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210832C
公开(公告)日:2005-07-13
申请号:CN01816392.0
申请日:2001-09-28
Applicant: 第一工业制药株式会社 , 夏普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65 , H01M2/1673 , H01M4/02 , H01M4/04 , H01M4/13 , H01M4/133 , H01M4/581 , H01M4/583 , H01M6/187 , H01M6/188 , H01M10/04 , H01M10/0525 , H01M2300/0094
Abstract: 提供具有将含可电化学嵌入/脱嵌锂的碳材料作为活性物质的负极,将含有锂的硫族化物作为活性物质的正极、及分别与正极和负极形成一体的二个聚合物电解质层的锂二次电池。聚合物电解质层含有保持非水电解液的离子传导性高分子基质,是通过将离子传导性高分子的前体单体与非水电解液的混合液,在负极与正极上使用不同的聚合引发剂进行交联聚合而制得。
-
公开(公告)号:CN1466799A
公开(公告)日:2004-01-07
申请号:CN01816392.0
申请日:2001-09-28
Applicant: 第一工业制药株式会社 , 夏普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65 , H01M2/1673 , H01M4/02 , H01M4/04 , H01M4/13 , H01M4/133 , H01M4/581 , H01M4/583 , H01M6/187 , H01M6/188 , H01M10/04 , H01M10/0525 , H01M2300/0094
Abstract: 提供具有将含可电化学嵌入/脱嵌锂的碳材料作为活性物质的负极,将含有锂的硫族化物作为活性物质的正极、及分别与正极和负极形成一体的二个聚合物电解质层的锂二次电池。聚合物电解质层含有保持非水电解液的离子传导性高分子基质,是通过将离子传导性高分子的前体单体与非水电解液的混合液,在负极与正极上使用不同的聚合引发剂进行交联聚合而制得。
-
公开(公告)号:CN1091072C
公开(公告)日:2002-09-18
申请号:CN96198348.5
申请日:1996-11-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0433 , H01M4/04 , H01M4/0404 , H01M4/0416 , H01M4/0435 , H01M4/1393 , H01M4/362 , H01M4/587 , H01M10/0525 , H01M2004/021
Abstract: 锂蓄电池用负极材料是利用覆盖碳材料覆盖芯材的碳材料的结晶的边缘部分的一部分或全部,成几乎为球形或椭圆体形的碳材料。本发明还提供了该碳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及该碳材料作为构成要素的锂蓄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02668198A
公开(公告)日:2012-09-12
申请号:CN201080052000.6
申请日:2010-11-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622 , C08J3/05 , C08J2323/00 , H01M4/0404 , H01M4/133 , H01M4/136 , H01M4/242 , H01M4/26 , H01M4/5825 , H01M4/583 , H01M4/624 , H01M4/625 , H01M10/052 , H01M10/0525 , H01M10/0568 , H01M10/0569 , H01M10/345 , H01M2004/027 , H01M2004/028
Abstract: 本发明的水性糊剂含有含烯烃类共聚物(a)的电化学电池用水分散体、活性物质及导电助剂,上述烯烃类共聚物(a)的重均分子量为5万以上,并且是选自下述共聚物(a-1)~(a-3)中的至少一种:由丙烯衍生的结构单元的含有率为50重量%以上且小于85重量%的无规丙烯类共聚物(a-1)、对共聚物(a-1)进行酸改性而得到的酸改性无规丙烯类共聚物(a-2)及由(甲基)丙烯酸衍生的结构单元的含有率为5重量%以上且小于25重量%的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a-3)。
-
公开(公告)号:CN1310370C
公开(公告)日:2007-04-11
申请号:CN02807102.6
申请日:2002-03-25
Applicant: 夏普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2 , H01M4/04 , H01M6/188 , H01M10/056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锂聚合物二次电池,正极和负极之间具有固体电解质,其中固体电解质由和正极或负极形成为一体、且透光率为50%以上的多孔材料、有机电解液和高分子构成。还提供一种制造方法,包括下列步骤:用含有聚合性单体、锂盐、光聚合引发剂及热聚合引发剂的固体电解质形成用混合前体溶液浸渍正极材料和负极材料中任一方和多孔材料,或者用含有聚合性单体、锂盐、热聚合引发剂的固体电解质形成用混合前体溶液浸渍另一方电极材料,将一方电极材料和多孔材料粘贴,然后在30~100℃温度范围下照射光,进行第一次聚合,进一步粘贴另一方电极材料,然后在30~100℃温度范围下加热,进行第二次聚合。
-
公开(公告)号:CN1236518C
公开(公告)日:2006-01-11
申请号:CN01816267.3
申请日:2001-09-28
Applicant: 夏普株式会社
IPC: H01M10/4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2 , H01M4/0416 , H01M4/13 , H01M4/139 , H01M4/382 , H01M4/405 , H01M4/62 , H01M10/0565 , H01M2300/0082
Abstract: 在负极与正极之间具有聚合物电解质层的锂二次电池中,其电池内部阻抗、及电极与聚合物电解质间的界面阻抗可通过下面的方法降低:电极内部预先保持聚合物电解质前体溶液,并保持电极内部所含的前体单体和/或其低聚物的比率比电极上面形成的聚合物电解质层高。
-
公开(公告)号:CN1476643A
公开(公告)日:2004-02-18
申请号:CN01819264.5
申请日:2001-11-20
Applicant: 夏普株式会社
IPC: H01M2/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0257 , H01M2/0212 , H01M2/0285 , H01M2/0287 , H01M2/1022 , H01M10/0436 , H01M10/052 , Y10T428/24537
Abstract: 通过具有下列特征的薄型二次电池可以提供薄型二次电池,该特征为:包括电池元件,它通过将正极层、电解质层和负极层层叠而得到;和层压制件,它密封电池元件的前表面和后表面,其中层压制件各自由层叠体构成,层叠体的结构是从电池元件一侧顺序具有至少一个粘合层和一个金属层,并且电池元件的前表面一侧的金属层与其后表面一侧的金属层的强度或厚度不同,或两方面均不同。
-
公开(公告)号:CN1466796A
公开(公告)日:2004-01-07
申请号:CN01816279.7
申请日:2001-09-28
Applicant: 夏普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25 , H01M2/1673 , H01M4/587 , H01M6/187 , H01M6/188 , H01M10/0565 , H01M10/058 , H01M2300/0094 , Y02E60/1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与各自的负极及正极形成一体,且相互间粘弹性行为不同的聚合物电解质的锂聚合物二次电池。本发明的电池可容易地跟随伴随充放电所引起的膨胀与收缩,并可保持电极与聚合物电解质间的界面阻抗低。
-
公开(公告)号:CN102064574A
公开(公告)日:2011-05-18
申请号:CN201010551775.X
申请日:2010-11-16
Applicant: 夏普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3/383 , H02J7/35 , Y02B10/14 , Y02E10/563 , Y02E10/566 , Y10T307/461 , Y10T307/6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力运用系统、电力运用方法及太阳光发电装置。太阳光发电装置各自包括太阳电池、蓄电池、用于通信的通信接口和用于控制电力的储蓄和电力向电力系统的输出的电池控制部。多个太阳光发电装置中的第一太阳光发电装置的电池控制部,使第一太阳光发电装置在第一期间内,与电力的储蓄相比优先进行电力向电力系统的输出,并经由通信接口使多个太阳光发电装置中的第二太阳光发电装置,在比第一期间推迟了预定时间的第二期间内,与电力的储蓄相比优先进行电力向电力系统的输出。
-
公开(公告)号:CN1235296C
公开(公告)日:2006-01-04
申请号:CN01819264.5
申请日:2001-11-20
Applicant: 夏普株式会社
IPC: H01M2/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0257 , H01M2/0212 , H01M2/0285 , H01M2/0287 , H01M2/1022 , H01M10/0436 , H01M10/052 , Y10T428/24537
Abstract: 通过具有下列特征的薄型二次电池可以提供薄型二次电池,该特征为:包括电池元件,它通过将正极层、电解质层和负极层层叠而得到;和层压制件,它密封电池元件的前表面和后表面,其中层压制件各自由层叠体构成,层叠体的结构是从电池元件一侧顺序具有至少一个粘合层和一个金属层,并且电池元件的前表面一侧的金属层与其后表面一侧的金属层的强度或厚度不同,或两方面均不同。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