待识别通信辐射源个体,并采集其射频信号片段,对采集的通信辐射源个体的射频信号片段进行瞬时包络提取,并通过星座图二维可视化方法将瞬时包络表示为星座图,通过对星座图进行着色处理获取彩色的瞬时包络等势星球图,将所述瞬时包络等势星球图作为发射机的射频指纹,并构建分类器,将发射机的射频指纹输入分类器中进行识别。本发明提供的基于瞬时包络等势星球图的通信辐射源个体识别方法能够很好的提高射频指纹技术对通信辐射源个体的识别准确率,即使是对像同厂家同型号同批次这样相似程度很高的通信辐射源个体进行识别,也能达到很高的识别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231766B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516694.3
申请日:2023-05-09
IPC分类号: H02J3/46 , H02J3/38 , H02J3/32 , G06Q10/0631 , G06Q50/06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渗透率光伏智能配电台区协调分配方法及系统,包括:服务器对高渗透率光伏智能配电台区所对应的配电网络进行分解,得到多个配电区域,确定每个配电区域所对应的负荷信息,根据负荷信息、总成本信息确定每个配电区域所对应的区域成本;服务器获取每个配电区域所对应的能源种类数据,根据能源种类数据、区域成本,对每个配电区域新增的电池储能系统和软开放点单元进行确定,得到电能协调数据;根据电能协调数据、配电设备数据得到相应配电区域的协调分配信息;基于配电设备数据对电能协调数据进行修正,基于修正后的电能协调数据、配电设备数据得到相应配电区域的协调分配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14036972A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111186272.1
申请日:2021-10-12
IPC分类号: G06K9/00 , G06N3/04 , G06N3/08 , H04W12/121 , H04W12/122 , H04W12/06 , H04W12/79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差分等势星球图的射频信号基因特征提取方法,包括:S01:采集待识别的通信辐射源个体的射频基带信号;S02:将射频基带信号的进行差分和归一化处理得到差分星座图;S03:根据差分星座图中点密度分布情况,对不同密度区域进行颜色区分,得到差分等势星球图;S04:利用预先训练好的神经网络对等势星球图进行识别,得到基于差分等势星球图特征的通信辐射源个体识别结果。本发明的实质性效果包括:通过神经网络对差分等势星球图进行特征提取和识别,使得通信辐射源个体识别成功率较高,在使用相同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架构下,相较于传统的基于星座图的统计图域方法,可在计算效率不降低的前提下一定程度上提高识别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621974A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211077376.3
申请日:2022-09-05
摘要: 本发明涉及继电保护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基于5G通信的配网差动保护设备及方法,包括计时模块、5G通信模块、识别模块、信息采集模块、信息处理模块、保护模块;所述5G通信模块用于各模块之间的通信;所述识别模块用于识别配网两侧设备信息;所述信息采集模块由计时模块进行计时采样电网信息;所述信息处理模块用于根据信息采集模块采集的信息进行处理;所述保护模块用于根据信息处理模块处理后的信息进行判断,当判断电网处于异常运行状态时进行断电处理并告警。本发明采用5G通信,减少了资源消耗,基于电流相关系数算法克服了5G通信中时延抖动的弊端,解决了传统保护整定,容易发生误动和拒动事故的情况,保证了配网保护的可靠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