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346259B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1910707133.5
申请日:2019-08-01
Applicant: 国能南京电力试验研究有限公司 , 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能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N1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机自洁式进气过滤器反吹性能评价系统和方法,评价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试验台静压间、上游管段、受试过滤器安装管段和下游管段;所述试验台静压间设有前端过滤器、发尘装置和上游温湿度测量装置,其内部设有空气加湿装置;所述上游管段内设有上游压力测点和上游粒子计数器;所述受试过滤器安装管段内设有用于安装受试过滤器的装置;所述下游管段内设有用于对安装在受试过滤器安装管段内的受试过滤器进行反吹的脉冲反吹装置、下游温湿度测量装置、下游压力测点、下游粒子计数器、末端过滤器和风机。本发明通过构建阻力恢复系数和效率保持系数的综合评价函数评价受试过滤器的反吹性能,未被现有技术报道过。
-
公开(公告)号:CN112816652B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110198630.4
申请日:2021-02-23
Applicant: 国能南京电力试验研究有限公司 , 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能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试燃机燃料氧化率与碳排放的装置,该系统主要包括烟气分析仪、烟气流量计、数据计算模块、现场气相色谱仪、NDIR非分光红外光谱分析仪与燃气流量计。本发明利用气相色谱法高精度结果来修正NDIR非分光红外光谱法的低精度结果,利用NDIR非分光红外光谱法实时测量的连续性优势来规避气相色谱法长时间间隔测试条件下燃料成分的波动风险。整套系统可测试电厂烟气中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以及甲烷排放情况,通过对比燃气电厂实测二氧化碳排放量与根据燃料成分计算获得的碳排放量,精确获得燃气电厂燃料真实氧化率、碳排放以及排放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304823B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011334969.4
申请日:2020-11-24
Applicant: 国能南京电力试验研究有限公司 , 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能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N15/0205
Abstract: 一种基于通道内水雾粒径测试的位置控制和移动密封装置,包括通道、液压驱动装置、支架、密封板和激光粒度测试仪;所述通道两侧侧壁上对称设有条形孔;所述液压驱动装置和支架均设置于通道上方,液压驱动装置推动支架上下移动,两所述密封板上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支架两端,两密封板滑动连接在通道两侧,所述激光粒度测试仪的发射端和接收端分别固定在两密封板上,所述激光粒度测试仪的发射端穿过通道两侧侧壁上的条形孔被接收端接收,该装置种能对激光粒度测试仪的位置进行控制并能对通道进行密封。
-
公开(公告)号:CN116735220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436095.0
申请日:2023-04-21
Applicant: 国能南京电力试验研究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气轮机的燃烧室试验装置和燃烧室试验方法,涉及燃气轮机的燃烧试验技术领域,燃烧室试验装置包括:燃烧试验模块,用于执行燃烧试验;空气供给模块,用于向燃烧试验模块内输送压缩空气;燃料供给模块,包括:多条燃料供给管路,燃料供给模块通过多条燃料供给管路向所述燃烧试验模块输送燃料;冷却模块,与燃烧试验模块通过排气管路连通,冷却模块用于冷却燃烧试验模块执行燃烧试验后产生的烟气。本发明提供的燃气轮机的燃烧室试验装置和燃气轮机的燃烧室试验方法,通过多条燃料供给管路向燃烧试验模块中灵活送入燃料,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燃烧室内燃烧效果不能得到较好控制的问题,方便试验人员调整燃烧试验模块的燃烧负荷。
-
公开(公告)号:CN116557899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339629.8
申请日:2023-03-30
Applicant: 国能南京电力试验研究有限公司
IPC: F23N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气轮机的燃烧调整方法及燃烧压力脉动监测系统,属于燃气轮机领域。包括:分别获取燃气轮机的各燃烧器在不同负荷工况下的燃烧压力脉动值和火焰强度;在每一负荷工况下,判断各燃烧器的燃烧压力脉动值是否超过压力脉动限值,火焰强度是否低于预设限值;确定每一负荷工况下燃烧压力脉动值超过压力脉动限值,或火焰强度低于预设限值的燃烧器,降低或提高燃气轮机燃烧系统在对应负荷工况下的燃料配比,使得在对应负荷工况下所有燃烧器的燃烧压力脉动值低于压力脉动限值且火焰强度高于预设限值。本发明综合考虑了燃烧压力脉动、火焰强度等指标,实现对燃气轮机燃烧系统的精确控制,对燃气轮机的安全、高效、环保运行提供了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6609381A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310398997.X
申请日:2023-04-13
Applicant: 国能南京电力试验研究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气‑蒸汽联合循环余热锅炉故障监测方法及系统,属于余热锅炉故障监测领域。所述方法包括:确定余热锅炉的多个待监测受热面,获取余热锅炉的烟气端总测点以及工质端总测点;根据烟气端总测点选取烟气端监测策略,基于选择的监测策略对余热锅炉的烟气端进行监测;以及根据工质端总测点选取工质端监测策略,基于选择的监测策略对余热锅炉的工质端进行监测;以及获取烟气端监测结果,根据烟气端监测结果判断余热锅炉烟气端的故障状态;获取工质端监测结果,根据工质端监测结果判断余热锅炉工质端的故障状态。本发明将余热锅炉的烟气端以及工质端划分,分别监测烟气端以及工质端的故障,能够实现全方面监测,不易发生漏测。
-
公开(公告)号:CN112827339A
公开(公告)日:2021-05-25
申请号:CN202110198648.4
申请日:2021-02-23
Applicant: 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B01D53/75 , B01D53/56 , B01D53/58 , B01D53/78 , B01D53/86 , B01D53/90 , C02F1/66 , F23N5/00 , F23J15/00 , F23J15/04 , C02F103/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锅炉侧缓解燃气机组冒黄烟现象的系统,内含SCR脱硝系统,包括:CO催化燃烧装置,设置于燃机出口扩散段,通过高活性催化剂采用催化燃烧法对CO进行催化氧化;变频排烟风机,通过增加转速,减少烟气在高温段的停留时间;喷淋装置,通过喷水雾将NO2和NH3溶于水雾中,生成NO2_综合去除烟气中的黄烟和氨气;烟气采集装置,包括三组采集点,分别设置于SCR脱硝系统的输入输出端的第一组采集点、设置于CO催化燃烧装置的输入输出端的第二组采集点以及设置于喷淋装置输出端的第三组采集点,有益效果:整套系统可最大程度的缓解燃气电厂启动阶段及低负荷阶段冒黄烟的现象,并降低机组向大气的氨(NH3)逃逸量。
-
公开(公告)号:CN112816652A
公开(公告)日:2021-05-18
申请号:CN202110198630.4
申请日:2021-02-23
Applicant: 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试燃机燃料氧化率与碳排放的装置,该系统主要包括烟气分析仪、烟气流量计、数据计算模块、现场气相色谱仪、NDIR非分光红外光谱分析仪与燃气流量计。本发明利用气相色谱法高精度结果来修正NDIR非分光红外光谱法的低精度结果,利用NDIR非分光红外光谱法实时测量的连续性优势来规避气相色谱法长时间间隔测试条件下燃料成分的波动风险。整套系统可测试电厂烟气中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以及甲烷排放情况,通过对比燃气电厂实测二氧化碳排放量与根据燃料成分计算获得的碳排放量,精确获得燃气电厂燃料真实氧化率、碳排放以及排放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346259A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910707133.5
申请日:2019-08-01
Applicant: 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N1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机自洁式进气过滤器反吹性能评价系统和方法,评价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试验台静压间、上游管段、受试过滤器安装管段和下游管段;所述试验台静压间设有前端过滤器、发尘装置和上游温湿度测量装置,其内部设有空气加湿装置;所述上游管段内设有上游压力测点和上游粒子计数器;所述受试过滤器安装管段内设有用于安装受试过滤器的装置;所述下游管段内设有用于对安装在受试过滤器安装管段内的受试过滤器进行反吹的脉冲反吹装置、下游温湿度测量装置、下游压力测点、下游粒子计数器、末端过滤器和风机。本发明通过构建阻力恢复系数和效率保持系数的综合评价函数评价受试过滤器的反吹性能,未被现有技术报道过。
-
公开(公告)号:CN113266471B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110583951.6
申请日:2021-05-27
Applicant: 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为基于地源热泵的燃气轮机进气温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该系统可利用电驱动膨胀式热泵或吸收式热泵的能量,进行分季节供冷或加热,在冬季抽取换热后的循环水(或来自地源热泵单元)通过热泵循环提高热泵供热效率,之后通过热泵提供热水加热燃机进气温度,进而提高机组部分负荷效率;在夏季抽取凝汽器换热前的循环水(或来自地源热泵单元)通过热泵循环提高热泵供冷效率,之后通过热泵提供冷水冷却燃机进气温度,进而提高机组顶峰能力。本发明的系统和方法,利用了热泵冬季节能供热与夏季节能供冷的优势,解决了燃机在冬季与夏季需进气温控的技术痛点,便于操作和管理,且适用于缺水地区,特别适用于余热锅炉内部无换热器新增空间来提供热水加热燃机进气的机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