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526384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523830.8
申请日:2023-11-15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大连理工大学
Inventor: 傅国斌 , 李卫星 , 吴海龙 , 晁璞璞 , 王学斌 , 卢国强 , 宋锐 , 李剑 , 李永斌 , 丁玉杰 , 赵东宁 , 杨凯璇 , 赵焕蓓 , 孙海斌 , 蔡生亮 , 张杰 , 马勇飞
IPC: H02J3/32
Abstract: 储能系统电磁暂态模型低电压穿越参数辨识方法及系统,涉及一种储能系统控制电路的参数辨识方法和系统。为了解决现有的储能系统电磁暂态模型参数辨识的实现过程较为复杂的问题,本发明对黑盒模型进行测试获取所有测试工况下的低电压穿越状态下实测的响应数据,并获取低电压穿越中状态下该测试工况下的故障点正序电压,进而得到低电压穿越状态判断参数赋值给低电压穿越测试模型;通过低电压穿越测试模型,基于不同初始运行条件所对应的低电压穿越实测响应数据,获得多组控制参数,并分别带入电磁暂态模型中进行仿真测试,测试得到仿真响应数据;分别计算所有工况下的低电压穿越中实际测试数据和仿真响应数据的响应误差,进而筛选出控制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19623031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667246.4
申请日:2024-11-21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华北电力大学
Inventor: 傅国斌 , 王彤 , 卢国强 , 安思达 , 王学斌 , 吕雅鸿 , 宋锐 , 蔡生亮 , 胡国雄 , 陈卉 , 丁玉杰 , 赵焕蓓 , 赵东宁 , 孙海斌 , 杨凯璇 , 张杰 , 黄炳德 , 赵金朝
IPC: G06F30/20 , G16C20/30 , G06F18/10 , G16C20/70 , G06F111/04 , G06F119/06 , G06F119/02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化学储能结构模型误差分析方法及装置,包括步骤分别获取电化学储能结构的黑盒模型测试数据以及白盒模型仿真数据;分别对测试数据和仿真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根据测试数据以及仿真数据对故障过程划分不同分区,并获取不同分区的暂态区间和稳态区间;针对不同分区的暂态区间和稳态区间分别划分若干时段并对应偏差值;基于所计算获得的偏差值评估白盒模型精度;根据评估结果判断是否对白盒模型进行修正。该方法通过对故障过程区间划分计算偏差的方式,获取电化学储能结构模型的误差问题,其具有更快的计算速度和更高的可靠性,可提高计算精度,节省计算量,使获得的电化学储能结构模型误差更准确,以便于后续修正。
-
公开(公告)号:CN119602344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661125.9
申请日:2024-11-20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华北电力大学
Inventor: 王学斌 , 王彤 , 傅国斌 , 吕雅鸿 , 宋锐 , 安思达 , 卢国强 , 丁玉杰 , 赵东宁 , 蔡生亮 , 陈卉 , 胡国雄 , 赵焕蓓 , 孙海斌 , 杨凯璇 , 张杰 , 黄炳德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考虑多目标协同的电化学储能低电压穿越模型,包括主电路模型和控制电路模型;主电路模型包括电池模块和换流器模块;控制电路模型包括恒压控制模块和换流器控制模块;电池模块包括电池和变换器;恒压模块用于向变换器提供第一控制信号,第一控制信号用于控制变换器在工作模式下将第一直流电转变成第二直流电,第二直流电为恒压直流电压;换流器控制模块用于向换流器提供第二控制信号,第二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换流器模块在运行状态下将第二直流电转变为交流电。本发明所述模型打破了电化学储能故障穿越研究的技术限制,电化学储能系统并网后在一定范围内的并网点电压跌落状态确保系统不脱网继续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3659590B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110751930.0
申请日:2021-07-02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储能电池参与电网二次调频的参数优化方法及系统,本发明从电网区域控制偏差信号获取储能电池参数,根据储能电池参数参与二次调频的效益值,筛选储能电池参数,根据筛选出的储能电池参数参与二次调频的效果指标值,进行储能电池参数优化,增强了储能电池二次调频过程的稳定性与准确性,增强了储能电池的电网频率调整能力,从整体上提高了储能电池与电网机组的调频处理能力与电力能源控制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029908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107962.7
申请日:2024-08-13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青海电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电网调压与动态无功支撑方法及装置,该方法涉及实时监测电网数据,计算电压变化ΔU与严重性指标γ,据此划分五种电网状态。依据状态评估,计算储能电站理论无功输出Qref,并与储能变流器可用容量Qf对比,确定控制指令。若Qref小于Qf,则按Qref执行;否则,按Qf操作。此策略通过精准调控储能电站,实现了电网电压的有效支撑与能源高效利用,为智能电网的灵活性和韧性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8713178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795221.6
申请日:2024-06-19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青海电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J3/38 , H02J3/24 , H02J13/00 , G06Q50/06 , G16Y10/35 , G16Y20/00 , G16Y20/30 , G16Y40/10 , G16Y40/20 , G16Y40/30 , G16Y40/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分析模型建立技术领域,揭露一种光伏并网系统的频率响应分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采集光伏并网系统的组件数据及运行参数,以分析光伏并网系统的电源性能;识别光伏并网系统中逆变器的拓扑结构,以分析逆变器的传输阻尼,根据传输阻尼,分析逆变器的传输效率;构建光伏并网系统的光伏并网模型,分析所述光伏并网系统的频域响应特性,基于频域响应特性确定光伏并网系统的频谱图和频率成分,进而分析光伏并网系统的等效惯量;根据电源性能、传输效率、等效惯量对光伏并网系统进行频率响应分析,得到分析结果,根据分析结果,创建响应分析模型,以实时分析伏并网系统的频率响应。本发明可以提高光伏并网系统的频率响应分析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791607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647994.1
申请日:2023-12-04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web下电网潮流计算数据的前后处理方法,涉及电力数据处理技术领域。方法包括:将所有时序运行数据平均划分为N/C块,并依次交给C条线程处理;潮流计算模块对所有线程处理好的数据进行计算,输出结果数据;将每条结果数据与前端对应的设备、负荷或节点之间的映射关系写入在ID Map之中,并将ID Map发送给浏览器;在结果处理模块所在的服务器上构建持久化层用于存放结果数据,并记录每条结果数据的ID;根据ID Map获取持久化层中结果数据的ID,根据结果数据的ID实时地从持久化层中获取对应的结果数据,并渲染至前端图表中。该方法能够提升数据处理和渲染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318023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203135.3
申请日:2023-09-19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东北电力大学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IPC: H02J3/00 , G06Q10/0631 , G06Q30/020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采用碳捕集电厂对目标电网进行调峰的方法及系统,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调度中心根据目标电网的相关数据和碳捕集电厂的相关数据建立调度策略的运行模型;调度策略的运行模型为输入碳捕集电厂的调峰价格后的模型,运行模型以运行成本最小化为优化目标;各发电主体根据预设竞价模型向调度中心上报各发电主体的调峰数据;预设竞价模型中内部成本包括碳排放成本;调度中心以运行模型最优为目标进行日前预出清和日前再出清,确定各发电主体的日前处理曲线;调度中心根据风电及负荷的实时数据对各发电主体的日前处理曲线进行修正确定出清结果,并根据出清结果安排各发电主体发电。本发明在调峰的同时降低碳排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7081075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0825730.4
申请日:2023-07-07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东北电力大学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电‑碳捕集‑充换电站虚拟电厂调度方法及系统,涉及资源调度技术领域,该方法主要包括构建风电‑碳捕集‑充换电站虚拟电厂;根据系统负荷预测曲线,采用能量时移的手段制定改善系统负荷的充换电站充放电策略;根据风电‑碳捕集‑充换电站虚拟电厂的功率供应关系,构建风电‑碳捕集‑充换电站虚拟电厂的系统模型;将经过充换电站充放电策略优化后的系统负荷数据作为输入数据,并输入至风电‑碳捕集‑充换电站虚拟电厂的系统模型中,然后对风电‑碳捕集‑充换电站虚拟电厂的系统模型进行求解,得到各机组出力;本发明能够降低火电所承担的捕集能耗,提高清洁能源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909959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1911289978.3
申请日:2019-12-16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武汉大学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Q10/04 , G06Q10/0635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的运行、分析与调度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计及风电运行风险的多能互补电力系统鲁棒机组组合优化方法。本发明计及风电功率超额偏差的CVaR,确保风电消纳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同时,本发明通过对风电功率时间/空间不确定性预算的调整策略,控制鲁棒最优解的保守度。此外,引入了风电功率运行风险水平约束,确保风电消纳的经济性与运行风险的可控性。经线性化技术处理,本发明所构建的计及风电运行风险的多能互补电力系统鲁棒机组组合模型最终转化为单层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可由高效的商业求解器直接求解。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