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519739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479509.8
申请日:2023-04-28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IPC: G01N25/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导热系数反演沉积物内水合物饱和度的方法,包括制作含水合物沉积物试样,通过测温‑加热探针和多组温度‑压力传感器探头、恒流稳压输出设备确定加热过程的时间和沉积物升高的温度,然后计算获得沉积物内水合物状态,最后利用水合物饱和度反演公式计算沉积物内原位水合物的饱和度。本发明利用水合物导热系数计算时考虑水合物分解相变潜热的影响的特点,将沉积物内水合物饱和度引入导热系数计算,利用混合物理论得到的导热系数和热线法测得的导热系数等效的原理,反演获得沉积物内原位水合物饱和度分布。该方法基于热学原理实现了含相变的水合物沉积物内饱和度分布的反演计算,为沉积物内水合物饱和度的计算提供便利。
-
公开(公告)号:CN116517529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486881.1
申请日:2023-05-04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岩土工程领域,公开了一种研究水合物开采过程中井筒失稳与气体泄漏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反应釜系统、井系统、水合物生成系统、水合物开采系统和监测系统。该装置实现了水合物开采过程中井筒失稳和气体泄漏的实时监测。与传统研究装置相比,考虑开采中的流固耦合过程,即水合物相变和沉积物作用下,沉积物储层变形对井筒、固井水泥环的挤压和剪切破坏,导致气体沿变形井筒逃逸泄漏,而这会引起对固井水泥环的剥离和井筒的腐蚀,加速井筒及水泥环的失稳,进一步阻碍气水产出。该装置对实验室条件下研究水合物开采过程的沉积物和井筒的流固耦合作用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6539661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479787.3
申请日:2023-04-28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IPC: G01N25/20 , G06F30/20 , G06T7/10 , G06T3/40 , G06F119/08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天然气水合物开采技术领域,公开一种水合物分解过程等效比热实时无损计算的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可视扁平反应釜、无损高精度相态识别系统、进气进液及排气排液系统、计算机采集系统。本发明的原理是:通过反应釜外部通过导热供给均匀热源的方法,促使水合物分解,内部热对流可忽略。通过无损高精度相态识别系统获得实时各组分体积分数,对体积分数采用牛顿插值计算,求取相邻温度的水合物沉积物相变潜热,得到水合物沉积物的等效比热。本发明实现了水合物分解过程中等效比热场的实时无损计算,该方法环保经济、装置清晰可视,为水合物的开采过程中相变潜热以及等效比热的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5680573B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211323084.3
申请日:2022-10-27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天然气水合物开采技术领域,提出了基于热力学驱动力优化的天然气水合物开采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自动控制反馈系统、气液分离系统、含盐量测定系统、温度监测系统、防砂系统、压力监测系统。自动控制反馈系统与各探测系统之间进行实时数据传递与分析。自动控制反馈系统基于天然气水合物分解热力学驱动力优化开采方案,控制了天然气水合物的分解速率,避免了天然气水合物的不可控分解,提升了开采方案的商业应用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4772903B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210516870.9
申请日:2022-05-13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C02F11/14 , C02F11/12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污泥处理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水合物法污泥调理及深度脱水装置及方法,该装置主要包括污泥调理系统,污泥脱水系统及数据采集系统。该方法利用气体水合剂结合污泥内水分生成水合物,水合物晶体生长破坏污泥絮体结构及细菌细胞,使污泥内部结合水转变为自由水,调理后的污泥结合真空泵抽取水分,实现污泥深度脱水。本发明特点在于工艺简单、低能耗、高效率,克服化学处理法的投加量大、增容比大、二次污染以及传统冻融调理能耗高、耗时长的问题;污泥内部生长的晶体生长破坏污泥絮体结构,结合机械方法有效降低污泥含水率,实现污泥深度脱水;同时,污泥调理结束后,水合物分解释放的气体水合剂可以回收再利用,提高经济和环保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5680573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323084.3
申请日:2022-10-27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天然气水合物开采技术领域,提出了基于热力学驱动力优化的天然气水合物开采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自动控制反馈系统、气液分离系统、含盐量测定系统、温度监测系统、防砂系统、压力监测系统。自动控制反馈系统与各探测系统之间进行实时数据传递与分析。自动控制反馈系统基于天然气水合物分解热力学驱动力优化开采方案,控制了天然气水合物的分解速率,避免了天然气水合物的不可控分解,提升了开采方案的商业应用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4413364B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10084764.8
申请日:2022-01-25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F24F5/00 , F24F11/84 , F24F11/89 , F25B41/20 , F25B41/40 , F25B49/00 , C09K5/06 , F24F140/12 , F24F140/20
Abstract: 一种内循环式笼形水合物蓄冷系统及方法,工业制冷领域,包括冷水机组、水合物蓄冷槽、气流扰动装置、浓度测量系统、取冷系统、直流电源及电路控制系统、系统监控装置。冷水机组提供低温载冷剂,流经水合物蓄冷槽内的蒸发器盘管完成换热,气流扰动装置诱导水合物成核,浓度测量系统实时监测水合物溶液浓度,取冷系统配备带风机的翅片管换热器,提高蓄冷系统供冷效率,系统监控装置通过多个温压传感器模块实时监测系统状态变化,此外本发明通过调节阀门开关,可实现多种供冷模式,满足不同应用场景,本发明依靠蓄冷槽内部气体提供内循环气体扰动,促进水合物相变储能,提高蓄冷效率,具有高效的电力节能调峰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786574B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111196278.7
申请日:2021-10-14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二氧化碳水合物消防罐车,包括消防车体、器材室和二氧化碳水合物消防罐体,所述二氧化碳水合物罐体与器材室分为独立区域,且均与消防车体配合装备;所述二氧化碳水合物罐体内设置有水合物生成装置和分解装置;所述生成装置由载冷剂管路和与其连通的消防车制冷系统连接;所述分解装置由金属传热刺球与二氧化碳气枪连接的气体安全控制阀组成;所述金属传热刺球连接消防车电源;所述二氧化碳气枪位于消防罐体顶部,打开二氧化碳气枪并加热金属传热刺球联合作用,使二氧化碳水合物迅速分解,水合物分解产生的低温水通过水枪喷出冷却易燃物,联合二氧化碳气枪喷出的二氧化碳进行灭火。本发明所述的二氧化碳消防罐车能够同时利用二氧化碳水合物分解产生的二氧化碳和低温水进行高效率灭火,具有成本低廉、环境友好,高效持续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679661B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2011502703.6
申请日:2020-12-18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C08F222/14 , C08F226/06 , C08L5/08 , C08K3/16 , C09K5/14 , B01J1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可定向回收EDCs的水合物控温储能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水合物是四氢呋喃水合物,所述可定向回收EDCs的功能层有两层,内层是无机物和有机聚合物复合层,外层是以EDCs为模板的聚合物层。制备过程首先将四氢呋喃水溶液喷洒到盐溶液中,制备无机、有机聚合物复合层,形成基底水合物控温储能材料;然后将模板分子、单体、交联剂、引发剂等混合在基底水合物控温储能材料悬浊液中,利用聚合作用在基底水合物控温储能材料表面形成定向回收内分泌干扰污染物功能层;最后除去模板分子,制得最终产物。本发明制备了水合物控温储能微胶囊,提供了一种方法可以实现废热回收和去除污染的双功能效果,可应用于工业废水的处理和净化。
-
公开(公告)号:CN112345434B
公开(公告)日:2022-02-15
申请号:CN202011144104.1
申请日:2020-10-23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nventor: 杨磊 , 冯宇 , 匡洋民 , 宋永臣 , 赵佳飞 , 刘延振 , 孙明瑞 , 国宪伟 , 张伦祥 , 刘卫国 , 杨明军 , 王大勇 , 刘瑜 , 张毅 , 凌铮 , 蒋兰兰 , 李洋辉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微纳气泡性质测量领域,涉及到一种微纳米气泡内部压力计算方法。该方法用于准确估算微纳米气泡的内部压强。其应用Zeta电位仪测量微纳米气泡的平均Zeta电位,Nano‑Sight NS300得到微纳米气泡的平均粒径,通过方程计算出气泡表面的电荷密度,利用表面电荷密度与表面张力系数之间的关系,计算表面张力系数,代入拉普拉斯方程计算气泡内部压力。该方法打破了传统的拉普拉斯方程方法的计算局限,避免了其计算过程中忽略气泡表面电荷所带来的误差,弥补了单独依靠拉普拉斯方程方法在计算微纳米气泡内部压力的不足,提供了更完善的微纳米气泡内部压力计算方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