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18844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657458.4
申请日:2024-11-20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
Inventor: 张强 , 孙俊杰 , 罗东琦 , 丰泽成 , 王超 , 韩子娇 , 张庭齐 , 李欣蔚 , 贾祺 , 袁鹏 , 张晓珩 , 刘宛菘 , 程基峰 , 林春华 , 阴晓光 , 栾敬钊 , 单晓晨 , 曾辉 , 孙广 , 焦嘉凝 , 谢赐戬 , 王志 , 王南 , 李卫东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一次调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荷侧分布式资源参与一次调频的两层寻优量化评估方法。包括:虚拟控制单元利用标签化将各类荷侧资源依据其容量特性分类,再利用两层结构聚合多种荷侧资源;虚拟控制单元选定多种荷侧资源以参与一次调频;虚拟控制单元评估各个荷侧资源的功率容量,以虚拟控制单元总收入最大为目标,将总容量上报至电网。本发明实现了分布式资源的聚合,简化了虚拟控制单元的聚合难度,在满足参与电网一次调频服务时间尺度要求下,使虚拟控制单元收入最多,提升对虚控单元可信容量估计的效率,并且以虚拟控制单元收益最大为目标,为荷侧资源参与整个电力系统一次调频提供理论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4362241B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111487098.4
申请日:2021-12-06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三峡大学
Inventor: 李胜辉 , 赵清松 , 郝建成 , 马辉 , 孙峰 , 杨安全 , 戈阳阳 , 张强 , 董鹤楠 , 张冠锋 , 谢赐戬 , 程绪可 , 张潇桐 , 谢冰 , 王超 , 袁鹏 , 李平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新能源最大消纳及发电成本最优的混合调度方法,本发明首先构建新能源消纳最大以及综合能源系统运行成本最小的目标函数、能量平衡约束条件、系统供能设备约束条件、储能装置约束条件以及旋转备用约束条件;然后将上述约束条件作为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和多目标粒子群算法的约束条件,通过融合非支配排序的遗传算法和多目标粒子群算法,对上述多目标函数求最优解;最后在迭代过程中,根据拥挤距离对种群进行排序,根据排序结果将整个种群分为两部分,其中最好的一半种群通过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优化,另一半种群由多目标粒子群算法进行优化,使它们围绕最佳解决方案收敛。本申请提供的方法能有效促进新能源的消纳以及减少系统运行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4362241A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111487098.4
申请日:2021-12-06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三峡大学
Inventor: 李胜辉 , 赵清松 , 郝建成 , 马辉 , 孙峰 , 杨安全 , 戈阳阳 , 张强 , 董鹤楠 , 张冠锋 , 谢赐戬 , 程绪可 , 张潇桐 , 谢冰 , 王超 , 袁鹏 , 李平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新能源最大消纳及发电成本最优的混合调度方法,本发明首先构建新能源消纳最大以及综合能源系统运行成本最小的目标函数、能量平衡约束条件、系统供能设备约束条件、储能装置约束条件以及旋转备用约束条件;然后将上述约束条件作为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和多目标粒子群算法的约束条件,通过融合非支配排序的遗传算法和多目标粒子群算法,对上述多目标函数求最优解;最后在迭代过程中,根据拥挤距离对种群进行排序,根据排序结果将整个种群分为两部分,其中最好的一半种群通过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优化,另一半种群由多目标粒子群算法进行优化,使它们围绕最佳解决方案收敛。本申请提供的方法能有效促进新能源的消纳以及减少系统运行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6226308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222233.5
申请日:2023-03-08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频率稳定计算分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区域电网惯量重心算法,更具全的是电力系统频率稳定领域中惯量计算与物理学中平面重心计算的交叉领域。本发明包括:计算区域电网节点惯量及总惯量;获取区域电网节点位置信息;利用获取的区域电网节点位置信息,得到区域电网地理坐标轴;利用区域电网地理坐标轴,计算区域电网惯量重心位置;根据区域电网惯量重心,获取区域电网惯量重心综合信息。本发明通过计算获取区域电网各节点惯量、系统总惯量、区域电网惯量重心的位置坐标,方便研究系统惯量的地理位置特征,为分析系统整体惯量的时变特性奠定技术基础,实现了量化分析系统整体惯量特性的。
-
公开(公告)号:CN114152130A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111264837.3
申请日:2021-10-28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压电制热相变储热装置,包括:电制热储热装置保温层和连接在电制热储热装置保温层后侧的换热器,所述电制热储热装置保温层内腔设置有储热机构;所述储热机构包括设置在电制热储热装置保温层内腔的框架形的固体储热材料和间隔插接在固体储热材料内侧的多个相变储热材料,所述相变储热材料和固体储热材料均匀开设有多个通风孔,同排多个位于所述固体存储材料的通风孔之间插接有电加热丝,所述电制热储热装置保温层的前侧并排安装有多个高压引线。该高压电制热相变储热装置,可有效提高储热装置运行水平和供热性能,能够将电制热储热装置设计为小体积的情况下,满足大容量、高品质供热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6073437A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211659926.2
申请日:2022-12-23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J3/40 , H02M7/538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李雅普诺夫方程的三相并网逆变器下垂控制策略。本发明包括:三相并网逆变器以包含电流内环和电压外环的双环控制三相逆变系统为基本控制结构;在双环控制的基础上,依据下垂控制环节计算出电压外环控制器的参考电压和参考频率的生成环节,实现三相并网逆变器的下垂控制器设计;依据李雅普诺夫方程的稳定性,确定电压外环中惯性环节的参数;通过仿真验证下垂控制器是否满足输出电压和频率按照下垂控制曲线变化。本发明控制策略操作简单,易于实现,能够简单方便的实现输出电压和频率,按照下垂控制曲线变化。能够保证下垂控制的三相并网逆变器的稳定性和足够的惯性,更好的实现分布式能源的即插即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141980B
公开(公告)日:2022-07-26
申请号:CN201911406158.8
申请日:2019-12-31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充电桩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便携式功能测试盒,包括盒体与盒盖,盒盖通过铰链铰接设置于盒体的侧壁上,盒体的内部设置有测试设备,盒盖的表面设置有显示屏,盒体的左侧壁设置有转轴,转轴的轴壁固定套接有第一套环,第一套环的外侧圆周壁固定设有套筒,套筒的内部滑动设置有移动杆,移动杆的一端延伸至套筒的外部并固定设有第二套环,盒盖的左侧壁可缩回设置有卡杆,移动杆的上端通过第二套环与卡杆卡接,移动杆的杆壁内部设有第一空腔,第一空腔的内部设有用于将移动杆和第二套环固定的卡紧机构。该用于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便携式功能测试盒,具备实用性高,方便使用的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141980A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1911406158.8
申请日:2019-12-31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充电桩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便携式功能测试盒,包括盒体与盒盖,盒盖通过铰链铰接设置于盒体的侧壁上,盒体的内部设置有测试设备,盒盖的表面设置有显示屏,盒体的左侧壁设置有转轴,转轴的轴壁固定套接有第一套环,第一套环的外侧圆周壁固定设有套筒,套筒的内部滑动设置有移动杆,移动杆的一端延伸至套筒的外部并固定设有第二套环,盒盖的左侧壁可缩回设置有卡杆,移动杆的上端通过第二套环与卡杆卡接,移动杆的杆壁内部设有第一空腔,第一空腔的内部设有用于将移动杆和第二套环固定的卡紧机构。该用于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便携式功能测试盒,具备实用性高,方便使用的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9873384A
公开(公告)日:2019-06-11
申请号:CN201910173202.9
申请日:2019-03-07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沈阳世杰电器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800℃工作环境下电热储能炉穿墙绝缘套管的冷却装置,具体是一种可以工作在800℃环境下的穿墙绝缘套管的冷却装置。它是由电热储能炉穿墙绝缘套管穿过并连接在电热储能炉墙体上,电热储能炉穿墙绝缘套管中充满冷却介质,并且电热储能炉穿墙绝缘套管上设有低温介质入口和高温介质出口;介质导管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低温介质入口和高温介质出口上;同时在介质导管的管路中串接有冷却器和循环驱动器,使冷却介质形成一个高低温循环通路。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安全,稳定,可靠以及节省生产成本的特点,可有效提高穿墙绝缘套管的耐高温性能,满足穿墙绝缘套管在800℃工作环境下的强度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8211380A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410265493.5
申请日:2024-03-08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李文 , 卜凡鹏 , 刘劲松 , 成岭 , 戈阳阳 , 张潇桐 , 林晶怡 , 张静 , 蒋利民 , 屈博 , 张思瑞 , 王占博 , 高子寒 , 李梦 , 李春红 , 李家珏 , 谢冰 , 胡姝博 , 孙俊杰 , 马欣彤 , 孙广宇 , 张强 , 谢赐戬 , 赵清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能源转换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电氢可逆转微网优化运行方法及装置,包括:采用NSGA‑II算法求解预先构建的电氢可逆转微网优化运行模型,得到优化结果;基于所述优化结果,得到电氢可逆转微网优化运行策略;其中,所述优化结果包括下述中的至少一种:光伏发电板的输出功率、风机的输出功率、燃气锅炉的产热功率、燃气发电机的产热功率、吸收式制冷机的制冷功率、电制冷机的制冷功率、电池的电功率、为用户提供的电热冷负荷、产氢量。本发明技术方案提供的电氢可逆转微网优化运行策略,可广泛应用于微电网系统,为能源管理和节能减排提供技术上的支撑。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