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421949A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311312192.5
申请日:2023-10-11
申请人: 大连理工大学
IPC分类号: G06F30/23 , G06F119/08 , G06F119/14 , G06F111/04
摘要: 本发明一种虑及安全阀结构低温变形的阀芯偏转角度求解方法属于低温机械密封领域,涉及一种虑及安全阀结构低温变形的阀芯偏转角度求解方法。该方法先基于热‑位移耦合高精仿真方法,进行深低温安全阀热‑位移耦合高精仿真分析。再分析探究阀芯、接管嘴以及导向副配合间隙在服役工况下的变形规律,在设计公差范围内不同导向间隙安全阀在低温下仿真分析,建立导向副配合间隙约束下的阀芯极限倾斜角度预测模型。该方法研究了深低温安全阀导向副配合间隙变化诱发阀芯倾斜的规律,实现了对导向副配合间隙约束下的阀芯极限倾斜角度的预测。为抑制深低温服役安全阀的密封泄漏提供理论基础,对实现安全阀高性能服役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6861814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826736.3
申请日:2023-07-06
申请人: 大连斯频德环境设备有限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
IPC分类号: G06F30/28 , G06F30/20 , G06F119/08
摘要: 本发明属于闭式冷却塔仿真计算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耦合盘管‑填料逆流式闭式冷却塔三维模拟计算方法。通过输入冷却塔的结构参数、运行参数和填料参数计算喷淋水进出口温度的稳定值,对换热盘管区域换热参数分布进行三维计算。通过填料区的淋水进口温度计算冷却塔的淋水进口温度。在换热盘管区域通过有限体积法建立数学模型,对盘管区域的参数三维分布情况进行计算,并得出盘管区域的淋水出口温度。当盘管区域淋水出口温度与填料区域淋水进口温度不相等时,对淋水温度重新设值进行迭代计算,直至冷却塔淋水的进出口温度达到稳定。本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对于耦合填料和盘管的闭式冷却塔的热力计算步骤复杂且困难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693697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513129.3
申请日:2022-11-29
申请人: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南阳供电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
摘要: 一种基于等值数据胞元的大规模风光分层接入配网多层协调无功优化方法,步骤为:S1对馈线系统建立纯物理潮流模型;S2对不可控和可控台区系统分别建立基于BP神经网络训练的台区潮流拟合模型和台区无功优化拟合模型,形成两种类型的等值数据胞元;S3馈线模型中引入两个模型,建立无功优化数学模型与基于数据驱动方法的台区等值数据胞元相结合的混合模型;S4以降低系统总网损、减小电压偏移量为目标,满足系统安全约束,实现配电网馈线‑台区多层协调无功优化,得到系统内各无功调控设备的最优出力情况。本发明在馈线‑台区构成的中低压配电网中,将各台区等效为馈线系统相应节点的等效负荷,减小配电网系统规模,能够有效解决分布式风光大规模分层接入所导致电压越限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050989A
公开(公告)日:2020-12-08
申请号:CN202011014837.3
申请日:2020-09-24
申请人: 大连理工大学
IPC分类号: G01L5/1627 , G01L1/22
摘要: 本发明属于触觉传感器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面向仿人抓取的柔性三维触觉传感器,分为五层,第一层为柔性非导电材料层,第二层为电极层,第三层为力敏材料层,第四层为电极层,第五层为柔性非导电材料层,整体为对称结构。传统的单测点触觉传感器只能在一维对力的大小进行测量,本装置采用分布式、多传感单元设计方案,不仅可以测量二维平面上各点的触觉力信息,而且可以反馈受力的位置信息。根据机械手仿人抓取的特点,设计了4行7列三维传感阵列,不仅可用于机械夹持器正面抓取受力测量,而且可用于机械手仿人抓取时,测量不同姿态下指端的正面和侧面受力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1337394A
公开(公告)日:2020-06-26
申请号:CN202010208545.7
申请日:2020-03-23
申请人: 大连理工大学
摘要: 一种温湿度可控的微米级颗粒湍流团聚的实验装置,属于温湿度可控的湍流场碰撞团聚的实验装置领域。这种温湿度可控的微米级颗粒湍流团聚的实验装置包括气粒发生装置、气粒混合加热装置、湍流碰撞团聚装置、高速摄像装置和气粒排放处理装置,该装置可实现气流速度控制在0.5-20m/s、气流温度控制在220-230℃,从而实现环境条件、温湿度可控条件下,微米尺度颗粒间的碰撞团聚实验研究工作,可有效地模拟烟气管道内颗粒沉积过程、静电除尘器内颗粒到达集尘板时的沉积过程、换热管表面积灰等实际的工业过程,同时为颗粒间的碰撞团聚过程的理论研究提供有效的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7151003B
公开(公告)日:2019-04-09
申请号:CN201710290099.7
申请日:2017-04-28
申请人: 大连理工大学
IPC分类号: C01B21/082 , B82Y30/00
摘要: 一种石墨相氮化碳(g‑C3N4)纳米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纳米材料制备技术领域。该g‑C3N4纳米环材料为圆环状结构,外环直径为20‑1000nm,外环高度为20‑200nm,内部圆孔直径为10‑800nm。其制备方法为:以三聚氰胺作为前驱体,二氧化硅纳米球为模板,受热升华的前驱体在载气的吹扫下进入高温区发生热缩聚反应,热缩聚产物在二氧化硅纳米球表面自组装形成g‑C3N4纳米环,冷却后利用刻蚀试剂去除模板,将产物干燥得到g‑C3N4纳米环材料。该g‑C3N4与热缩聚法形成的体相g‑C3N4相比,具有更高的比表面积、更优异的光生电子‑空穴分离能力和更良好的导电性,不仅可用于光催化产氢,光催化二氧化碳还原及光催化降解有机物等领域,也能作为载体负载催化剂或药物,在能源、环境及医药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3691479B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310690346.4
申请日:2013-12-12
申请人: 大连理工大学
摘要: 本发明的一种复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催化化学技术领域。该方法用分子筛母体分别等体积浸渍于CuSO4溶液、Fe(NO3)3溶液中,经过干燥焙烧后得到Fe2O3-CuSO4-HZSM-5复合催化剂,将其应用于生物质发酵所得2,3-丁二醇催化脱水制备甲乙酮。2,3-丁二醇转化率接近100%,甲乙酮选择性可达70.1~89.9%,并可长时间稳定操作,催化剂运行240h后仍保持较高的活性和选择性。本发明制备的复合催化剂,制备条件温和简单;催化活性高且稳定;2,3-丁二醇转化率和甲乙酮的选择性均高;环境友好,符合绿色化学理念。
-
公开(公告)号:CN101838166A
公开(公告)日:2010-09-22
申请号:CN201010300649.7
申请日:2010-01-25
申请人: 大连理工大学
CPC分类号: Y02A40/201 , Y02A40/203 , Y02A40/205 , Y02A40/209 , Y02E50/343 , Y02W30/43 , Y02W30/4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物及其产品的静态堆肥无害化处理方法,属于环保领域。其特征是同时使用干草等碳源辅料和动物粪便等氮源辅料,与动物肉尸及其产品混合堆肥。在堆肥建造方法上,根据动物体重采用单层或多层建造方法。在堆肥建成以后,使堆温升高至55度保持3天以上或升高至45度保持7天以上,使病害微生物基本灭活。在堆肥建成以后,静态处理,经过一段时间后翻堆,反复直至完成堆肥发酵,达到堆肥腐熟利用。本发明安全、环保、经济,使用干草、秸秆、动物粪便等农村容易获得的廉价堆肥辅料降解动物尸体,动物肉尸及其产品能够得到彻底分解,并转化成有益的绿色有机植物肥料,为动物疫情暴发中的应用提供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7421948A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311312189.3
申请日:2023-10-11
申请人: 大连理工大学
IPC分类号: G06F30/23 , G06F119/14 , G06F119/08
摘要: 本发明一种虑及深低温安全阀变形的阀芯回座冲击仿真方法属于阀门仿真领域,涉及一种虑及深低温安全阀变形的阀芯回座冲击仿真方法。该方法先基于显示动力学理论,结合低温导向副配合间隙建立深低温安全阀阀芯回座冲击模型。再根据深低温安全阀导向结构低温变形,构建导向间隙与阀芯极限倾斜角度模型。最后,以阀芯回座倾斜角度和回座速度为影响因素模拟低温阀芯倾斜姿态回座冲击过程,探究阀芯回座倾斜角度及回座速度对密封副接触压痕宽度与深度的影响规律。该方法实现了对导向副配合间隙约束下的阀芯极限倾斜角度的预测,仿真过程简单,可行性高,结合实际工况,为进一步研究深低温安全阀泄漏提供理论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2924341A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2110304947.1
申请日:2021-03-23
申请人: 大连理工大学
摘要: 一种温湿度可控的微米级颗粒湍流团聚的实验装置,属于温湿度可控的湍流场碰撞团聚的实验装置领域。这种温湿度可控的微米级颗粒湍流团聚的实验装置可实现气流速度控制在0.5‑20m/s、气流温度控制在220‑230℃的微米尺度颗粒间的碰撞团聚实验研究工作,为颗粒间的碰撞团聚过程的理论研究提供有效的支撑。相比于传统固定的扰流柱结构,该装置设置了可旋转的扰流叶轮,启动快,扰流作用更强,提高了颗粒碰撞效率,在颗粒除尘领域有较大的应用前景。湍流碰撞团聚装置通过改变扰流叶轮的尺寸、数量及转速以产生不同形式的湍流场。另外,高速摄像系统可清晰地拍摄粒径为2μm以上颗粒间碰撞团聚板的过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