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337732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211493161.X
申请日:2022-11-25
Applicant: 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西安)环保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Inventor: 雷磊 , 郑树海 , 宋继明 , 李睿 , 王劲 , 吴健 , 张智 , 杨怀伟 , 田堪良 , 樊成虎 , 江涛 , 刘子瑞 , 孔志战 , 师一卿 , 白晓春 , 陈松博 , 郭安祥 , 郭宁宁 , 黄海 , 李明 , 薛建 , 王军娥 , 吕平海 , 姜丹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崩解特性的土壤可蚀因子测算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获取若干不同干密度的待测样本,测定不同样本的崩解时间,基于样本崩解时间计算不同样本的崩解速率;分别测定若干不同干密度待测样本的土壤流失量,基于土壤流失量计算每个样本的土壤可蚀性因子;基于不同样本的崩解速率和土壤可蚀性因子构建可蚀性因子和崩解速率的函数关系。本发明公开的方法,不需要长期观测,前期的测试工作小,工作量低,耗时短,加快了数据获取的速度,为土壤侵蚀研究、土壤流失量计算及水土流失防治提供了科学简便的新技术和新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7779807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849758.8
申请日:2023-12-28
Applicant: 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西安)环保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Inventor: 雷磊 , 王良 , 田堪良 , 魏小龙 , 董子晗 , 白晓春 , 陈维 , 杨怀伟 , 樊成虎 , 周海宏 , 刘子瑞 , 吴凯 , 王少军 , 孔志战 , 师一卿 , 高峰 , 刘娇健 , 刘晓立 , 王辰曦 , 薛倩楠 , 丁彬 , 黄海 , 陈卓 , 魏娜 , 张欣宜 , 权雪洁 , 何倩
IPC: E02D17/20 , E02D3/00 , E02D3/12 , A01B79/00 , A01G17/00 , A01G22/00 , C12N1/20 , C12P3/00 , C12R1/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微生物矿化的黄土边坡加固方法,根据黄土边坡的土壤特性,培育巴氏芽孢杆菌菌液和胶结液,采用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技术对黄土边坡进行矿化加固处理,将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技术进行了野外边坡的实际应用,验证了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技术在野外边实际应用的可行性,为黄土边坡的治理防护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且本方法在土壤颗粒之间生成碳酸钙结晶,将松散相邻的土壤颗粒胶结在一起,从而提高坡面的完整性,并且在反应的过程中不会产生污染物,操作简单,节能环保,在后期植被种植时,提高固化坡面植被恢复的成活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217537A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1268137.0
申请日:2023-09-28
Applicant: 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西安)环保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Inventor: 雷磊 , 王良 , 田堪良 , 吴健 , 魏小龙 , 董子晗 , 白晓春 , 陈维 , 郑树海 , 樊成虎 , 赵颖博 , 梁俊 , 王少军 , 万昊 , 高峰 , 刘娇健 , 王辰曦 , 薛倩楠 , 黄海 , 王雅琛 , 权雪洁 , 魏娜 , 陈卓 , 赵瑞 , 徐伟杰
IPC: G06Q10/0635 , G06Q50/06 , G06Q50/26 , G06F16/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网工程塔基区水土流失与次生灾害评估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将待评估塔基区进行区域和坡面划分,采集各区域的环境数据和各坡面的坡面数据;分别建立区域水土流失危险程度等级数据库和坡面次生灾害危险程度等级数据库;基于区域水土流失危险程度等级数据库得到各区域环境数据的影响因子,基于坡面次生灾害危险程度等级数据库得到各坡面数据的影响因子;基于各区域环境数据的影响因子计算各区域的水土流失风险评估值,基于获取的水土流失风险评估值和各坡面数据的影响因子计算各坡面次生灾害风险评估值,可以提前获取塔基区的水土流失风险评估和次生灾害风险评估,便于根据风险评估等级提前采取对应的措施,保证输变电工程的正常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9605515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510101326.1
申请日:2025-01-22
Applicant: 国网(西安)环保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雷磊 , 魏小龙 , 王晓涛 , 吴经锋 , 陈卓 , 师一卿 , 王勇 , 王良 , 陈青云 , 刘晓立 , 罗迪 , 王少军 , 吴昊 , 白旭龙 , 田堪良 , 李旭 , 张华 , 杨倬 , 代晓辉 , 陈潇一 , 樊创 , 王媛 , 李强 , 吴子豪 , 权雪洁 , 王辰曦 , 万昊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混凝土废料的微生物固化鱼鳞坑及制备方法,原料包括混凝土破碎料、微生物固化菌液、胶结液和天然椰壳纤维,其中混凝土破碎料是整体混合固化后材料的“骨架”结构,增加整体材料强度、内摩擦力并为微生物提供良好的附着、生物矿化作用点,大量微生物会以此为附着点生成碳酸钙晶体胶结土壤颗粒和短椰壳纤维材料。短椰壳纤维则是整体固化后材料的加筋体,它具备良好的韧性和抗拉强度,能够增强固化后材料的力学强度和抗侵蚀性能,本发明的鱼鳞坑能够兼具良好的力学强度、抗侵蚀性能、耐久性和生态环保性,使用混凝土废料和当地土为主,利用微生物菌种的矿化反应原理和天然椰壳纤维使之形成一个整体,符合节能低碳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8820916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861483.8
申请日:2024-06-28
Applicant: 国网(西安)环保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雷磊 , 王良 , 吴健 , 孙强 , 董子晗 , 魏小龙 , 赵颖博 , 梁俊 , 陈立斌 , 田堪良 , 白晓春 , 王少军 , 张晋 , 刘子瑞 , 陈琳 , 王焕郎 , 李青 , 张栋 , 陈维 , 薛倩楠 , 黄海 , 高宇 , 高峰 , 钱珂珂 , 王雅琛 , 陈青云 , 王超超
IPC: G06F18/2411 , G06N3/0464 , G06N3/048 , G06F18/214 , G06F18/2415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一种监测方法,针对传统水土流失监测方法耗时耗力,无法有效应对时空变异性大和监测范围广的问题,基于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监测方法对水土流失监测研究有限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方法及相关装置,采集包括卫星遥感图像、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和地面观测数据的多种地理空间数据,基于水土流失预测模型获取发生水土流失的概率值,进行预测。其中,水土流失预测模型包括输入层、隐藏层和输出层,隐藏层又包括依次连接的多个卷积层、多个递归层和全连接层,能够预测水土保持情况和水土流失的发生概率,提供权威的灾情预警。
-
公开(公告)号:CN119933162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101338.4
申请日:2025-01-22
Applicant: 国网(西安)环保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雷磊 , 魏小龙 , 王晓涛 , 王少军 , 陈卓 , 师一卿 , 王勇 , 陈青云 , 刘晓立 , 罗迪 , 吴昊 , 王良 , 田堪良 , 李旭 , 张华 , 宋洋 , 石静涛 , 何梦潇 , 杨倬 , 代晓辉 , 陈潇一 , 段璟靓 , 薛倩楠 , 樊创 , 王媛 , 李强 , 吴子豪 , 权雪洁 , 王辰曦 , 万昊 , 景龑 , 郭季璞 , 叶明坤 , 赵瑞 , 徐伟杰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毛竹和微生物固化格室坡面防护结构的制备方法,通过待治理坡面范围区域里设计格室结构,在格室结构里开挖水平槽和斜槽,在水平槽和斜槽里分别埋设微生物毛竹片,并在水平槽埋设的微生物毛竹片的下方插设毛竹锚固杆;将微生物菌液和胶结液依次喷洒在格室结构里,形成的格室结构采用具备耐久性强、力学性能优异、不易被生物和外界环境破坏优点,毛竹片经微生物矿化作用后,表面形成方解石晶体保护层使其作抗菌、耐久、耐水等性能提高,并且格室结构与毛竹锚固杆相互作用支撑,使坡面同时得到加筋锚固和表面防护,有利于充分发挥长期减少坡面水土流失、稳固土壤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790938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036164.8
申请日:2025-01-09
Applicant: 国网(西安)环保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雷磊 , 魏小龙 , 王鸿 , 白晓春 , 陈青云 , 王晓涛 , 宋洋 , 何梦潇 , 郭歌 , 师一卿 , 张华 , 李旭 , 王少军 , 王良 , 梁俊 , 田堪良 , 吴昊 , 万昊 , 李蒙 , 张明 , 王绿 , 吕平海 , 郭季璞 , 徐伟杰 , 景龑 , 王辰曦 , 康铎之
IPC: A01G24/12 , C05G3/00 , C05G3/40 , C05G3/90 , C04B28/00 , E02D17/20 , A01G24/10 , A01G24/30 , A01G24/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掺加纳米材料的喷混型植生基材及其制备方法,包括种植土,100~120重量份;水泥,3~5重量份;纳米二氧化硅,0.3~0.7重量份;羧基化纤维素纳米纤维,0.15~0.35重量份;长效缓释复合肥,1~2重量份;有机肥,6‑7重量份;植物种子,0.03~0.5重量份;本发明以纳米二氧化硅代替部分水泥能够减少水泥含量过高带来的pH过高、种子发芽率低等负面影响,纳米二氧化硅可以与水泥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更加稳定的硅酸钙凝胶,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耐久性;纳米纤维素则可以作为增强相,提高基材抗拉强度和韧性,二者能够共同作用保持边坡的整体稳定性,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延长基材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9790935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041999.2
申请日:2025-01-10
Applicant: 国网(西安)环保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雷磊 , 魏小龙 , 董子晗 , 王鸿 , 王少军 , 梁俊 , 白晓春 , 王良 , 陈青云 , 海涵 , 罗迪 , 万昊 , 张明 , 王媛 , 李强 , 陈刚 , 高宇 , 陈伟 , 陈维 , 代晓辉 , 陈潇一 , 景龑 , 王辰曦 , 康铎之 , 田堪良 , 白旭龙 , 陈卓
IPC: A01G24/10 , C05G3/00 , C04B28/14 , C05F17/20 , A01G24/20 , A01G24/28 , A01G24/00 , A01B79/02 , E02D17/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植被混凝土生态基材、制备方法及应用,包括种植土、水泥、生态基材和有机肥等;种植土作为基材的主要成分,提供土壤物理结构和微生物环境;水泥提供植被混凝土的基础结构强度和抗侵蚀能力,调控孔隙率并缓释养分;生态基材用于增强基材的保水性能、改善孔隙结构,并提供必要的营养元素;有机肥为植被提供所需的有机质和营养元素,增强植物生长环境。本发明通过对植被混凝土基材进行有机和无机材料的混合改良,增强其保水性能、养分供给能力及抗侵蚀能力,从而显著提高植被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实现生态与工程功能的统一,降低水泥带来的负面影响,增强基材的植生性能、力学特性和抗侵蚀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776015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972781.0
申请日:2024-12-30
Applicant: 国网(西安)环保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雷磊 , 魏小龙 , 王鸿 , 吴健 , 王少军 , 梁俊 , 王良 , 陈青云 , 海涵 , 罗迪 , 万昊 , 张明 , 王晟杰 , 王媛 , 李强 , 高宇 , 陈伟 , 吴昊 , 代晓辉 , 陈潇一 , 吕平海 , 郭季璞 , 鱼小兵 , 康铎之 , 田堪良 , 胡斯乐 , 陈卓 , 白旭龙 , 姚姬璇
IPC: C09K17/40 , C09K17/06 , C09K10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生物固化沙障及其制备方法,在风沙土中分别加入胶结液和微生物菌液,通过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技术处理后,在高温下烘干固化后得到微生物固化沙障;风沙土是基础材料,微生物菌液含有能够诱导碳酸钙沉淀的活性微生物,胶结液则提供钙源并促进沉淀反应。胶结液包括可溶性钙源和尿素,所述微生物菌液为巴氏芽孢杆菌菌液,利用特定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在风沙土中诱导碳酸钙沉淀,从而固化沙土,形成坚固的沙障,以实现更高效、环保的风沙治理,能够显著提高风沙土的抗风蚀能力,为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风沙灾害防治提供新的解决方案,有效解决现有固沙技术的不足。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