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03469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411819328.6
申请日:2024-12-11
Applicant: 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泉州电力技能研究院 , 福建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F18/25 , G06F18/2431 , G06F18/2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景孪生体的电网数据融合分析方法,其包括步骤:S1:获取电网数据,并构建电网的物理机理模型;S2:基于所述物理机理模型,构建电网的仿真模型;S3:在所述仿真模型中引入AI算法模型;S4:仿真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并基于AI算法模型对仿真模型中的实时仿真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并调整所述仿真模型的仿真参数;S5:所述仿真模型输出仿真分析结果。本发明所设计的电网数据融合分析方法通过构建物理机理模型+仿真模型+AI算法模型的混合驱动方式进行高逼近仿真,以克服数据与模型单一驱动带来的不足,其能够构建电网数据孪生实体,并进行高质量的数模融合,提高电网系统运行状态评价方法的泛化能力,其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和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6805106A
公开(公告)日:2023-09-26
申请号:CN202310253814.5
申请日:2023-03-16
Applicant: 福建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 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泉州电力技能研究院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北京科东电力控制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电气试验仿真培训的方法及终端,对电气试验场景和电气设备建立数字孪生模型,并根据变电站的图纸建立变电站中各层级的模型,能够将建模得到的模型与数字孪生模型相匹配,整合为三维场景。接收教员端发送的培训作业卡,以及对应的学员工作票,并显示出学员工作票所需的作业工器具,能够使得学员使用所述作业工器具进行电气试验操作,在进行电气试验操作后三维场景中能够模拟出试验情况,以便于快速进行培训分析。以此方式,能够针对教员端发送的培训作业卡灵活地进行试验仿真,并且在三维场景中能够灵活真实地进行操作,实操性强,同时不需要基于真实设备进行试验,提高安全性的同时增加了实操机会。
-
公开(公告)号:CN119903448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411819121.9
申请日:2024-12-11
Applicant: 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泉州电力技能研究院 , 福建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F18/2433 , G06F18/25 , G06F18/22 , G06F18/214 , G06N3/09 , G06F18/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机理与数据融合驱动的运检分析方法,其包括步骤:S1:构建电力设备的数字几何模型、物理模型、行为模型和规则模型;S2:采集所述电力设备的实时运行数据,并进行预处理,以将预处理后的实时运行数据输入到各模型中,并得到各模型的输出;S3:采用加权融合算法,将各模型的输出进行融合,得到所述电力设备的综合状态评估结果;S4:基于所述综合状态评估结果,利用时间序列分析和机器学习方法,预测所述电力设备的未来状态变化趋势。本发明所设计的运检分析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复杂工况下部件级和设备级的电力运检风险辨识准确性,其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和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205302783U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521136333.3
申请日:2015-12-31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泉州电力技能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模拟负载电路,包括控制模块、负载电路,所述控制模块与负载电路连接,所述负载电路包括电阻、电容、电感及实现各电阻、电容、电感投切的开关,所述开关的通断由控制模块控制。本实用新型的负载电路包括电阻、电感、电容,根据实际需要投切相应的负载,可实现负载多样性及不确定性的模拟,使实训系统具有高仿真性;本实用新型的主控制电路中采用了低频集中微控制器,且控制部分与负载部分分别置于负载柜机柜的上下部分,能够有效地起到抗电磁干扰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218386414U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222483479.1
申请日:2022-09-20
Applicant: 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泉州电力技能研究院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福建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IPC: H02G1/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配网带电作业的技术领域的一种电动一体式绝缘导线断线剪,包括剪刀部分、操作杆部分以及电机驱动部分,剪刀部分设置于操作杆部分顶端,电机驱动部分设置于操作杆部分底端,电机驱动部分通过操作杆部分传动可带动剪刀部分动作裁剪;能解决目前断线工具操作不便,质量笨重、操作费力、使用不便、作业安全性低的问题,提高绝缘杆作业法带电断引流线的作业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18384292U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222027588.2
申请日:2022-08-02
Applicant: 福建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泉州电力技能研究院
IPC: G09B9/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变电二次安装电缆实训设备技术领域的一种用于实训的可移动仿制电缆沟,可移动仿制电缆沟为L形结构,由两块垂直连接的外侧壁板和两块垂直连接的内侧壁板围合构成两端以及上下面开放的L形腔室,外侧壁板和内侧壁板之间通过若干钢管连接固定,L形腔室的顶部设置有两块可掀离的盖板,外侧壁板的内壁上若干用于承载电缆的托臂,采用板件仿制立放与地面上,并且无需在地面开挖,可免除开挖施工工作,可无需通过考虑承重人体,方便使用时启闭操作,可转移至各个楼层位置,具有便携可转移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213341734U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2022500956.1
申请日:2020-11-03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泉州电力技能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模块化智能配电箱,包括:配电箱以及模块化安装在配电箱体内并相互构成电气连接的:双电源切换模块、主用电源总开关模块、备用电源总开关模块、PLC模块、蓄电池电源模块、控制模块和分路模块;主用电源接线和备用电源接线分别穿过配电箱体连接所述双电源切换模块的进线端,双电源切换模块的出线端分别经主用电源总开关模块和备用电源总开关模块连接控制模块、分路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由多个中间继电器构成;所述分路模块由多个固态接触器构成并用于接入负载;所述PLC模块连接双电源切换模块和控制模块。其把箱体、箱盖及内部电气分路实现模块化组合,箱体、箱盖及内部电气分路模块均可拆解、可更换和易安装。
-
公开(公告)号:CN205564115U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620167220.8
申请日:2016-03-04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泉州电力技能研究院
IPC: G09B25/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模拟断路器,包括接触器、用于控制接触器线圈回路通断的第一开关、可根据接触器触点回路通断而动作的第二开关、分别与第一、第二开关连接的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可控制第一开关进行动作,并根据第二开关的动作情况判断接触器触点的通断。本实用新型具备实际断路器的功能,使教学实验室更加接近现场情况,在搭建各类教学培训系统时,能够极大地减少场地需求,节约成本,具备过流保护、过压保护及过热保护功能,性能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205301471U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620039831.4
申请日:2016-01-15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泉州电力技能研究院
IPC: G01R31/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回馈电能的短路模拟装置,包括短路模拟电路、电能回馈电路和控制装置,短路模拟电路包括三相供电线路、连接在三相供电线路的两火线之间和/或火线与零线之间的短接线路,短接线路包括相互串联的小阻值电阻和控制开关;电能回馈电路包括与三相供电线路通过变压器连接的三相回馈线路、连接三相回馈线路的第一逆变器、与第一逆变器输出端连接的第二逆变器;控制装置分别与控制开关、第一、第二逆变器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模拟负载相间短路及接地短路,且通过电能回馈电路将负载模拟短路时产生的电能重新并入电网,达到节能的目的,同时能够避免短路产生的大电流导致电路电源端跳闸从而影响系统正常工作的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220357888U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321750791.0
申请日:2023-07-05
Applicant: 福建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 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泉州电力技能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爆脱离型跌落式避雷器,属于输配电线路避雷技术领域;包括跌落机构,跌落机构包括复合绝缘支柱、翻落装置、上接线座和下接线座,所述复合绝缘支柱上端与上接线座连接,下端与下接线座连接;翻落装置一端与复合绝缘支柱下端连接,另一端与多腔室避雷器下端连接;在多腔室避雷器下端还设置有热爆式脱离器,上端设置有触头;故障时避雷器翻落易于发现,及时维修更换;在避雷壳体内部开设真空腔,并在真空腔内设置多个氧化锌阀片,多个氧化锌阀片之间的间距相同且可调,并在氧化锌阀片之间预留出灭弧间隙,通过利用真空间隙动作稳定、熄弧能力强的优点,以达到限制工频续流、灭弧的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