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307285B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565275.9
申请日:2023-05-19
Applicant: 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清洁能源发展研究院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Inventor: 徐波 , 李楠 , 胡文保 , 闫晓卿 , 吕梦璇 , 吴聪 , 徐志成 , 侯东羊 , 陈海涛 , 张晋芳 , 冯君淑 , 徐沈智 , 赵秋莉 , 杨海林 , 王猛 , 白左霞 , 马雪 , 李芳 , 杨帆 , 马国福 , 秦满鑫 , 秦婷峰
IPC: G06Q10/04 , G06Q50/06 , G06Q10/0631
Abstract: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能源发展预测装置及方法,其中,装置包括:参数预测模块,用于对新能源发展的关键特征参数进行预测,并将关键特征参数的预测结果作为参数输入到系统动力学模块;电力系统生产模拟模块,用于根据各类发输用电技术经济特性参数,基于关键水平年生产模拟结果,通过多元线性回归生成风电利用率函数和光伏发电利用率函数;系统动力学模块,包括风电发展推演系统和光伏发电发展推演系统,其中,风电发展推演系统用于根据关键特征参数的预测结果,基于风电利用率函数进行风电发展推演;光伏发电发展推演系统,用于根据关键特征参数的预测结果,基于光伏发电利用率函数进行光伏发电推演。
-
公开(公告)号:CN119695977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641573.2
申请日:2024-11-18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清洁能源发展研究院 ,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抽水蓄能‑水‑风‑光协同运行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涉及抽水蓄能‑水‑风‑光协同运行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先建立抽水蓄能‑水‑风‑光协同运行控制模型,抽水蓄能‑水‑风‑光协同运行控制模型包括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目标函数以最小化水库总发电用水量目标值和最大化可消纳电量期望最大值为优化目标,约束条件包括抽水蓄能电站平衡约束、水电站平衡约束以及风电站和光伏电站平衡约束,再对抽水蓄能‑水‑风‑光协同运行控制模型进行优化求解,得到抽水蓄能‑水‑风‑光协同运行控制方案。本申请能够有效控制抽水蓄能‑水‑风‑光协同运行,提高抽水蓄能‑水‑风‑光协同运行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458544B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432769.6
申请日:2023-10-31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清洁能源发展研究院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多类型储能资源动态聚合的优化协同调控方法,属于多类型资源调控技术领域,其方法包括基于待调控能源系统的模块要求,从记录储能数据库中选择与模块要求匹配的储能资源,实时获取待调控能源系统的动态资源变动情况,并提取每个模块的动态参数与性能参数,按照储能资源对相应模块进行最大功能分析与最小功能分析,根据每个模块的功能分析结果且结合同个模块的动态参数与性能参数,通过线性规划方式进行单一规划,基于多目标优化方式进行协同优化,得出最优储能资源的聚合结果,并进行相应调控,实现在不断变化的应用要求下仍然可以保持储能资源运转的高效和可靠,最大程度的利用可用资源,提高系统的效率和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458544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432769.6
申请日:2023-10-31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清洁能源发展研究院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多类型储能资源动态聚合的优化协同调控方法,属于多类型资源调控技术领域,其方法包括基于待调控能源系统的模块要求,从记录储能数据库中选择与模块要求匹配的储能资源,实时获取待调控能源系统的动态资源变动情况,并提取每个模块的动态参数与性能参数,按照储能资源对相应模块进行最大功能分析与最小功能分析,根据每个模块的功能分析结果且结合同个模块的动态参数与性能参数,通过线性规划方式进行单一规划,基于多目标优化方式进行协同优化,得出最优储能资源的聚合结果,并进行相应调控,实现在不断变化的应用要求下仍然可以保持储能资源运转的高效和可靠,最大程度的利用可用资源,提高系统的效率和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307285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565275.9
申请日:2023-05-19
Applicant: 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清洁能源发展研究院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Inventor: 徐波 , 李楠 , 胡文保 , 闫晓卿 , 吕梦璇 , 吴聪 , 徐志成 , 侯东羊 , 陈海涛 , 张晋芳 , 冯君淑 , 徐沈智 , 赵秋莉 , 杨海林 , 王猛 , 白左霞 , 马雪 , 李芳 , 杨帆 , 马国福 , 秦满鑫 , 秦婷峰
IPC: G06Q10/04 , G06Q50/06 , G06Q10/0631
Abstract: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能源发展预测装置及方法,其中,装置包括:参数预测模块,用于对新能源发展的关键特征参数进行预测,并将关键特征参数的预测结果作为参数输入到系统动力学模块;电力系统生产模拟模块,用于根据各类发输用电技术经济特性参数,基于关键水平年生产模拟结果,通过多元线性回归生成风电利用率函数和光伏发电利用率函数;系统动力学模块,包括风电发展推演系统和光伏发电发展推演系统,其中,风电发展推演系统用于根据关键特征参数的预测结果,基于风电利用率函数进行风电发展推演;光伏发电发展推演系统,用于根据关键特征参数的预测结果,基于光伏发电利用率函数进行光伏发电推演。
-
公开(公告)号:CN119787412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311750251.7
申请日:2023-12-19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主要目标法的风光储能容量优化配置方法,属于电力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储能的全生命周期,计算储能年化总成本,并构建储能寿命衰减模型;S2、根据储能年化总成本和储能寿命衰减模型建立储能容量规划模型;S3、利用主要目标法对储能容量规划模型进行转化、求解,得到储能最优容量和功率。本发明采用上述基于主要目标法的风光储能容量优化配置方法,运用主要目标法进行模型转换得到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模型,一方面可规避线性加权法和智能算法在对多目标进行归一化处理时,掩盖了不同季节风光负荷的出力变化特性的问题,另一方面该模型可以利用软件直接求解,简化了计算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4219133B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111431720.X
申请日:2021-11-29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地块为单位的配电网的自下而上的负荷预测方法,通过现状设备负荷分配、地块现状负荷统计、规划年地块负荷预测、规划年设备负荷分配这四个步骤,可实现一种地块为基本单位的负荷预测和负荷分配,达到(1)将近中期负荷预测与空间负荷预测相统一,直观预测负荷的时间和空间分布;(2)解决规划年馈线负荷预测的难题,以适应新型配电系统建设新形势下电气计算的精细化要求的技术;解决当前电网规划缺少近中期负荷预测法缺少负荷的空间分布,不能满足新型配电系统电气计算日趋精细化的要求,以及对线路进行改切或者新出线路,规划年无法以常规的自然增长+大用户法进行预测负荷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852260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311756767.2
申请日:2023-12-19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磁暂态仿真中自适应新能源场站接口的方法及系统,属于电力系统数字仿真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获取电磁暂态仿真过程中的机电数据,基于所述机电数据,获取电力系统稳定运行时的电气量参数;基于所述电气量参数,以预设方式计算出电磁暂态仿真过程中新能源单机模型的并联数量;基于确定并联数量的新能源单机模型,检测新能源接入点潮流的节点电压,基于所述节点电压提供新能源场站接口。本发明能够实现不同潮流数据下自动确定新能源单机模型的并联数量,实现无需频繁改变机电数据就能接入不同类型、不同电压等级的新能源模型,并将新能源接入点电压限制在规定范围内,在大电网电磁暂态建模中能够大大减小工作量。
-
公开(公告)号:CN114331013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443674.5
申请日:2021-11-30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变电站价值的高压配电网规划方法,包括步骤有识别定义变电站价值的关键要素、采用AHP法建立层次结构分析模型要素、构造比较判别矩阵,并通过一致性校验、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效验,得出权重值。本发明从全社会用能需求和配电网特征出发,评估变电站价值的要素主要考虑变电站所处位置、主供片区、经济体量、接带用户属性、用电重要程度及可靠性需求,此外,从输配电系统角色考虑,判断变电站是否为枢纽变;基于以上因素本发明梳理出决定变电站价值的关键可量化要素,采用层次分析法测算权重,通过德尔菲法评估变电站价值;最后根据变电站单体的价值,量身打造接线模式、设备选型、保护配置等,全面提升配电网规划设计的科学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219133A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111431720.X
申请日:2021-11-29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地块为单位的配电网的自下而上的负荷预测方法,通过现状设备负荷分配、地块现状负荷统计、规划年地块负荷预测、规划年设备负荷分配这四个步骤,可实现一种地块为基本单位的负荷预测和负荷分配,达到(1)将近中期负荷预测与空间负荷预测相统一,直观预测负荷的时间和空间分布;(2)解决规划年馈线负荷预测的难题,以适应新型配电系统建设新形势下电气计算的精细化要求的技术;解决当前电网规划缺少近中期负荷预测法缺少负荷的空间分布,不能满足新型配电系统电气计算日趋精细化的要求,以及对线路进行改切或者新出线路,规划年无法以常规的自然增长+大用户法进行预测负荷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