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534255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781802.4
申请日:2024-06-18
申请人: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重庆大学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网复杂故障类型的辨别方法,属于电力系统保护技术领域。包括步骤:1、在配电网变电站各线路出口及线路节点装设一二次融合终端进行线路电气数据采集;2、收集复杂故障发生前后线路装设的一二次融合终端上传的线路电气量数据;3、采用全周傅里叶算法计算复杂故障发生前后各一二次融合终端采集的电气量相量;4、单相接地故障选线及故障相辨别;5、第二次故障的故障选线;6、计算故障线路出口各相的相电流增量比例系数;7、将故障线路出口各相的相电流增量比例系数及故障线路节点零序电压带入相应的故障类型辨别公式实现复杂故障类型辨别。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实现了准确地辨别出再次故障类型,解决了配电网各类复杂故障类型辨别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346466B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110701032.4
申请日:2021-06-22
申请人: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 , 重庆大学 , 北京中恒博瑞数字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及对地电容的逆变型电站单相接地故障保护方法,基于故障逆变型电源电流正序分量计算故障节点短路电流正序分量;基于故障节点短路电流正序分量计算故障逆变型电源电压正序分量;基于故障逆变型电源电压正序分量计算新的故障逆变型电源电流正序分量,循环迭代,直至相邻两次故障逆变型电源电流正序分量差值满足精度要求,再计算故障节点短路电流分量及各节点电压分量,进而实现故障保护。故障节点短路电流分量由故障节点自阻抗决定,故障节点自阻抗与汇集系统内电缆线路对地电容的总和负相关。本发明在考虑逆变型电源非线性特性的同时,计及了汇集系统对地电容对于零序网络的影响,能够准确计算故障节点短路电流。
-
公开(公告)号:CN110531216B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1910692365.8
申请日:2019-07-30
申请人: 重庆大学
IPC分类号: G01R31/08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架空线与电缆混合输电线路的故障区段判别方法,属于电力系统输电线故障区段判别的技术领域,包括步骤:1、采集并缓存混合输电线路首端M和末端N的电压和电流;2、提取故障发生时刻tf前后连接点J处故障相电流的数据值,经滤波处理;3、比较故障前后连接点J处电流的相位,得到连接点处电流相位在故障前后的变化范围;4、确定混合输电线路功率传送方向;5、根据∆ΦJ的取值范围和混合输电线路在故障前的功率传输方向判断故障发生区段。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减少了信号采集量,无需建立故障区段判别函数,减小了计算量,测量和运算简单,判断简便,一方面缩短故障判别的时(56)对比文件吴承恩,邰能灵,郁惟镛,钱锐,高潮,施伟国,周韫杰.超高压电缆故障测寻实用方法研究.继电器.2005,(第10期),全文.张斯淇;李永丽;陈晓龙.基于故障区域快速识别的混合线路故障测距新原理.电力自动化设备.2018,(第10期),全文.
-
公开(公告)号:CN113346466A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2110701032.4
申请日:2021-06-22
申请人: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 , 重庆大学 , 北京中恒博瑞数字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及对地电容的逆变型电站单相接地故障保护方法,基于故障逆变型电源电流正序分量计算故障节点短路电流正序分量;基于故障节点短路电流正序分量计算故障逆变型电源电压正序分量;基于故障逆变型电源电压正序分量计算新的故障逆变型电源电流正序分量,循环迭代,直至相邻两次故障逆变型电源电流正序分量差值满足精度要求,再计算故障节点短路电流分量及各节点电压分量,进而实现故障保护。故障节点短路电流分量由故障节点自阻抗决定,故障节点自阻抗与汇集系统内电缆线路对地电容的总和负相关。本发明在考虑逆变型电源非线性特性的同时,计及了汇集系统对地电容对于零序网络的影响,能够准确计算故障节点短路电流。
-
公开(公告)号:CN100461575C
公开(公告)日:2009-02-11
申请号:CN200610054472.0
申请日:2006-07-21
申请人: 重庆大学
IPC分类号: H02H7/26
摘要: 配电系统单相接地的故障选线方法,主要涉及只装设A、C两相电流互感器配电系统中的B相单相接地的故障选线。该方法由以下步骤来实现:用接于相同母线上各回线路的A、C相电流互感器将线路中的大电流变换成1安培或5安培的小电流;再用电流变送器将这些小电流变换成-3.5~3.5V的小电压模拟信号,通过模数采集板将小电压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并记录存储,该数字信号含有暂态高频电流特征信息;运用小波变换方法处理第二步记录的含有暂态高频电流特征信息的数据,从而得到各回线路A、C相故障暂态高频电流突变量;最后比较各回线路A、C相故障暂态高频电流的突变量,突变量最大的线路即为故障线路。
-
公开(公告)号:CN107563575A
公开(公告)日:2018-01-09
申请号:CN201710942248.3
申请日:2017-10-11
申请人: 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 , 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重庆大学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气象变量下中长期风电功率预测方法,包括获取风电场区域的气象变量和风电场输出功率参数;分析气象变量和风电场输出功率的相关性,并对气象变量进行筛选;将气象变量与风电场输出功率参数之间进行数据拟合得到拟合网络;对风电场的往期风电功率输出参数进行拟合;根据拟合的和已有的风电场往期输出功率数据,采用拟合网络预测未来风电场的输出功率数据。本发明针对中长期风电输出功率预测都需要大量的历史数据的问题,通过天气数据拟合风电场未投运前的风功率数据作为已知值,对风电场运行过程中的特殊年份(分期投运)进行处理,解决了历史功率数据不足而难以建模的问题,简化了该年的风功率数据的处理难度,提高了预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346465B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2110688224.6
申请日:2021-06-22
申请人: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 , 重庆大学 , 北京中恒博瑞数字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零序电流阻容成分的逆变型电站纵联保护装置及方法,装置部分中包括安装在目标逆变型电站联络线路中升压站母线侧的系统侧断路器及与系统侧断路器通信连接的系统侧控制装置,还包括安装在目标逆变型电站联络线路中电源母线侧的电源侧断路器及与电源侧断路器通信连接的电源侧控制装置。方法部分通过采集目标逆变型电站联络线路中升压站母线侧零序电流及目标逆变型电站联络线路中电源母线侧零序电流并进行逻辑判断,准确区分区内和区外故障,进而进行保护动作。与现有技术相比,在汇集系统全范围内兼顾保护的选择性和速动性的同时,降低了硬件要求,进而降低了工程建设投入。
-
公开(公告)号:CN110531216A
公开(公告)日:2019-12-03
申请号:CN201910692365.8
申请日:2019-07-30
申请人: 重庆大学
IPC分类号: G01R31/08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架空线与电缆混合输电线路的故障区段判别方法,属于电力系统输电线故障区段判别的技术领域,包括步骤:1、采集并缓存混合输电线路首端M和末端N的电压和电流;2、提取故障发生时刻tf前后连接点J处故障相电流的数据值,经滤波处理;3、比较故障前后连接点J处电流的相位,得到连接点处电流相位在故障前后的变化范围;4、确定混合输电线路功率传送方向;5、根据∆ΦJ的取值范围和混合输电线路在故障前的功率传输方向判断故障发生区段。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减少了信号采集量,无需建立故障区段判别函数,减小了计算量,测量和运算简单,判断简便,一方面缩短故障判别的时间,另一方面提高了故障判别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020395A
公开(公告)日:2014-09-03
申请号:CN201410262056.4
申请日:2014-06-13
申请人: 重庆大学
IPC分类号: G01R31/08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精确测距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配电线路中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后,断开线路两侧断路器,使三相线路与电源和所有负荷断开,再选择一个正常相线的线路末端设置人为接地点;步骤2、闭合线路首端三相断路器,记录线路首端三相相电压、相电流的幅值和相位,随后由继电保护装置将该三相断路器断开;步骤3、计算参数;步骤4、计算接地故障点到线路首端的距离。本发明的优点是:单相接地故障的故障距离计算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03670942A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210330098.8
申请日:2012-09-07
申请人: 重庆大学
CPC分类号: Y02E10/72
摘要: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风电场汽液两相储能功率补偿系统。本系统包括功率检测调节装置、汽液相变储能装置和汽液两相发电装置。其中,功率检测调节装置连接汽液相变储能装置和汽液两相发电装置,汽液相变储能装置和汽液两相发电装置构成循环回路。本发明能通过调节膨胀机进汽阀开度来改变发电机组发电量,能够实现风能向热能、机械能、电能的转换,更使得整套系统的输出功率可控,规模化后的本系统将可以用于生产电能并补偿电网功率缺额;并且整个系统工作过程安全环保,避免了现有储能技术给生态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