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117381A
公开(公告)日:2020-12-22
申请号:CN202011085400.9
申请日:2020-10-12
申请人: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活性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活性层溶液在基材表面进行狭缝涂布,得到所述太阳能电池活性层,所述涂布的温度为40‑100℃。本发明采用精确控温的狭缝涂布法制备太阳能电池活性层,通过控制活性层的成膜温度来调节活性层的结晶温度和结晶时间,从而调节所制备的活性层结晶度、相分离尺度、分子取向等薄膜形貌,使得太阳能电池的光学性能更加优异。
-
公开(公告)号:CN110793672A
公开(公告)日:2020-02-14
申请号:CN201911105561.7
申请日:2019-11-13
申请人: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摘要: 本发明涉及室内模拟煤层开采时的地质条件和开采条件的装置,具体为一种基于底板变形监测系统的特厚煤层综放开采装置。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室内进行特厚煤层综放开采对底板不同深度进行变形损伤乃至破坏深度监测的装置,以实时监测采动底板不同深度应力和应变数据,解决目前现场实测工作量大、施工和测试困难灯不利因素。本发明包括三部分装置,第一部分为模型框架系统装置,第二部分为应力应变传感器布置设计,第三部分为数据采集接收装置。本发明室内方便模拟,集三部分于一体,相似材料配比可根据需要进行调配;可根据开采进度实时进行采集和分析数据,计算数据易得和方便处理,并根据应力和应变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相互验证试验结果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115599B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010945806.3
申请日:2020-09-10
申请人: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IPC分类号: G06F30/20 , G06F119/1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密集钻孔弱化顶板孔间距计算方法,首先根据钻孔周围岩体塑性区的边界推导得到单个钻孔周围塑性区发育半径的理论计算公式;在塑性区发育计算公式中考虑到实际工程对塑性区发育的影响,得到钻孔周围岩体原位岩石力学性能;同时对钻孔周围的围岩破碎程度进行分级以确定放大系数,进而计算得到密集钻孔塑性区发育半径;最后可以确定密集钻孔弱化顶板孔间距。合理的密集钻孔孔间距可以使得钻孔的卸压区相互叠加、互相连通,从而形成人工岩体结构弱化带。本发明在保证了弱化顶板效果的同时,可有效的控制密集钻孔的孔间距大小,极大的减轻了施工作业工作量,进一步提高了矿井安全系数及生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115599A
公开(公告)日:2020-12-22
申请号:CN202010945806.3
申请日:2020-09-10
申请人: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IPC分类号: G06F30/20 , G06F119/1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密集钻孔弱化顶板孔间距计算方法,首先根据钻孔周围岩体塑性区的边界推导得到单个钻孔周围塑性区发育半径的理论计算公式;在塑性区发育计算公式中考虑到实际工程对塑性区发育的影响,得到钻孔周围岩体原位岩石力学性能;同时对钻孔周围的围岩破碎程度进行分级以确定放大系数,进而计算得到密集钻孔塑性区发育半径;最后可以确定密集钻孔弱化顶板孔间距。合理的密集钻孔孔间距可以使得钻孔的卸压区相互叠加、互相连通,从而形成人工岩体结构弱化带。本发明在保证了弱化顶板效果的同时,可有效的控制密集钻孔的孔间距大小,极大的减轻了施工作业工作量,进一步提高了矿井安全系数及生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994901A
公开(公告)日:2020-11-27
申请号:CN202010735385.1
申请日:2020-07-28
申请人: 山西大同大学 ,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分类号: C01B32/194 , C01B32/19 , B01J13/00 , B01J20/20 , B01J20/28 , B01J20/30 , B01D53/02 , B01D17/022
摘要: 一种疏水石墨烯气凝胶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于石墨烯气凝胶领域,可解决现有疏水性的石墨烯气凝胶材料的制备成本高、结构强度差等问题,本发明采用水热反应法,采用价廉易得的糖类交联剂,添加有机辅助剂,以及三甲基氯硅烷等高效价廉的改性剂,通过常压干燥和微波退火法,得到疏水亲油的石墨烯气凝胶材料。经扫描电子显微镜成像可见该材料结构是由薄层石墨烯立体交联形成的薄壁多孔材料。该材料的合成工艺明确、合成时间短、成本低、无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结构强度高,能承受自身质量一百倍以上的重压。该材料具备超疏水性,经实验测定接触角最高达150°以上。可用于空气中、水中的挥发性有机物的防护、去除,以及其他油水分离应用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1204740A
公开(公告)日:2020-05-29
申请号:CN202010034374.0
申请日:2020-01-14
申请人: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分类号: C01B32/18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蔓延燃烧快速制备石墨烯宏观体的方法,属于石墨烯宏观体材料的可控制备及氧化石墨烯材料的快速还原技术领域。本发明以氧化石墨烯浆料为原料,通过冷冻干燥的方法得到氧化石墨烯宏观体,然后引燃氧化石墨烯宏观体的某一部分,继而通过氧化石墨烯自蔓延燃烧的方法快速制备出石墨烯宏观体。该制备方法操作时间短、制备速度快、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条件温和、成本低廉且工艺易于放大的优点,制备的石墨烯宏观体质量高,性能好,在超级电容器、锂电池、污水处理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1994901B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010735385.1
申请日:2020-07-28
申请人: 山西大同大学 ,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分类号: C01B32/194 , C01B32/19 , B01J13/00 , B01J20/20 , B01J20/28 , B01J20/30 , B01D53/02 , B01D17/022
摘要: 一种疏水石墨烯气凝胶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于石墨烯气凝胶领域,可解决现有疏水性的石墨烯气凝胶材料的制备成本高、结构强度差等问题,本发明采用水热反应法,采用价廉易得的糖类交联剂,添加有机辅助剂,以及三甲基氯硅烷等高效价廉的改性剂,通过常压干燥和微波退火法,得到疏水亲油的石墨烯气凝胶材料。经扫描电子显微镜成像可见该材料结构是由薄层石墨烯立体交联形成的薄壁多孔材料。该材料的合成工艺明确、合成时间短、成本低、无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结构强度高,能承受自身质量一百倍以上的重压。该材料具备超疏水性,经实验测定接触角最高达150°以上。可用于空气中、水中的挥发性有机物的防护、去除,以及其他油水分离应用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5971575B
公开(公告)日:2018-10-26
申请号:CN201610326232.5
申请日:2016-05-17
申请人: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太原理工大学
IPC分类号: E21B43/241 , E21B43/14
摘要: 油页岩特厚矿层原位注热间隔分层开采油气的方法,涉及油页岩原位注热开采油气技术,本发明的具体步骤如下:①在注热井筒内由下向上进行间隔分层;②对Ⅰ号开采层1注热开采油气;③继续对Ⅱ号开采层3、Ⅲ号开采层5、Ⅳ号开采层7、Ⅴ号开采层9按照步骤②进行注热开采油气;同时分别利用Ⅰ号分隔层、Ⅱ号分隔层4、Ⅲ号分隔层6、Ⅳ号分隔层8对蒸汽进行阻隔,直至全部开采层注热开采结束。本发明采用间隔分层开采,解决了特厚油页岩矿层采用传统原位注热过程中出现蒸汽供给量不足和厚矿层加热不均匀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5971575A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610326232.5
申请日:2016-05-17
申请人: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太原理工大学
IPC分类号: E21B43/241 , E21B43/14
CPC分类号: E21B43/241 , E21B43/14
摘要: 油页岩特厚矿层原位注热间隔分层开采油气的方法,涉及油页岩原位注热开采油气技术,本发明的具体步骤如下:①在注热井筒内由下向上进行间隔分层;②对Ⅰ号开采层1注热开采油气;③继续对Ⅱ号开采层3、Ⅲ号开采层5、Ⅳ号开采层7、Ⅴ号开采层9按照步骤②进行注热开采油气;同时分别利用Ⅰ号分隔层、Ⅱ号分隔层4、Ⅲ号分隔层6、Ⅳ号分隔层8对蒸汽进行阻隔,直至全部开采层注热开采结束。本发明采用间隔分层开采,解决了特厚油页岩矿层采用传统原位注热过程中出现蒸汽供给量不足和厚矿层加热不均匀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09858422U
公开(公告)日:2019-12-27
申请号:CN201920378210.2
申请日:2019-03-25
申请人: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太原科技大学
IPC分类号: G01N21/31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采空区煤自燃早期预测的一氧化碳激光遥感测量装置。所述装置包括:DFB激光器及驱动器(1)、准直系统(3)、透镜(4)、卡塞格林望远镜系统(7)、光电探测器(8)、模拟锁相放大电路(9)及控制器(10)。与现有电化学CO传感器相比,本实用新型装置采用激光分子吸收光谱技术,对CO气体的识别具有唯一性,不会产生误报和误识,从而提高CO气体浓度检测的可靠性和灵敏度;与现有的固定点设置的CO传感器相比,本实用新型装置采用激光遥感测量,其测量的距离大于10米,可以实时检测半径在10米以内的整个有效面积内的CO气体,不需要大范围的气体的对流和扩散,检测灵敏度高达10ppm。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