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18914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357729.4
申请日:2024-09-27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H02J3/38 , H02J3/28 , H02J3/00 ,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发电场站与储能电站的分布式优化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根据预测的新能源发电场站的第一发电量数据、传统发电场站的第二发电量数据以及用电量数据,生成电量大小关系曲线;根据电量大小关系曲线,确定新能源发电场站的优化模式,若优化模式为发电场站优化,则输出对新能源发电场站进行分布式优化的提示信息;若优化模式为储能电站优化,则确定用于储能的多个储能电站的容量大小,并根据各容量大小,对储能电站进行分布式优化。本发明确定的储能电站的容量大小可与除用电量外的剩余电量准确匹配,实现剩余电能的精确储存;并且储能电站可以设置为抽水蓄能电站,以充分利用自然资源,避免影响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17574518B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410051014.X
申请日:2024-01-15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三峡大学 ,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三维地质模型建模方法,所述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三维地质模型建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采集预建设抽水蓄能地下厂房区域对应的地面海拔高度的遥感数据,利用地面海拔高度的遥感数据划分出对应的地表等高线;步骤二、根据对应的地表等高线得到水流的方向以及区域,顺次在掘进后且未通水的地下厂房靠近上水库的引水隧洞、主厂房隧洞和尾水隧洞内分别标记若干采样截面;步骤三、在所有的采样截面内布置采样装置。本发明对截面处近邻区域的地质环境进行采样和数据获取,后续建立完整连续的地下三维模型,提升了建模的速度和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574518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410051014.X
申请日:2024-01-15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三峡大学 ,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三维地质模型建模方法,所述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三维地质模型建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采集预建设抽水蓄能地下厂房区域对应的地面海拔高度的遥感数据,利用地面海拔高度的遥感数据划分出对应的地表等高线;步骤二、根据对应的地表等高线得到水流的方向以及区域,顺次在掘进后且未通水的地下厂房靠近上水库的引水隧洞、主厂房隧洞和尾水隧洞内分别标记若干采样截面;步骤三、在所有的采样截面内布置采样装置。本发明对截面处近邻区域的地质环境进行采样和数据获取,后续建立完整连续的地下三维模型,提升了建模的速度和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443463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277594.0
申请日:2024-09-12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Q10/063 , G06Q30/018 , G06Q50/06 , G06F17/10
Abstract: 一种基于物联网分布式储能电站施工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采集分布式储能电站建设之前的若干选址区域的环境初始值;S2、根据建设分布式储能电站的物料清单和工程范围,估算若干选址区域的分布式储能电站的建设过程中的第一环境影响因子;S3、估算若干选址区域的分布式储能电站在使用中的第二环境影响因子;S4、构建环境影响评价模型,结合第一环境影响因子和第二环境影响因子,估算若干选址区域的环境影响评价得分,筛选出合适的选址区域进行施工。本发明通过评分的筛选过程,选择合适的抽水蓄能分布式储能电站的选址进行建设和使用,降低对环境短暂影响和长期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9226763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151222.3
申请日:2024-08-21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F18/213 , G06F18/25 , G06Q50/06
Abstract: 一种储能电站运行环境影响监控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方法首先根据目标储能电站的运行阶段与储能类型,确定运行阶段与储能类型对应的环境影响因子类型,然后从数据库中获取环境影响因子类型对应的预测特征数据,并将其输入至预测模型进行预测,最后融合预测结果,获得当前运行阶段下的运行环境影响程度;本发明针对不同储能技术的特点,研究储能电站在施工期、运行期以及退役期的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分析和识别各阶段下的环境影响因素,并整合与环境影响相关的特征数据,系统化地处理和分析第一预测特征数据以及第二预测特征数据,并且对不同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融合,综合考虑各种环境因素影响,提升环境影响程度预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