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165234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331481.4
申请日:2024-09-24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雷击电流波形监测方法、监测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属于雷电监测技术领域。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雷击电流波形监测方法,采用宽频、高灵敏度和大量程的电流传感器,能够感应并准确记录从接近直流到数十MHz不同频率范围内的雷击电流波形信号,利用基于北斗和GPS双模秒脉冲对齐和高稳晶振计数的高精度授时方法,实现雷击时间的高精度同步,采用多参量波形参数提取方法自动计算波形峰值、极性、上升沿时间、波头陡度、电荷量和比能等重要参数。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雷击电流检测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差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825584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378759.4
申请日:2022-11-04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王宇 , 谷山强 , 冯万兴 , 孟刚 , 李健 , 李哲 , 崔涛 , 张磊 , 许远根 , 陈扬 , 黎炎 , 陈秀敏 , 冯志强 , 曾宏 , 赵多青 , 岳嵩 , 李畅 , 张恒志
Abstract: 本发明校正地形、地质参数对雷电电磁波传播影响的雷电定位优化方法和系统及介质,该方法对参与雷电定位的雷电探测站周边区域网格化,利用地面与电离层电磁波传播模型仿真计算出各网格点作为雷击初步位置时,不考虑地形、地质参数与考虑地形、地质参数情况下,雷电电磁波波形从雷击初步位置传播到雷电探测站的时延校正值和参数校正系数;在参与定位的雷电探测站对应的时延校正表和参数校正系数表中分别找到最相近格点作为雷击点时,各个雷电探测站对应的时延校正值和参数校正系数,对参与的雷电探测站分别进行校正,得到各个雷电探测站对应的校正后波形到达时间和校正后特征参数,计算出雷电精确位置以及雷电精确特征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17197473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157812.2
申请日:2023-09-08
Applicant: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V10/30 , G06V20/64 , G06V10/762 , G06V20/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杂山区的点云植被自动快速滤除方法、系统及介质;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获取目标区域的点云数据;对点云数据进行初步过滤;基于DBSCAN算法对初步过滤后的点云数据进行聚类,最终得到目标区域过滤后的点云数据;本发明基于现有的数据处理技术进行方法上的改进,引入了块区限制,结合高度限制、斜率限制和邻域限制条件,先对点云数据进行初步过滤,再基于DBSCAN算法对初步过滤后的点云数据进行聚类,以自动、可靠的方式对点云中的植被进行滤波和分割,有效地克服了噪声、遮挡和复杂几何结构等问题,实现了更精确、完整的点云数据重建。
-
公开(公告)号:CN111931348B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010681110.4
申请日:2020-07-15
Applicant: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0 , G06F17/18 , G06Q10/0635 , G06Q50/06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10kV配网杆塔感应雷闪络风险自动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地闪地理数据库、输电线路杆塔数据库和10kV配网杆塔数据库,输电线路杆塔数据库包括线路名称;获取雷击风险指标,为反映雷电活动频繁程度的相对值;获取过电压风险指标,为杆塔附近发生雷击后绝缘闪络的概率;根据待评估线路名称,对雷击风险指标和过电压风险指标进行计算,获取待评估线路名称对应的感应雷闪络风险综合指标F。根据10kV配网杆塔数据库、输电线路杆塔数据库和地闪地理数据库自动调取数据,计算感应雷闪络风险综合指标F;解决了现有技术不能进行感应雷闪络风险自动评估的问题,明显提升配网防雷评估与改造的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490727A
公开(公告)日:2019-03-19
申请号:CN201811429130.1
申请日:2018-11-27
Applicant: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R3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避雷器串联谐振试验装置及方法,该试验装置包括控制电源、励磁变压器、电抗器、分压器以及试品。控制电源通过励磁变压器控制电压,固定电抗器和可调电抗器串联形成了电感支路,分压器和试品避雷器作为电容支路,分压器同时承担了测量支路的功能,电容和和电感支路组成了串联谐振,谐振的电压施加到试品上,控制电源控制和调节在试品上的电压和频率。本发明在分压器尾端接有电流互感器,获取容性的参考电流I0。通过在试品尾端接有电流互感器,采集通过避雷器的全电流信号I1,通过对I0和I1进行数据处理,获得阻性电流,无须对采集的电压信号进行处理,简化了程序处理流程,提高了测试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7677880A
公开(公告)日:2018-02-09
申请号:CN201711174250.7
申请日:2017-11-22
Applicant: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G01R19/16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19/1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线路避雷器尾端电流监测的过电压智能识别系统,包括电流测量装置、数据采集器、数据处理服务器和过电压监测应用系统;电流测量装置安装于避雷器低压端,电流测量装置用于测量避雷器低压端的电流;所述数据采集器用于采集电流测量装置测量的信号;所述数据处理服务器接收数据采集器采集的信号,数据处理服务器对避雷器对应母线的电压波形进行分析,通过与典型过电压波形进行对比,判断电压波形是否属于过电压及过电压类型;所述过电压监测应用系统与数据处理服务器通信连接,所述过电压监测应用系统将数据处理服务器的处理结果通过图文方式向用户显示。本发明解决了电容式电压互感器测量误差较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199343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892857.8
申请日:2016-10-13
Applicant: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R31/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1/08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系统直流电源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采用正、负直流电源给霍尔元件供电,并通过霍尔元件直接对电力系统直流线路故障情况进行采集,将采集的结果发送至控制单元进行分析、判断,获得待测直流线路的监测信息,从而实现了对电力系统直流电源的实时在线监测,及时、准确发现故障,同时,避免了当前采用低频振荡法进行监测对直流电源带来的二次交变污染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5826704A
公开(公告)日:2016-08-03
申请号:CN201610319611.1
申请日:2016-05-13
Applicant: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H01R4/6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4/66
Abstract: 一种防雷接地电阻稳固器,属用于组装式网状接地线装置中以插入金属圆条与倒U字形压接片间空隙起固定作用的弧形楔。用作嵌入倒U字形压接片与金属圆条的空隙之间起固定作用的稳固器的横截面形状由两直角边和内凹弧形边围合而成,稳固器较大的前端面均匀收缩至较小的后端面形成,上述前端面中,两直角边的长度均等于金属圆条的半径,该内凹弧形边的前端和后端长度分别为金属圆条周长的1/4和1/8。它具有压接稳固性好,接触面积大,有效减小接地线对地电阻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955089B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210461731.7
申请日:2012-11-16
Applicant: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限压器检测和保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串补电容器中限压器的在线监测装置及其方法,包括零磁通电流互感器,大量程电流互感器,信号采集装置,处理分析装置。本发明是作用是:能及时发现限压器在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实现常规串补或者可控串补中限压器的在线监测和分析,避免发生爆炸,保护设备及运行人员的安全,有效阻止事故的发生,有极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广泛用于常规串补或者可控串补中限压器的监测,更进一步的具有向监测后台计算机提供远程通讯接口功能,使限压器的运行参数、波形等实时进入控制中心的信息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8980874A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411048921.5
申请日:2024-08-01
Applicant: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R31/00 , G01R31/52 , G01R19/165 , G01R19/04 , G01J5/48 , G06F18/213 , G06F18/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多重雷击下变电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状态分析方法及系统,涉及高电压与绝缘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获取输电线路故障跳闸后变电站内的故障录波或保护录波;提取故障录波或保护录波中的工频电压振荡特征;根据工频电压振荡特征确定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实时运行参数;将实时运行参数与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额定运行参数对比后判断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状态。本发明通过对110千伏及以上等级输电线路发生单相雷击跳闸后、重合闸之前的故障录波或保护录波,溯源多重雷击的产生及分类,采用电压法或者能量计算法评估多重雷击下避雷器的状态,可为避雷器的运行提供参考信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