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834077B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210458584.1
申请日:2022-04-24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轻质绝缘复合芯体棒,它包括绝缘复合芯体层和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层,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层包裹在绝缘复合芯体层外侧;所述绝缘复合芯体层为树脂与微珠复合材料圆柱体,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层与绝缘复合芯体层固化为一体。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且结构安全,界面缺陷少且等技术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4834077A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210458584.1
申请日:2022-04-24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轻质绝缘复合芯体棒,它包括绝缘复合芯体层和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层,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层包裹在绝缘复合芯体层外侧;所述绝缘复合芯体层为树脂与微珠复合材料圆柱体,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层与绝缘复合芯体层固化为一体。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且结构安全,界面缺陷少且等技术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4801249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567349.8
申请日:2022-05-23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复合绝缘芯体棒,它包括绝缘聚合物芯体和缠绕在绝缘聚合物芯体上的浸胶纤维;还公开了芯体棒的芯体棒纵置缠绕设备,它包括绝缘聚合物芯体、芯体上端套筒和芯体下端套筒,芯体上端套筒套接并固定在绝缘聚合物芯体上端的外侧壁上,芯体下端套筒套接并固定在绝缘聚合物芯体下端的外侧壁上,芯体上端套筒顶部固定有上端缠绕机固定轴,芯体下端套筒的底部固定有下端缠绕机固定轴。本发明充分发挥复合材料的技术优势,抛弃传统固定模具缠绕方式,采取复合绝缘芯一体化临时模具,仅需加工两端的金属套筒固定装置,避免了传统固定模具加工周期长、费用高及后期模具维护费用高等难题,且没有脱模过程,生产效率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217476641U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221244389.0
申请日:2022-05-23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复合绝缘芯体棒纵置缠绕设备,它包括绝缘聚合物芯体、芯体上端套筒和芯体下端套筒,所述芯体上端套筒套接并固定在绝缘聚合物芯体上端的外侧壁上,芯体下端套筒套接并固定在绝缘聚合物芯体下端的外侧壁上,所述芯体上端套筒顶部固定有上端缠绕机固定轴,芯体下端套筒的底部固定有下端缠绕机固定轴。本实用新型抛弃传统固定模具缠绕方式,采取复合绝缘芯一体化临时模具,仅需加工两端的金属套筒固定装置,避免了传统固定模具加工周期长、费用高及后期模具维护费用高等难题,且没有脱模过程,生产效率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19296897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450405.5
申请日:2024-10-17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智能监测的复合芯绝缘子支柱及其制备方法,该可智能监测的复合芯绝缘子支柱包括同轴设置由内至外依次分布的中心复合芯体层、中间复合芯夹层和外层纤维复合材料层;中间复合芯夹层包裹于中心复合芯体层外侧;外层纤维复合材料层包裹于中间复合芯夹层外侧;中心复合芯体层外表面植入有应变光栅;所述应变光栅与设置于复合芯绝缘子支柱外部的信号监测装置电连接。本发明能够实现绝缘子支柱的状态可监测,从而提高绝缘子支柱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351521B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311638589.3
申请日:2023-12-04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东营供电公司
Inventor: 周超 , 沈浩 , 刘辉 , 贾然 , 李常勇 , 李丹丹 , 张洋 , 刘嵘 , 吴雄 , 刘传彬 , 秦佳峰 , 李成 , 曹彬 , 高书涵 , 周学坤 , 周立志 , 孟海磊 , 耿博 , 黄振宁 , 白永刚 , 李珊 , 陈星延 , 高成成 , 张月侠 , 吕昌峰 , 柯锐 , 潘吉林 , 孙树昌
IPC: G06V40/10 , G06V10/764 , G06T17/00 , G06T15/00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输电线监测技术领域,为了解决现有输电线鸟类检测存在的耗时、位置受限等问题,提出了基于数字孪生的输电线鸟类检测方法、系统、介质及设备,对获取图像数据进行鸟类识别,根据识别的鸟类种类分别进行实体建模模拟不同鸟类的行为习性;根据鸟类活动区域的点云数据进行输电线场景的三维重建,得到数字模型;将不同鸟类的实体建模结果整合到同一场景下的数字模型中,得到数字孪生模型;将实时采集的相同场景下的鸟类活动数据输入至数字孪生模型,进行实时更新;基于虚拟现实技术,将数字孪生模型中的数据转化为可视化虚拟环境,实现对鸟类行为的可视化预测。从而减少人工主观判断,降低输电线路鸟害故障,提高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562042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469837.6
申请日:2023-11-07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站内智能主动驱鸟装置,它的雷达探测器设置在变电站内,雷达探测器用于判断变电站内是否有鸟情,并在有鸟情时确定鸟情在变电站内的具体位置;多个驱鸟装置设置在变电站内的不同位置,驱鸟控制器内存储有各个驱鸟装置的安装位置坐标;驱鸟控制器根据鸟情在变电站内的具体位置以及各个驱鸟装置的安装位置坐标,启动与鸟情最近的驱鸟装置;图像识别模块判断变电站内是否鸟情,并在有鸟情时识别鸟情对应的鸟种类;驱鸟控制器根据鸟情对应的鸟种类,确定并启动专用于该类鸟的驱鸟装置。本发明综合运用图像扑捉、声音识别、雷达探测等多种识别技术进行智能化驱鸟。
-
公开(公告)号:CN117238299B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506466.4
申请日:2023-11-14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东营供电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Inventor: 沈浩 , 李丹丹 , 周超 , 黄振宁 , 梅红伟 , 吴雄 , 刘辉 , 贾然 , 李常勇 , 程磊 , 张洋 , 刘嵘 , 刘传彬 , 李成 , 毛永杰 , 周学坤 , 周立志 , 孟海磊 , 孙晓斌 , 耿博
IPC: G10L17/26 , G10L17/04 , G10L21/02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电线路鸟类声音识别模型优化方法、系统、介质及设备,涉及输电线路监控技术领域。该方法步骤包括获取当前场景一段时间内的背景声音;依次利用前端服务器和云端分析服务器对背景声音进行分类检测,得到背景声音的分类检测结果,根据分类检测结果生成初步样本集;利用缓存的声音记录、预置的样本以及初步样本集进行样本扩充,在线生成训练样本集;利用扩充后的样本集微调终端设备侧运行的鸟类声音识别模型。本发明解决了不同场景下
-
公开(公告)号:CN117266649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0906083.X
申请日:2023-07-24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酒杯塔改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绝缘横担结构的酒杯塔及其改造方法,包括塔身、地线支架、复合绝缘横担以及地线、导线,所述塔身的原角钢横担处架设有多节点支座,并与塔身连接,所述复合绝缘横担安装在两侧的多节点支座支架之间,并互相连接为一个整体,所述地线支架安装在多节点支座的上端,且两侧的地线支架之间通过桁架梁固定连接。本发明中,通过多节点支座和新型结构的复合绝缘横担替换原角钢横担,取消悬垂绝缘子,同时架设地线支架,此方法改造后的复合绝缘横担塔与原酒杯塔相比,防雷、防风偏、防覆冰、防污秽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导线对地安全距离相应增大,整体安全性得到明显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7238299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1506466.4
申请日:2023-11-14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东营供电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Inventor: 沈浩 , 李丹丹 , 周超 , 黄振宁 , 梅红伟 , 吴雄 , 刘辉 , 贾然 , 李常勇 , 程磊 , 张洋 , 刘嵘 , 刘传彬 , 李成 , 毛永杰 , 周学坤 , 周立志 , 孟海磊 , 孙晓斌 , 耿博
IPC: G10L17/26 , G10L17/04 , G10L21/02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电线路鸟类声音识别模型优化方法、系统、介质及设备,涉及输电线路监控技术领域。该方法步骤包括获取当前场景一段时间内的背景声音;依次利用前端服务器和云端分析服务器对背景声音进行分类检测,得到背景声音的分类检测结果,根据分类检测结果生成初步样本集;利用缓存的声音记录、预置的样本以及初步样本集进行样本扩充,在线生成训练样本集;利用扩充后的样本集微调终端设备侧运行的鸟类声音识别模型。本发明解决了不同场景下模型训练资源不够的问题,并能及时更新高漏报误报率的某场景隐患识别模型,降低误报及漏报。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