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340314A
公开(公告)日:2020-06-26
申请号:CN202010281700.8
申请日:2020-04-10
发明人: 林卿 , 陈家宏 , 谷山强 , 方玉河 , 王海涛 , 赵淳 , 李健 , 田浩 , 王佩 , 刘静 , 王刘芳 , 程登峰 , 冯双磊 , 朱太云 , 夏令志 , 陈坤 , 姜志博 , 路永玲 , 郭钧天 , 范鹏
IPC分类号: G06Q10/04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大数据的雷电探测站探测效率的修正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待分析区域均匀划分为多个网格,确定待分析区域内所有探测站所在网格的位置,统计每个探测站探测范围所覆盖的网格数量以及每个网格被覆盖的探测站个数;统计待分析区域内多年的雷电数据,确定每个雷电的落雷位置所在网格被覆盖的探测站,以此统计每个探测站覆盖范围内所覆盖的雷电数量b,即该探测站理论上应探测到的雷电数量,然后统计每个探测站实际上在覆盖范围内探测到的雷电数量a,得到每个探测站的探测效率De=a/b。
-
公开(公告)号:CN117495133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463341.8
申请日:2023-11-06
IPC分类号: G06Q10/0637 , G06Q50/06 , G06Q50/26 , G01W1/10 , G06F17/18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雷电预警信息的输电线路雷击风险计算系统及方法,包括雷电预警预判模块、雷击预警发布模块、雷击闪络评估模块、雷击概率计算模块和雷击闪络预警发布模块,根据大气电场仪电场强度累积差分判断是否发出雷电预警信息;查询被保护区域内雷电发生信息,根据雷电活动与输电线路的距离确定雷击预警信息等级;以雷电流幅值为依据评估预测雷击个数并计算雷击概率比值,以雷击概率比值与雷击预警等级对应的概率加权结果作为预警值发出雷击闪络预警信息。本发明通过多节点分布的方式对输电通道整体进行处理,增加对通道的监测质量,还可以进行快速定位,准确查找处故障位置,降低故障危险带来的二次伤害。
-
公开(公告)号:CN111340314B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010281700.8
申请日:2020-04-10
发明人: 林卿 , 陈家宏 , 谷山强 , 方玉河 , 王海涛 , 赵淳 , 李健 , 田浩 , 王佩 , 刘静 , 王刘芳 , 程登峰 , 冯双磊 , 朱太云 , 夏令志 , 陈坤 , 姜志博 , 路永玲 , 郭钧天 , 范鹏
IPC分类号: G06Q10/04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大数据的雷电探测站探测效率的修正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待分析区域均匀划分为多个网格,确定待分析区域内所有探测站所在网格的位置,统计每个探测站探测范围所覆盖的网格数量以及每个网格被覆盖的探测站个数;统计待分析区域内多年的雷电数据,确定每个雷电的落雷位置所在网格被覆盖的探测站,以此统计每个探测站覆盖范围内所覆盖的雷电数量b,即该探测站理论上应探测到的雷电数量,然后统计每个探测站实际上在覆盖范围内探测到的雷电数量a,得到每个探测站的探测效率De=a/b。
-
公开(公告)号:CN110334725A
公开(公告)日:2019-10-15
申请号:CN201910324057.X
申请日:2019-04-22
申请人: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海量雷电数据的雷暴聚类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对给定的任意时间段任意区域内的所有雷电数据进行初始化处理,设定雷暴聚类的特征参数,对雷电数据集进行时间尺度预聚类,得到所有数据子集,根据数据子集大小选择聚类方法。数据量小使用常规聚类算法,数据量大执行步骤四;数据子集分区,各分区同步聚类;分区边界区域节点聚类,找出相邻分区聚类结果关系;合并分区聚类结果;聚类结果写入文件。本发明的方法将雷电数据的时间属性转换为空间属性,使得聚类速度更快,比常规DBScan算法快3倍以上,数据量越大效果越明显;数据处理能力更大,同时考虑雷电数据的时间和空间属性,提高了聚类结果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033837A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2110245717.2
申请日:2021-03-05
申请人: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输电线路暂态波形的人工智能故障辨识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信号预处理模块、人工标注模块、波形识别模块、训练与调优模块和性能测试与优化模块,基于该系统实现故障辨识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针对原始波形信号进行故障类型人工标注生成数据标签,建立输电线路暂态波形故障样本库;基于滑动窗口方法完成输电线路暂态波形信号预处理,获得对应的序列图像数据;搭建深度学习模型,实现输电线路暂态波形识别;对深度学习模型进行参数训练与调优;对深度学习模型进行性能测试,并完成针对性优化以提升性能。经过测试,该方法可以快速实现输电线路暂态波形辨识,识别准确率达到92.67%,能够代替人类专家开展此方面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7332027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215418.X
申请日:2023-09-20
IPC分类号: G06F16/29 , G06F16/2457 , G06F16/27 , G06F16/215 , G06F9/52 , G06F9/50
摘要: 本发明属于雷电监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雷电定位的方法及系统,通过按照本申请流程进行分任务、分组及未参与计算数据的再循环步骤使得雷电定位计算的串行模式转化为并行模式,压缩了计算时间的同时使得雷电探测原始数据的利用率更高,避免了关键数据的遗漏;其中带筛选的分组流程极大减少了单次计算结果中涉及的组数,从而消除了设备执行计算流程中的遇到的堵点,排除了冗余数据对计算的干扰,可大幅提高雷电定位系统的探测效率。适合在雷电定位项目中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16150652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211673315.3
申请日:2022-12-26
申请人: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G06F18/24 , G06F18/21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雷电辐射波形分类系统及方法,通过波形分割方法获得雷电辐射波形片段样本,并将所述雷电辐射波形片段样本与放电事件的对应关系样本作为训练数据集;建立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基于所述训练数据集进行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的参数调优与训练,获取训练完成的分类模型;分窗计算所述雷电辐射波形片段的雷电能量谱,获得待分类波形集合;将所述待分类数据集输入所述训练完成的分类模型进行分类,获取分类结果。本发明解决了雷电波形分类中泛用性弱,效率低的问题,实现雷电辐射波形的准确高效分类,具备模型鲁棒性强,分类过程透明可靠的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8484743A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408314.9
申请日:2024-04-07
IPC分类号: G06F18/2431 , G06F17/16 , G01W1/10
摘要: 本发明涉及雷电灾害评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雷电地闪分析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用于研究网格尺度内雷电时的多年趋势变化及其显著性。通过获取M年的雷电监测数据后,对雷电监测数据进行时空区间化处理,得到雷暴时数的经度与纬度之间的空间分布关系。不同于传统直接考察雷电地闪密度变化的方法,而是将广域的雷电地闪监测数据处理为雷电时数进行考察,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测站多年探测效率不一带来的误差,其准确率更高。在此基础上,结合雷电时数的多年经度、纬度空间分布矩阵中所有空间网格的森斜率以及所有空间网格的森斜率的显著性进行分析,可以有效地分析雷电时数的多年变化趋势,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188384A
公开(公告)日:2019-08-30
申请号:CN201910340553.4
申请日:2019-04-25
申请人: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发明人: 林卿 , 陈家宏 , 谷山强 , 冯万兴 , 王海涛 , 方玉河 , 赵淳 , 孟刚 , 李健 , 田浩 , 王佩 , 刘静 , 王刘芳 , 程登峰 , 冯双磊 , 朱太云 , 夏令志 , 陈坤 , 姜志博 , 路永玲 , 郭钧天 , 范鹏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雷电参数统计分析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集获取第一雷电数据;通过雷电大数据平台获取第二雷电数据;根据所述第一雷电数据和第二雷电数据获取雷电参数。本发明通过大数据平台将多年存储的海量雷电监测数据移植到大数据数据库中平台中,为有效的雷电参数统计提供了更为准确及稳定的数据来源为海量雷电数据的分析计算提供有力的基础数据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212343013U
公开(公告)日:2021-01-12
申请号:CN202021257564.0
申请日:2020-06-30
申请人: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金具技术领域,具体指一种避雷器用串联间隙电极,尤其涉及±11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使用,避雷器用串联间隙电极包括导线侧电极、高压侧电极和电极联板,导线侧电极通过电极联板固定连接在线路悬垂联板的电极连接孔上;高压侧电极固定连接在避雷器本体下端,高压侧电极与导线侧电极对中设置,且高压侧电极与导线侧电极之间具有预设间隙。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安装方便,提高了串联间隙电极的运行稳定性,增强了避雷器雷电冲击作用下的放电性能的可靠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