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62500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342843.X
申请日:2024-09-25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沈阳工程学院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大连供电公司
IPC: H02J3/24 , H02J3/28 , G06F30/27 , G06N3/006 , G06F113/04
Abstract: 一种含储能的新能源场站的一次调频方法及装置,基于同步发电机的转动惯量与阻尼系数的控制方向,利用角频率变化量和角频率变化率,构建新能源场站的虚拟惯量和阻尼系数的自适应控制模型;以采样时间段内角频率累积变化量最小为自适应控制模型的目标函数;基于目标函数,采用改进粒子群算法迭代求解自适应控制模型,得到虚拟惯量及阻尼系数的最优解;以虚拟惯量及阻尼系数的最优解构造惯性响应阶段频率调节系数;以惯性响应阶段频率调节系数和下垂控制阶段频率调节系数,构造变系数下垂控制模型;基于变系数下垂控制模型对含储能的新能源场站进行一次调频控制。本发明实现新能源发电与储能相结合的VSG控制和下垂控制,进行综合一次调频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6681150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211675549.1
申请日:2022-12-26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沈阳工程学院
IPC: G06Q10/04 , H02J3/38 , H02J3/32 , G06Q50/06 , G06N3/006 , G06F30/20 , G06F111/04 , G06F111/08 , G06F113/04
Abstract: 考虑典型电能替代的电网新能源接纳能力计算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并分析常规负荷的数据和特性、典型电能替代负荷的数据和特性;建立考虑常规负荷和典型电能替代负荷的综合负荷模型;建立考虑典型电能替代负荷的配电网接纳能力优化模型;采用改进的粒子群优化解算策略求解所述优化模型,实现配电网接纳能力优化计算;分析不同条件下,配电网新能源接纳能力的影响因素。能够更准确的计算其接纳能力,使系统的稳定性得到有效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6070507A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211674781.3
申请日:2022-12-26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沈阳工程学院
IPC: G06F30/27 , H02J3/38 , H02J3/06 , G06N3/006 , G06Q10/04 , G06Q10/0639 , G06Q50/06 , G06F111/04
Abstract: 地区主、配电网多层次新能源协同电网接纳能力计算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并分析主、配电网多层次新能源协同电网参数和负荷特性;以失负荷率和弃风弃光率最小为目标,建立地区主、配电网多层次新能源协同电网接纳能力分析模型;基于所述参数和负荷特性,对所建立的模型,设置考虑协同电网跨区电力交换、系统调峰与备用容量的约束条件;采用改进的粒子群算法求解所述约束条件下的协同电网接纳能力分析模型,得到地区主、配电网多层次新能源协同电网接纳能力。本发明提出地区主、配电网多层次新能源协同电网接纳能力分析模型,同时考虑跨区电力交换及系统调峰、备用容量等约束,实现了更全面的电网接纳能力计算。
-
公开(公告)号:CN114640114A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2210434004.5
申请日:2022-04-24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沈阳工程学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风电机组调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电机组参与一次调频参数辨识方法。其通过飞蛾火焰算法,对待调整参数进行辨识,进而完成参数修改与替换,使得考虑风电机组参与一次调整下的频率仿真计算更为准确。包括:步骤1、采集电力系统低频事件下的电网频率实测轨迹,得到频率实测曲线;步骤2、搭建风电机组参与系统一次调频模型进行电网低频事件仿真;步骤3、构建评价实测曲线与仿真曲线相近度的误差评价模型;步骤4、确定待调节虚拟惯量控制环节参数;步骤5、调整风电机组虚拟惯量控制环节参数,误差评价函数值达到最小数值;步骤6、整风电机组虚拟惯量控制环节参数,用于频率控制策略与频率动态防御策略制定。
-
公开(公告)号:CN114417918B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111667924.3
申请日:2021-12-31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沈阳工程学院
IPC: G06F18/213 , G06F17/14 , G06F18/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电场信号特征提取及去噪优化数据的方法。包括:步骤1.获取风电场测量信号参数;步骤2.获取测量信号中EEMD参数;步骤3.根据所测量得到的信号参数建立白噪声聚类经验法的希尔伯特‑黄变换模型;步骤4.解析得到信号确定滤波窗长度;步骤5.将解析信号进行取样点个数m;步骤6.设置迭代次数K;步骤7.计算解析信号采样点各点的导数值及平均值;步骤8.计算解析信号滤波窗内各点权值对各个信号点进行去噪;步骤9.迭代K次;步骤10.得到精准风电场解析信号特征值。本发明能够有效和准确的进行风电场的信号特征提取及去噪优化,易于实施,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583720A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210434273.1
申请日:2022-04-24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沈阳工程学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风电参与调频的电网低频防御策略,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布谷鸟搜索算法的风电参与调频的电网低频防御策略。其可以有效的对当前电网低频事件进行防御体系构建,为电网频率稳定打造可靠防线。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在电网仿真软件中搭建风电机组参与电网调频模型并输入相关参数进行电网低频事件仿真;步骤2、构建用于评价切除负载前后频率恢复程度的目标函数;步骤3、进行负荷切除计算,使得目标函数达到较小值;步骤4、输出结果,得到优化后的减载量用于该风火比例下的电网低频防御策略;步骤5、更改电网模型中风火比例,再次进行上述步骤计算,得到不同风火比例下的电网低频防御策略。
-
公开(公告)号:CN114417918A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111667924.3
申请日:2021-12-31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沈阳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电场信号特征提取及去噪优化数据的方法。包括:步骤1.获取风电场测量信号参数;步骤2.获取测量信号中EEMD参数;步骤3.根据所测量得到的信号参数建立白噪声聚类经验法的希尔伯特‑黄变换模型;步骤4.解析得到信号确定滤波窗长度;步骤5.将解析信号进行取样点个数m;步骤6.设置迭代次数K;步骤7.计算解析信号采样点各点的导数值及平均值;步骤8.计算解析信号滤波窗内各点权值对各个信号点进行去噪;步骤9.迭代K次;步骤10.得到精准风电场解析信号特征值。本发明能够有效和准确的进行风电场的信号特征提取及去噪优化,易于实施,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9561060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619791.6
申请日:2024-11-13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贾祺 , 张晓珩 , 程基峰 , 张庭齐 , 李欣蔚 , 刘宛菘 , 戈阳阳 , 李家珏 , 王南 , 张冠锋 , 王志伟 , 付尧 , 齐全 , 程绪可 , 白雪 , 王超 , 张强 , 李平
Abstract: 新型电力系统的薄弱节点检测与失稳指标建立方法及系统,将振荡特征样本之间的联动关系映射为逆变器的等效阻抗角的不同取值范围,以逆变器的等效阻抗角实际值与映射得到的逆变器的等效阻抗角的不同取值范围的关系,构成新型电力系统稳定性判据;以节点的潮流熵薄弱指标不小于设定阈值的节点为薄弱节点;在功角、电压、频率、阻抗角的约束条件下,利用功角稳定裕度、电压稳定裕度、频率稳定裕度和阻抗角稳定裕度之间的耦合关系,建立多维度稳定裕度空间;利用逆变器的等效阻抗角实际值和逆变器的等效输出阻抗幅值,构造薄弱节点的稳定裕度指标;当薄弱节点的稳定裕度指标超出多维度稳定裕度空间时,判定新型电力系统失稳。
-
公开(公告)号:CN114362239B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111476989.X
申请日:2021-12-06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网运行与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综合考虑多因素的电网电源极限配置方法。本发明包括:步骤1.确定常规机组装机容量和新能源机组装机容量;步骤2.获取风光水荷场景数据;步骤3.以系统运行状态为约束条件;步骤4.建立机组配比方案综合评价指标;步骤5.建立机组容量配比多目标优化模型;步骤6.基于鲸鱼算法求解多目标优化模型;步骤7.基于主客观属性值一致化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步骤8.计算各机组配比方案总得分;步骤9.确定新能源机组与常规机组极限配比。本发明能够提高机组配比方案的可靠性与环保效益,为多种能源共同参与下的电网稳定运行提供技术依据和实用方法,减小负荷波动性带来的影响,易于实施和开发。
-
公开(公告)号:CN112803405B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110232227.9
申请日:2021-03-02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曾辉 , 郝建成 , 李伟 , 雷振江 , 孙峰 , 张强 , 田小蕾 , 王大维 , 王南 , 迟成 , 王超 , 孙俊杰 , 袁鹏 , 李欣蔚 , 张晓珩 , 刘罡 , 许天宁
IPC: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分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考虑功率差额比例的转动惯量快速实用化在线计算方法。本发明包括采用仿真切机法和机组累加法分别初步计算同一区域电网不同运行方式的转动惯量;对同一电网分别采用仿真切机法和机组累加法计算出的转动惯量数值,并进行对比分析;通过两种算法的函数关系确定适用于某地电网的快速实用化转动惯量计算方法。本发明具有计算速度快,计算精度高,实用性强的特点。本发明可以快速计算出系统转动惯量,省去了仿真计算复杂的计算过程,节省了大量时间。本发明所提算法汲取并发挥两种已有算法的优势,可精确计算某一区域电网的转动惯量,是电网实际运行方式的量化分析、归纳、展示。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