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228044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317544.0
申请日:2024-09-20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 湖北华中电力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徐杰 , 金波 , 余铮 , 陈琛 , 魏晓燕 , 胡峻国 , 高飞 , 夏凡 , 徐焕 , 龙菲 , 刘星 , 李宝潭 , 李国斌 , 陶文东 , 杨庭 , 占娜 , 刘文彬 , 李靖 , 孟美君 , 张丽君 , 殷思雨 , 张思逸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F18/24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力设备资产管理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根据电力设备的孤立树子节点中电力数据的分布确定子节点下各维度的选择概率,根据子节点中电力数据的时序规律性、选择概率以及子节点中电力数据的数量确定子节点的分割必要性,分割必要性大于分割阈值时,根据选择概率不等概率地随机选择一个维度对子节点进行划分,根据新产生的电力数据不断更新孤立森林,根据当前电力数据的异常得分识别电力设备当前的状态,将电力设备当前的状态实时同步至电力设备数字孪生模型,实现电力设备资产监控与管理。本发明对于电力设备的状态识别准确高效,提升了电力设备资产监控与管理的实时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333747B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210886319.3
申请日:2022-07-26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安全防护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多因子认证的安全防护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具体包括:当用户通过移动终端发送身份认证请求时,服务器收到用户移动终端发来的身份认证请求信息时,服务器基于所述身份认证请求信息向身份认证平台发送认证请求;身份认证平台收到认证请求,调用多个认证因子,对用户进行身份认证;服务器基于所述身份认证请求信息对接口访问属性和账号风险进行综合评估当前用户身份。本发明构建以身份为中心的信任安全基石,保障用户不间断稳定运行,解决了边缘计算终端汇聚接入的物联网感知设备种类繁多、异构多样且动态变化,对其进行分布式授权认证和行为控制存在较大难度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962253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361685.1
申请日:2023-04-03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IPC: H04L43/0876 , H04L43/0888 , H04L43/0894 , H04L43/12 , H04L43/00 , H04B3/46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电力通信数据检测方法及系统,涉及通信检测领域。其包括解析多个电力设备传输的数据包,将各数据包发送给一个或多个通信信道,采集各通信信道的传输数据量、传输频率和传输速度;获取多组历史通信数据,每组历史通信数据均包括电力设备传输的数据包的解析结果、一个或多个通信信道,及各通信信道的所述传输数据量、传输频率和传输速度;多组历史通信数据通过机器学习训练得到电力通信模型,电力通信模型用于输出实时通信数据的一个或多个通信信道的所述传输数据量、传输频率和传输速度;根据输出的传输数据量、传输频率和传输速度检测各电力设备的各通信信道。能够实现电力通信的灵活检测,简化检测程序,提高了检测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614967A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310316375.8
申请日:2023-03-29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力物联网的电力通信设备,涉及物联网通信设备领域。包括分离设置底座和箱体,将箱体固定于底座上,且底座与箱体可拆卸连接,便于移动装置,适用于安装在不同的环境。另外通过弹性件连接设备主体与箱体,弹性件一端固定于上述设备主体的侧面,弹性件的另一端与上述箱体内侧面抵接,在开口的箱体设置对开式箱门,且上述箱门与上述箱体铰接,能够转动至少90°,这样就能够将箱门完全打开,便于日后的维修保养。且在上述箱体设置空气净化装置,上述空气净化装置包括两组风扇,包括吹风风扇和抽风风扇;可以在箱体内形成空气的定向流动,当然也可以将吹风风扇和抽风风扇的位置互换,从而更改箱体内的空气流动方向。
-
公开(公告)号:CN116429152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211415252.1
申请日:2022-11-11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光纤传感的地质灾害监测系统,包括光纤传感器和与所述光纤传感器通信连接的光发射机,多个所述光发射机之间通过通信光纤相互通信并组成监测网络,多个所述光发射机分别连接至监测中心;所述光纤传感器以M字型埋设在待监测区域,并沿着传感器光纤的延伸方向连接有多个采集端;所述光发射机接收光纤传感器的电信号并输出光信号;所述监测中心接收多个光发射机发送的多路光信号并执行数据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14095043A
公开(公告)日:2022-02-25
申请号:CN202111330635.4
申请日:2021-11-11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IPC: H03M13/3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交替LT码度分布设计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基于鲁棒孤子分布(RSD)函数生成交替度分布(AD)函数的奇数位和k/R位;步骤2),基于改进的二进制指数分布(IBED)函数生成交替度分布函数的偶数位且不为k/R位;步骤3),对交替度分布函数进行归一化。采用该新型度分布进行LT编码,能有效提升LT码的差错控制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944958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057753.4
申请日:2025-01-14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5G短切片专网和AI的配电网系统及故障诊断方法,属于电力系统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专网模块,用于通过5G短切片专网提供数据传输通道;边缘计算单元,用于对获取的配电网实时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目标数据;人工智能模块,用于通过训练好的预测模型对目标数据进行预测,得到故障类型;配电自动化终端,用于基于故障类型,进行故障定位与隔离。本发明提供的基于5G短切片专网和AI的配电网系统,可以确保配电网的安全运行,提高了配电网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为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9697639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747840.4
申请日:2024-12-02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 湖北思极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邱学晶 , 张锦华 , 胡晨 , 刘昕 , 徐中林 , 何涛 , 张勇 , 徐杰 , 冯伟东 , 向皓 , 赵锦辉 , 焦尧毅 , 詹鹏 , 赵婷 , 周智睿 , 周敏 , 王倩 , 王蓓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无线通信多协议接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机柜电子锁多协议无线接入技术验证方法及系统,包括:建立一个无线多协议接入的网络模型;设计不同场景和条件,设计仿真实验;进行仿真实验,评估无线多协议接入技术性能;分析性能指标,优化无线多协议接入技术。本发明可以有效地评估无线多协议接入技术的性能,检测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必要的优化。使得使用不同无线接入技术的设备能够在一个网络中共享资源,提供更好的网络覆盖和服务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5333796B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210886316.X
申请日:2022-07-26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智能感知物联网终端安全状态信息的监测方法及系统,监测模块实时监测物联网终端安全状态信息;状态分析模块对接收到安全状态信息依据规则库进行分析,判断是否存在威胁行为,若存在,则根据物联网终端态势评估中对于面临风险的评估结果,对物联网终端面临的安全威胁进行分级,并通过预警模块进行预警,并将该安全状态信息存储到数据库中;若不存在威胁行为,则放行;特征分析模块基于马尔柯夫过程学习模型对数据库中的安全状态信息进行相关特征分析,构建合适的规则库,并自动更新规则库,供状态分析模块使用。本发明通过智能感知的方法及时发现突破绕过现有安全防御机制的风险行为,实时主动监测、预警威胁信息和风险行为。
-
公开(公告)号:CN116148988B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211538102.X
申请日:2022-12-02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 湖北思极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2B6/42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光通信模块以及光通信连接器。该光通信模块以及光通信连接器,包括下壳体和上壳体,下壳体和上壳体相互铰接,下壳体的内壁连接有承载块,上壳体的内壁连接有限位块,下壳体与上壳体接触位置开设有限位孔,限位孔关于下壳体和上壳体对称设置,限位块靠近限位孔的一侧均设置有限位机构,上壳体处于闭合状态时,限位机构将传输线向承载块挤压;该光通信模块以及光通信连接器,通过将上壳体与下壳体转动连接,使得连接器在进行线路连接时能够处于打开状态,便于将线路布置于承载块上,避免了将线路向连接器中插接时,造成传输线路端头部弯折,影响到传输线路连接后的信号传输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