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375211A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2110719422.4
申请日:2021-06-28
Applicant: 大唐环境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大唐集团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 大唐(北京)能源管理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耦合蒸汽喷射器及吸收式热泵的燃煤机组供热系统及其运行方法,该系统包括:热网循环水泵3对流入的热网回水完成增压过程后,热网回水出口与第二机组供热凝汽器4连接,增压后的热网回水经过第二机组供热凝汽器4加热并通过两个出口将其分流为两部分,其中一个出口与第一吸收式热泵6连接,分流出来的一部分作为被加热工质通过第一吸收式热泵6被加热,另一个出口与第二吸收式热泵7连接,分流出来的另一部分通过第二吸收式热泵7被加热后汇合,#1机组中压汽轮机排汽分别与第一机组低压汽轮机1入口、热网循环水泵小汽机2入口、蒸汽喷射器5高压工质入口及第二吸收式热泵7驱动蒸汽入口相连通。
-
公开(公告)号:CN113375211B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110719422.4
申请日:2021-06-28
Applicant: 大唐环境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大唐集团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 大唐(北京)能源管理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耦合蒸汽喷射器及吸收式热泵的燃煤机组供热系统及其运行方法,该系统包括:热网循环水泵(3)对流入的热网回水完成增压过程后,热网回水出口与第二机组供热凝汽器(4)连接,增压后的热网回水经过第二机组供热凝汽器(4)加热并通过两个出口将其分流为两部分,其中一个出口与第一吸收式热泵(6)连接,分流出来的一部分作为被加热工质通过第一吸收式热泵(6)被加热,另一个出口与第二吸收式热泵(7)连接,分流出来的另一部分通过第二吸收式热泵(7)被加热后汇合,#1机组中压汽轮机排汽分别与第一机组低压汽轮机(1)入口、热网循环水泵小汽机(2)入口、蒸汽喷射器(5)高压工质入口及第二吸收式热泵(7)驱动蒸汽入口相连通。
-
公开(公告)号:CN111486469A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2010459407.6
申请日:2020-05-27
Applicant: 大唐环境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大唐(北京)能源管理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储热的燃煤热电厂余热和水回收系统,沿烟气流通方向,该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锅炉、空气预热器、多个冷却器、除尘器、脱硫塔、烟气冷凝换热器和烟囱;多个冷却器依次串联设置,沿烟气流通方向,多个冷却器的换热介质的出口温度依次降低,且多个冷凝器对应不用的用热设备;还包括斜温层储热罐和热网,斜温层储热罐的热水输出端与热网连通,斜温层储热罐的热水输入端直接或间接与烟气冷凝换热器的换热介质管路,部分冷却器的换热介质管路连通。该系统实现了能量的梯级利用,可同时实现节能、水回收和热电解耦,提高机组余热和水回收系统效率,同时提高了机组运行的灵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212930057U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020925796.2
申请日:2020-05-27
Applicant: 大唐环境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大唐(北京)能源管理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储热的燃煤热电厂余热和水回收系统,沿烟气流通方向,该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锅炉、空气预热器、多个冷却器、除尘器、脱硫塔、烟气冷凝换热器和烟囱;多个冷却器依次串联设置,沿烟气流通方向,多个冷却器的换热介质的出口温度依次降低,且多个冷凝器对应不用的用热设备;还包括斜温层储热罐和热网,斜温层储热罐的热水输出端与热网连通,斜温层储热罐的热水输入端直接或间接与烟气冷凝换热器的换热介质管路,部分冷却器的换热介质管路连通。该系统实现了能量的梯级利用,可同时实现节能、水回收和热电解耦,提高机组余热和水回收系统效率,同时提高了机组运行的灵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457413B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010334567.8
申请日:2020-04-24
Applicant: 大唐环境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磨损烟气换热器,包括若干组换热管道、新增联箱换热管道、进水联箱、出水联箱和防磨假管;所述进水联箱和所述出水联箱之间设置若干组所述换热管道,所述新增联箱换热管道设置在靠近所述出水联箱一侧,所述防磨假管设置在靠近所述新增联箱换热管道一侧。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利用上述抗磨损烟气换热器的调整方法。本发明可充分利用有限的烟道布置空间,在相同的预算下,尽可能多的布置换热面积,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同时,提高了烟气换热器的运行灵活性,在局部磨损的情况下,不干扰设备整体运行,提高设备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282243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362895.3
申请日:2024-09-27
Applicant: 大唐环境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风电叶片切割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风电叶片切割机器人及其控制方法,机器人包括:切割集成系统,包括感知模块,用于获取切割风电叶片的状态和数据;切割组件,用于对风电叶片进行切割;驱动系统,用于控制切割集成系统在竖直平面任意位置切割作业;移动车,所述移动车上设有底座,所述驱动系统位于底座上部;控制系统,包括中央处理器单元,用于接收风电叶片的状态和数据,并计算切割轨迹,控制所述驱动系统和移动车的工作。本发明中通过切割集成系统中的切割组件对叶片进行切割,并运用移动车及感知模块来提供切割引导,切割集成系统在竖直平面任意位置切割作业,能够实现现场无人操作,消除了施工安全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9191425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496189.8
申请日:2024-10-25
Applicant: 大唐环境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废水零排放监控方法和系统。本发明的废水零排放监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废水雾化后送入干燥塔,向干燥塔中通入高温烟气对雾化后的废水液滴进行蒸发干燥,对干燥塔出口烟气温度T2进行实时监测;S2:分别获取烟气在恒速蒸发阶段的运动时间t1和在降速蒸发阶段的运动时间t2,根据运动时间t1和运动时间t2获取烟气总停留时间tall,tall=t1+t2;S3:根据烟气总停留时间tall对废水流量和烟气流量进行调控,并使干燥塔出口烟气温度T2维持在428K‑448K。本发明的废水零排放监控方法和系统充分考虑了干燥塔内烟气流速随温度的变化规律,提升了系统监控的准确性,确保了系统的运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191423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496187.9
申请日:2024-10-25
Applicant: 大唐环境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大唐南京发电厂
IPC: C02F1/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气体变速流动的废水干燥监控方法和系统。本发明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废水雾化后送入干燥塔,向干燥塔中通入气体对雾化后的废水液滴进行蒸发干燥,对干燥塔入口气体温度、沿程气体温度和出口气体温度进行实时监测;S2:通过公式获取气体停留时间th:S3:根据气体停留时间th对废水流量和气体流量进行调控,并使停留时间th和干燥塔出口气体温度维持在预设范围。本发明充分考虑了废水在恒速蒸发和降速蒸发阶段的特征,根据不同蒸发阶段中气体流速与温度的关系,建立了气体流动时间与流动距离的逆函数动力学模型,提升了干燥塔内气体停留时间计算的准确性,保证了系统的处理效果和运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288382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516188.9
申请日:2024-04-27
Applicant: 大唐环境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GFRP刨花板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GFRP刨花板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根据预设密度将GFRP与木质材料混合,制得混合料;S2:将混合料置于拌胶机中,采用胶黏剂进行施胶,制得拌胶料;S3:对拌胶料进行预压和热压成型,制得GFRP刨花板。本发明将GFRP作为增强材料添加到木质材料中制备刨花板,所采用的GFRP可以从退役风机叶片中回收得到,不仅能够充分发挥GFRP的优异性能,还可以扩大回收利用后产品的应用领域,制备得到的GFRP刨花板能够满足GB/T 4897‑2015重载型刨花板的相关性能要求,提高了经济价值,实现了环境保护和资源再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908055B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310861581.7
申请日:2023-07-13
Applicant: 大唐环境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颗粒两相流中颗粒相粒径测量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测量管内颗粒粒径方法,通过获取被测颗粒散射后的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上的第一超声散射信号、第二超声散射信号和第三超声散射信号;根据第一超声散射信号、第二超声散射信号和第三超声散射信号,通过Faran声散射理论得到第一散射信号强度、第二散射信号强度和第三散射信号强度;根据第一散射信号强度和第三散射信号强度的第一比值,与第二散射信号强度和第三散射信号强度的第二比值得到散射系数;根据散射系数得到被测颗粒的粒径。本申请采用多个不同角度设置的超声换能器接收被测颗粒散射后的散射信号,有效解决了单个换能器接收信号弱、获取有效信息少的技术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