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545038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301810.X
申请日:2023-03-25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黄冈供电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可变储能补偿度的风‑火‑储能协同调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建立包含风电场、火电机组、电池储能系统、负荷在内的系统频率控制模型;S2:引入储能补偿度以权衡电池储能的调频能力与荷电状态,设置储能充放电指令;S3:建立引入补偿度后,以最小化系统频率变化量和电池荷电状态变化量的目标函数,求解风电场、火电机组、电池储能的最优出力;S4:根据各台风电机组可用功率,对风场内部风电机组出力进行最优分配。本申请通过引入可变储能补偿度,实现不同电源的出力优化,以增强电网的调频能力,在促进新能源消纳的同时延长储能装置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6500737A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310762552.5
申请日:2023-06-27
Applicant: 常熟共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黄冈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电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通信用光纤带光缆,具有至少一根光纤带;其特征在于还有四个组装部件,组装部件由第一侧柱体、第二侧柱体、第三侧柱体组成,四个组装部件拼合形成封闭的中心腔及四个侧柱腔;光纤带位于中心腔内,具有多根光纤带时,多根光纤带在中心腔内呈层叠的方式分布。本申请还公开了复合光纤带光缆。本申请具有以下主要有益技术效果:结构更简单、更易制造、存放更方便、纤芯密度更高、温度发热对于光通信的影响更小。
-
公开(公告)号:CN119627845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0718363.2
申请日:2024-06-04
Applicant: 武汉大学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黄冈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并网模式下虚拟同步机的虚拟阻抗边界设计方法。本申请在并网模式下,分析了VSG的输出阻抗对功率传输能力、功率环的相位裕度、有功无功功率耦合以及内外环带宽的影响,建立了并网模式下的阻抗模型,推导出不同的约束条件下的阻抗边界的量化设计公式,进而绘制出了VSG的输出阻抗设计边界图。结合上述的阻抗边界条件,再综合具体工况分析,可以得到满足不同控制性能的合理直观的虚拟阻抗设计的取值范围。本申请所提出的输出阻抗边界可以提高VSG系统的有功无功控制性能、端口电压的精度以及系统的稳定性,对工程应用中VSG的虚拟阻抗设计提供了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7526316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410013103.5
申请日:2024-01-04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黄冈供电公司
IPC: H02J3/00 , G06N3/045 , G06N3/042 , G06N3/0464 , G06N3/0442 , G06N3/048 , G06N3/0985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GCN‑CBAM‑BiGRU组合模型的负荷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采集所需的地区历史负荷和气象信息;步骤二,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和特征工程,通过斯皮尔曼相关系数分析和特征提取来处理多个气象因素;步骤三,构建基于贝叶斯优化GCN‑CBAM‑BiGRU组合模型,以解决多特征输入的负荷预测问题。该模型利用GCN和BiGRU挖掘深层次特征和长期依赖关系,并引入CBAM模块加强GCN层的特征提取能力;并通过贝叶斯优化算法对模型超参数进行优化,以达到最佳的负荷预测效果;步骤四,通过历史负荷和气象特征数据对模型进行训练。利用适当的损失函数和优化算法,将经过处理的数据输入训练好的模型,完成短期负荷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7196300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144138.4
申请日:2023-09-06
Applicant: 黄冈强源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黄冈供电公司
IPC: G06Q10/0635 , G06Q10/20 , G06Q50/06 , G06F16/245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整站的电网变电设备改造评估方法,涉及电网变电设备改造技术领域,包括变电站设备评分和变电站评分;所述变电站设备评分包括对变电站中各设备进行评分,并将各设备评分累加得到变电站设备评分,累加的评分记录为S;所述变电站评分按照变电站在电网中地位分别赋予分值,变电站的评分记录为Z;S+Z确定整站改造排序、零星改造排序和不安排。本发明提出依据变电站在电网中地位、大用户接入、电源接入、负荷情况、网架情况等维度分别定义为一级至五级,并根据变电站重要性级别进行量化评分,作为改造策略确定后的优先级排序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7094442A
公开(公告)日:2023-11-21
申请号:CN202311094823.0
申请日:2023-08-28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黄冈供电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台区储能系统多目标微分进化选址定容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台区储能系统选址定容优化模型;S2、台区储能系统选址定容优化模型求解,在对台区储能系统的位置和功率进行优化时对台区储能系统的位置和功率进行编码;S3、仿真模拟。本发明涉及储能系统技术领域。该配电台区储能系统多目标微分进化选址定容方法,可以进行多点电压输入,合理规划光伏和风能发电的电力,并有效改善台区节点的电压运行水平,保障台区储能系统的平稳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5468645A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211035522.6
申请日:2022-08-26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黄冈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振动信号分段时频图谱优选的有载分接开关故障智能诊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采集有载分接开关振动信号,并进行去噪处理;B.提取各分段信号能量和峭度特征;C.提取颜色矩以描述时频图像的颜色特征;D.提出总相关排列优选方法,对特征参量进行优选,E.提出矩阵主成分变换方法,对优选颜色特征实施进一步降维,保留原始数据特征成分相似性的同时使降维引起的变形量最小;F.将分段振动信号的能量特征和峭度特征与降维后的时频图谱颜色特征构成有载分接开关状态特征向量,通过一维卷积神经网络完成故障辨识。本申请的振动信号特征提取方法能够有效地捕捉和刻画有载分接开关设备运行状态特征。
-
公开(公告)号:CN110137959A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910434922.6
申请日:2019-05-23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黄冈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农村配电网电压越限的治理方法,包括:在农村配电网可以进行电压调节处及需要监控输送电压越限处均设置电压检测传感器;任一电压检测传感器通过连接4G无线路由器,发送所采集监测的电压数值到配电网管控中心的云平台数据库。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农村配电网电压越限的治理方法,配合使用电压检测传感器、手机终端运维交互APP及配电网管控中心的云平台数据库形成完整的数据采集及通信反馈系统,可以对农村配电网内的电压越限情况即时监控,并可以随时综合调度运维人员对农村配电网内设备进行手动调节,具有电压越限监控准确、调整相应反馈快以及数据化程度高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134346A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11139264.0
申请日:2023-09-06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黄冈供电公司
IPC: H02J3/00 , G06Q10/0637 , G06Q50/06 , G06N3/0442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VMD‑GA‑PSO‑LSTM模型的短期负荷预测方法及装置,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对原始负荷数据预处理;S2、采用VMD方法对数据进行模态分解;S3、对得到的数据进行归一化,并导入到GA‑PSO算法中;S4、开始进行迭代,采用LSTM进行电力负荷预测;S5、将得到的预测数据进行反归一化;S6、对数据分量进行叠加,得到预测结果。本发明涉及负荷数据处理技术领域。该基于VMD‑GA‑PSO‑LSTM模型的短期负荷预测方法及装置,通过建立多特征负荷数据集,并引入VMD方法分解负荷数据集,消除其中噪声,利用GA‑PSO算法优化后的LSTM对数据集进行负荷预测。实验结果表明,VMD‑GA‑PSO‑LSTM模型预测结果的MAPE与RMSE得到明显改善,提高了负荷预测的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594130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862075.X
申请日:2023-07-14
Applicant: 江苏永鼎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黄冈供电公司
IPC: G02B6/4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缆领域,公开了一种具有弯折部件的带状光缆,具有外护套(5),其特征在于:还具有位于外护套(5)内的十字弯折部件(131)、四个相同的第二弯折体(23)、四个相同的第三弯折体、四个相同的填充部件、四根相同的第一光纤带体、四根相同的第二光纤带体。本发明还公开了制造方法。本发明具有以下主要有益技术效果:结构更简单、制造、保管、维护更方便、纤芯密度更高、能光电同缆传输、机械性能更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