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633693A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011549249.X
申请日:2020-12-24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武汉大学
IPC: G06Q10/06 , G06Q50/08 , G06F30/20 , G06F11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POT模型拟定大坝监控指标的方法及设备,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输入样本,确定待监控项目,并获取该监控项目的n个历史测值作为样本构建测值序列{x1,x2,…,xn},所述n个样本满足独立同分布的条件;构造超出量序列,根据n个所述样本,构造阈值递增序列{T1,…,Tj,…,TN};并根据所述阈值递增序列构造超出量序列确定预警值计算公式,基于POT模型理论,确定阈值Tj下的超出量分布函数并根据所述超出量分布函数得出阈值Tj下显著性水平为α时的预警值公式确定最合理阈值,基于拉依达准则,从所述阈值递增序列中确定最合理阈值T;拟定监控指标,根据所述最合理阈值T,计算XαT=F‑1(x,α,T),以XαT作为该监控项目的监控指标。
-
公开(公告)号:CN112633693B
公开(公告)日:2022-05-20
申请号:CN202011549249.X
申请日:2020-12-24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武汉大学
IPC: G06Q10/06 , G06Q50/08 , G06F30/20 , G06F11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POT模型拟定大坝监控指标的方法及设备,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输入样本,确定待监控项目,并获取该监控项目的n个历史测值作为样本构建测值序列{x1,x2,…,xn},所述n个样本满足独立同分布的条件;构造超出量序列,根据n个所述样本,构造阈值递增序列{T1,…,Tj,…,TN};并根据所述阈值递增序列构造超出量序列确定预警值计算公式,基于POT模型理论,确定阈值Tj下的超出量分布函数并根据所述超出量分布函数得出阈值Tj下显著性水平为α时的预警值公式确定最合理阈值,基于拉依达准则,从所述阈值递增序列中确定最合理阈值T;拟定监控指标,根据所述最合理阈值T,计算XαT=F‑1(x,α,T),以XαT作为该监控项目的监控指标。
-
公开(公告)号:CN115711193A
公开(公告)日:2023-02-24
申请号:CN202211595237.X
申请日:2022-12-13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针对混流式水轮机尾水管消涡以及回收能量装置,所述蜗壳的前端开设进水口,蜗壳内部设置机舱,机舱内设有固定轴,固定轴上分别连接有固定导叶和活动导叶,机舱上连接有水轮机叶片;蜗壳后端连接尾水管,尾水管的末端开设出水口,尾水管的直锥段设置有若干个沟槽,尾水管的中段设置有压气桶,压气桶为中空的圆柱形结构,压气桶内设有密封活塞,密封活塞与压气桶内设置的弹簧相连,弹簧的一端与密封活塞固定,弹簧的另一端与压气桶的底部面固定;尾水管的中段管壁上连接有第一导流板,第一导流板与压气桶相连,尾水管的直锥段内壁上固定有第二导流板,第一导流板上开设有导气孔,导气孔与压气桶相连通;尾水管的末端连接有导流罩。
-
公开(公告)号:CN115929531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595232.7
申请日:2022-12-13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低负荷运行水轮机的新型尾水管整流收能装置,包括蜗壳,所述蜗壳内部分别连接有固定导叶、活动导叶和水轮机叶片;蜗壳后端连接尾水管,所述尾水管的直锥段内壁上设有若干个沟槽,尾水管的水平扩散段内部连接有导流板,导流板上设置有导流罩,导流罩内设置调节补气导流栅装置;所述调节补气导流栅装置包括中心轮毂体、导流栅叶片、固定直锥管和叶片调节机构,所述中心轮毂体的外周均匀分布有若干个导流栅叶片,导流栅叶片的外圈连接固定直锥管,固定直锥管的外部设置有叶片调节机构;所述尾水管的水平扩散段内部设置有机舱,机舱通过固定轴与尾水管相连,机舱上连接有能量回收装置叶片。
-
公开(公告)号:CN108131238A
公开(公告)日:2018-06-08
申请号:CN201711392159.2
申请日:2017-12-21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F03B1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抑制水锤压力波动的新型PID控制方法。通过获取机组频率与进水口压力值两项变量,加权计算获得初始变量值,经过一次比例环节、二次比例环节、积分环节、微分环节叠加,输出控制指令;将控制指令输出至水轮机调速器控制系统,以抑制调节过程中发生的水锤压力波动现象。本发明方法应用于水轮机调速器开度控制,以满足对调节水锤引起的功率波动的控制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3640113B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110887591.9
申请日:2021-08-03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边坡稳定性实时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选定待评估边坡;S2:进行现场试验与室内试验,获取边坡稳定性评估所需参数;S3:通过计算边坡土体内一点的实时安全系数,给出边坡稳定性的定量评估结果;所述步骤2中的室内试验包括常规三轴压缩试验和弯曲元试验;本发明基于小应变理论,计算适用于不同应变范围内的土体剪切模量,将现场监测与室内试验结果更合理地结合,能够获取边坡实时安全系数,从而实现边坡稳定性的实时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4526392B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210126352.6
申请日:2022-02-10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尾水管的混合消除涡带装置,其设置在尾水管的扩散段内,包括涡流发生器和消涡装置;所述涡流发生器包括至少三对均匀间隔固定在所述扩散段内周壁上的金属叶片;所述消涡装置位于所述涡流发生器后侧;所述消涡装置包括伞形消涡机构和固定支架;所述伞形消涡机构包括基座和消涡板;所述固定支架竖直固定在所述扩散段内周壁上;所述基座固定在所述固定支架上;所述基座位于所述扩散段的中轴线上;至少三个所述消涡板前端设置在所述基座的外周;所述消涡板末端朝向所述扩散段末端,且所述消涡板末端远离所述扩散段的中轴线。
-
公开(公告)号:CN114542355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210126525.4
申请日:2022-02-10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可变桨圆盘涡轮式水轮装置,其设置在位于水轮机的尾水管的扩散段的两侧的容置仓内,包括能量回收装置和变桨机构;所述能量回收装置包括底座、轮毂、转轴以及桨叶;圆盘形的所述底座水平设置;内部中空的所述轮毂竖直设置;所述底座同轴固定在所述轮毂中部外周;竖直的所述转轴与所述轮毂同轴固定;所述转轴的上下两端分别穿出所述轮毂,转动设置在所述容置仓内壁上;多对所述桨叶沿所述底座圆周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所述桨叶转动设置在所述底座上;同对的两所述桨叶关于所述转轴的轴线中心对称设置;所述桨叶呈弧形结构;所述变桨机构设置在所述轮毂上;所述变桨机构与所述桨叶铰接。
-
公开(公告)号:CN114542355B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210126525.4
申请日:2022-02-10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变桨圆盘涡轮式水轮装置,其设置在位于水轮机的尾水管的扩散段的两侧的容置仓内,包括能量回收装置和变桨机构;所述能量回收装置包括底座、轮毂、转轴以及桨叶;圆盘形的所述底座水平设置;内部中空的所述轮毂竖直设置;所述底座同轴固定在所述轮毂中部外周;竖直的所述转轴与所述轮毂同轴固定;所述转轴的上下两端分别穿出所述轮毂,转动设置在所述容置仓内壁上;多对所述桨叶沿所述底座圆周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所述桨叶转动设置在所述底座上;同对的两所述桨叶关于所述转轴的轴线中心对称设置;所述桨叶呈弧形结构;所述变桨机构设置在所述轮毂上;所述变桨机构与所述桨叶铰接。
-
公开(公告)号:CN114526392A
公开(公告)日:2022-05-24
申请号:CN202210126352.6
申请日:2022-02-10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尾水管的混合消除涡带装置,其设置在尾水管的扩散段内,包括涡流发生器和消涡装置;所述涡流发生器包括至少三对均匀间隔固定在所述扩散段内周壁上的金属叶片;所述消涡装置位于所述涡流发生器后侧;所述消涡装置包括伞形消涡机构和固定支架;所述伞形消涡机构包括基座和消涡板;所述固定支架竖直固定在所述扩散段内周壁上;所述基座固定在所述固定支架上;所述基座位于所述扩散段的中轴线上;至少三个所述消涡板前端设置在所述基座的外周;所述消涡板末端朝向所述扩散段末端,且所述消涡板末端远离所述扩散段的中轴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