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445077B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1810410593.7
申请日:2018-05-02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厦门供电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压电缆电力通道原位悬吊保护方法,该电力通道包括若干管枕,该管枕具有定位孔,且相邻管枕互相配合装接组成矩形阵列,高压电缆穿过管枕的定位孔形成规整的矩形阵列排布;所述管枕可拆卸地互相安装固定;该原位悬吊保护方法包括以施工准备步骤、承重杆设置步骤和悬挂步骤,通过管枕的原位悬挂实现了在具有管枕的状态下对高压电缆进行悬挂保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压电缆电力通道原位悬吊保护方法,极大缩短了高压电缆悬挂保护的施工周期,使得施工效率上升;同时也减少了建筑废料的产生,节省了施工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6771477B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1611062951.7
申请日:2016-11-28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厦门供电公司 , 上海慧东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Inventor: 严有祥 , 陈朝晖 , 陈日坤 , 谢维 , 林智雄 , 黄杰 , 陈伟 , 郭建赟 , 王俊威 , 杨毓庆 , 邱国龙 , 孔德武 , 丁鹏 , 郑柒拾 , 马俊方 , 张宽锋 , 杨骏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大口径高灵敏度的高压直流电缆泄漏电流检测传感器,通过设置闭环穿心式环形铁芯、测量线圈和电流信号采集处理电路板,应用磁通门技术设计选用高磁导率、低矫顽力材料的闭合环形铁芯,使环形铁芯中心孔径不小于40mm设置以便待测高压直流电缆能够穿过,励磁线圈采用四象限对称绕法缠绕在环形铁芯上,响应线圈对称缠绕在环形铁芯上,电流信号采集处理电路板采用闭环反馈控制,形成深负反馈电路,使该泄漏电流检测传感器具有精度高、稳定度好、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能够测量数百微安至数十毫安范围的直流泄漏电流,灵敏度可达约100微安,可以满足高压直流电缆泄漏电流测量及绝缘状态评估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1220631A
公开(公告)日:2020-06-02
申请号:CN201911205046.6
申请日:2019-11-29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厦门供电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1N2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X光机的电缆缓冲层烧蚀检测系统及方法,包括:缓冲层故障电缆、X光机、X光机反射板、调节装置和显示装置;调节装置包括第一调节板、第二调节板和连接杆,第一调节板和第二调节板通过连接杆相连接;缓冲层故障电缆和X光机反射板设置在第一调节板上,且X光机反射板设置在缓冲层故障电缆后侧;X光机设置在第二调节板上,X光机与X光机反射板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且X光机设置在缓冲层故障电缆前侧,X光机发射的X射线光照射在缓冲层故障电缆上时,X射线光透过缓冲层故障电缆投射到X光反射板上,并通过与X光机反射板相连接的显示装置进行密度显示以判断缓冲层故障电缆是否生了烧蚀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10850036A
公开(公告)日:2020-02-28
申请号:CN201911186646.2
申请日:2019-11-28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厦门供电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缆缓冲层在工况条件下气隙生成氢气检测装置,包括:交流电源、电缆、用于保存气体的密闭装置以及检测氢气的传感器;所述电缆以及所述检测氢气的传感器设置于在所述用于保存气体的密闭装置内部,交流电源与缓冲层连接,所述电缆的缓冲层上气隙与所述检测装置连接。应用本技术方案可电缆缓冲层气隙生产氢气的有效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6771477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062951.7
申请日:2016-11-28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厦门供电公司 , 上海慧东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Inventor: 严有祥 , 陈朝晖 , 陈日坤 , 谢维 , 林智雄 , 黄杰 , 陈伟 , 郭建赟 , 王俊威 , 杨毓庆 , 邱国龙 , 孔德武 , 丁鹏 , 郑柒拾 , 马俊方 , 张宽锋 , 杨骏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19/0092 , G01R15/18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大口径高灵敏度的高压直流电缆泄漏电流检测传感器,通过设置闭环穿心式环形铁芯、测量线圈和电流信号采集处理电路板,应用磁通门技术设计选用高磁导率、低矫顽力材料的闭合环形铁芯,使环形铁芯中心孔径不小于40mm设置以便待测高压直流电缆能够穿过,励磁线圈采用四象限对称绕法缠绕在环形铁芯上,响应线圈对称缠绕在环形铁芯上,电流信号采集处理电路板采用闭环反馈控制,形成深负反馈电路,使该泄漏电流检测传感器具有精度高、稳定度好、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能够测量数百微安至数十毫安范围的直流泄漏电流,灵敏度可达约100微安,可以满足高压直流电缆泄漏电流测量及绝缘状态评估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6408631A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610867749.5
申请日:2016-09-30
Applicant: 厦门亿力吉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 国网信通亿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厦门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三维宏观展示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获取包括展示要素的图片和场景地图;将所述图片和场景地图进行三维处理,生成包括展示要素和场景地图的三维地图;依据所述三维地图生成对应的配置文件,所述配置文件包括场景地图坐标和flash播放文件;创建所述三维地图的操作标识,然后关联所述三维地图的操作标识、所述展示要素和所述配置文件;获取点击所述操作标识的指令,触发加载与所述操作标识对应的配置文件;依据所述操作标识移动所述三维地图至对应位置;播放加载后的配置文件中的flash播放文件。能够进行三维动画展示,并且三维展示和动画展示无缝连接,不会出现卡顿等现象,实现流畅展示。
-
公开(公告)号:CN104111402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410377464.4
申请日:2014-08-01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厦门供电公司
IPC: G01R31/02
Abstract: 一种电力电缆交叉互联系统的接线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依序步骤:1)在电力电缆护层首端的A、B、C相上分别施加不同的第一输入电压VA、第二输入电压VB和第三输入电压VC;其中第一输入电压VA、第二输入电压VB为正电压,且VA>VB,第三输入电压VC=0;在电力电缆护层末端的A、B、C相上分别测量第一输出电压信号VA1、第二输出电压信号VB1和第三输出电压信号VC1;以及电力电缆护层末端的A相与B相之间的电压VAB、A相与C相之间的电压VAC。将测量得到的电力电缆护层末端的A相与B相之间的电压VAB、A相与C相之间的电压VAC与正常连接的理论值建立逻辑对应关系,从而判断系统的接线是否正确。
-
公开(公告)号:CN114883061A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210623366.9
申请日:2022-06-02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厦门供电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厦门理工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电缆以及缓解电缆缓冲层烧蚀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往铝护套和绝缘屏蔽层间填充导电液。能够有效解决缓冲层烧蚀问题,延长高压交联聚乙烯电缆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4114083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385983.1
申请日:2021-11-22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厦门供电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多信息融合的高压直流电缆智能监测系统,包依次连接的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上位机和移动端;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用于获取高压直流电缆实时测量数据;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将测量得到的数据与预设阈值比较超过阈值则认为电缆出现问题,未超过阈值则后续步骤不进行,当数据出现异常,此时所有数据将传送至上位机进行处理;所述上位机,基于贝叶斯的故障诊断模型判断此时电缆故障的类型。本发明将各个测量参数综合在一起进行判断,有效提高故障诊断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305176B
公开(公告)日:2020-01-14
申请号:CN201811184753.7
申请日:2018-10-11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厦门供电公司
Inventor: 焦方俞 , 蔡炜 , 谷山强 , 崔风情 , 赵淳 , 王海涛 , 方玉河 , 严碧武 , 李健 , 郑雷 , 罗浩 , 殷鹏翔 , 洪骁 , 程曦 , 程远 , 李涛 , 冯智慧 , 梁文勇 , 周赞东 , 涂洁 , 严有祥 , 杨毓庆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道式巡检机器人的辅助爬坡机构,其包括与轨道机器人相连接的行走机构以及与所述行走机构相啮合的轨道组件,所述轨道组件设置在巡检轨道斜坡段的下方,从而通过所述行走机构与所述轨道组件的配合使得所述轨道式巡检机器人在爬坡的过程中运行较为平稳而不会出现滑坡现象。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