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升式列管环流反应器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518607A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2211316679.6

    申请日:2022-10-26

    Applicant: 天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升式列管环流反应器,包括反应器壳体、反应管、环流内筒、管板;反应管位于反应器壳体内部,环流内筒位于反应管内部,管板设置在反应管两端,环流内筒之间设置喇叭口或导流锥;管板、反应管外壁和反应器壳体构成换热介质腔体,换热介质腔体设置换热介质进口和换热介质出口。根据反应的特点,反应管内部采用内环流、外环流或者内外交替式环流。对于放热反应,物料在反应管内发生反应,放出的反应热被换热介质腔体内的换热介质带走,使得反应管内的物料维持一定的温度;对于吸热反应,换热介质腔体内为加热介质,将反应管内的物料加热至反应温度,保证反应的顺利进行。简化设备结构,降低制造成本,拓宽环流反应器的应用范围。

    一种混酸硝化合成连续化的生产工艺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520757A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2011407900.X

    申请日:2020-12-03

    Applicant: 天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精细化工生产领域,提供一种混酸硝化合成连续化的工艺及装置,液体CO2作为溶剂与配料罐中的固体物料混合后进入到反应器中,反应过程产生的热量由CO2的相变带走,从反应器顶部出来的CO2在通过压缩机和冷凝器变成液态CO2,返回配料罐中继续作为溶剂使用;反应后的产物经泵连续采出。还提供了工艺方法,步骤如下:液体CO2作为溶剂与配料罐中的固体原料混合;硝酸和H2S04的混合物按一定配比进到混酸储罐中;混合后的反应物料连续进到反应器下部;混酸连续进到反应器上部与原料进行反应;CO2气体连续进到反应器底部作为反应器的动力;反应器顶部出来的气体通过压缩机和冷凝器变成液态CO2,返回配料罐中继续作为溶剂使用;反应后的产物经泵连续采出。

    一种高温高压冲击滑动复合微动磨损实验装置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948079A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2010813889.0

    申请日:2020-08-13

    Applicant: 天津大学

    Inventor: 谭蔚 郭凯 王一鹏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温高压冲击滑动复合微动磨损实验装置和方法,装置包括第一激振器、第一激振杆、连接器、第二激振杆、第二激振器和传动杆,所述第一激振器与所述第一激振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激振杆与所述第二激振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激振杆与所述第二激振杆垂直设置,所述第一激振杆和所述第二激振杆的端部均与所述连接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器固定设置在所述传动杆上。本发明解决了高温高压下的双向加载实现研究滑移、冲击以及冲击滑移复合形式的微动磨损;可以实现不同温度和压力条件下的高温磨损实验。

    一种微网能量控制方法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578160B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510018152.9

    申请日:2015-01-14

    Applicant: 天津大学

    Inventor: 张炳达 郭凯 孙杰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76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网能量控制方法,所述微网能量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风速、光照强度、交易电价以及热、电负荷的概率分布,确定电力市场中微网在第k时段计算的微网合约期运行成本ZTk;对随机变量进行最小置信区间化处理,增加不平衡功率惩罚项,确定微网合约期运行成本ZTk在置信水平α下的表达式;根据期望成本确定最佳置信水平;根据变置信水平优化策略确定最佳变置信水平区间。本发明根据不同分布式电源、热电负荷、交易电价等因素的概率模型,对市场环境中的微网能量控制模型做出了准确描述;本发明提出采用期望成本衡量置信水平选择方案的观点,对微网在配电侧电力市场环境中的经济运行做出指导。

    一种微网能量控制方法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578160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510018152.9

    申请日:2015-01-14

    Applicant: 天津大学

    Inventor: 张炳达 郭凯 孙杰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763 H02J3/38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网能量控制方法,所述微网能量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风速、光照强度、交易电价以及热、电负荷的概率分布,确定电力市场中微网在第k时段计算的微网合约期运行成本ZTk;对随机变量进行最小置信区间化处理,增加不平衡功率惩罚项,确定微网合约期运行成本ZTk在置信水平α下的表达式;根据期望成本确定最佳置信水平;根据变置信水平优化策略确定最佳变置信水平区间。本发明根据不同分布式电源、热电负荷、交易电价等因素的概率模型,对市场环境中的微网能量控制模型做出了准确描述;本发明提出采用期望成本衡量置信水平选择方案的观点,对微网在配电侧电力市场环境中的经济运行做出指导。

    一种三氯氢硅提纯的双热泵精馏装置及操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83393B

    公开(公告)日:2013-07-31

    申请号:CN201210046023.7

    申请日:2012-02-27

    Applicant: 天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1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氯氢硅分离的双热泵精馏塔装置以及操作方法。通常为了得到多晶硅生产所需的高纯度三氯氢硅,需要经过多塔的分离才能将原料中的轻重杂质除去,同时需要外界提供大量的能量。而采用双热泵精馏塔装置,在一个精馏塔内设置两块隔板,将一个精馏塔分为不同的三个区域,就可以实现单塔内多种轻重杂质的完全脱除,得到高纯度的三氯氢硅,并且通过热泵精馏技术达到降低能耗的目标。精馏塔内的隔板将塔分为预分离塔、脱轻塔和脱重塔,在合适的控制参数下,在脱轻塔的塔底和脱重塔的塔顶同时得到高纯度的三氯氢硅产品。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集合了热泵精馏技术以及间壁塔的特点,在一塔内完成不同杂质的脱除,得到高纯度三氯氢硅产品(>99.9999%),同时降低能耗,减少设备投资。

    一种超低压降开窗导流填料片及规整填料

    公开(公告)号:CN102764628A

    公开(公告)日:2012-11-07

    申请号:CN201210258581.X

    申请日:2012-07-24

    Applicant: 天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低压降开窗导流填料片及规整填料。在波纹填料片的波峰和波谷上开窗:当窗口与填料片水平展开,开窗分为窗口与扇叶,窗口面积是扇叶面积的0%-1000%,当窗口面积为0时,窗口上边与下边重合;窗口下边与窗口水平轴线所夹区域,定义轴线以下部分面积为正,轴线以上部分面积为负,窗口面积需大于0;扇叶与填料片的交线左右对称,其夹角α为10°-170°。原先在波谷处的流体经过导流窗的导流作用流向填料片的另一侧的表面的波峰位置,从而增加了气液传质面积;另外当液体流过导流窗时,原先在层流底层的液体变为液膜表面的液体,有效的促进了液膜的更新与湍动,增加了气液两相之间的混合,提高了气液传质速率。

    一种开窗导流填料片及填料

    公开(公告)号:CN102671616A

    公开(公告)日:2012-09-19

    申请号:CN201210142037.9

    申请日:2012-05-09

    Applicant: 天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开窗导流填料片及填料,波纹填料片上设置有多个单向开窗,窗口几何中心的横向间距在2-100mm之间,纵向间距在2-100mm之间。规整填料是由5-100块填料片组合成圆柱体。每片填料片竖直放置,相邻填料片的波峰方向关于塔的轴线对称,与轴线呈15°至75°夹角;塔内放置多块填料时,上下填料盘旋转15°至90°安装。本发明的优点有:改变了开窗导流填料的开窗位置和大小,使气液在填料上传质更频繁;窗口大小形状以及排列方式可灵活改变,适应不同物系的场合;窗口密布,气液流道更多,对于相对挥发度小的物系更具优势。

    一种与塔体一体化的完全消除壁流效应的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600789A

    公开(公告)日:2012-07-25

    申请号:CN201210068417.2

    申请日:2012-03-15

    Applicant: 天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与塔体一体化的完全消除壁流效应的装置及其安装方法。它由收液圈1和液体再分布圈2组成,收液圈的上端焊接在塔内壁上,低于填料层,收液圈下端裁开;液体再分布圈为底部带有圆环的筒体,把液体再分布圈插在塔壁3和收液圈之间,液体再分布圈的上端高出收液圈的裁开的位置的下端,液体再分布圈的底部圆环设置在填料层上。本发明的收液圈上部分与塔体之间无缝隙,不会出现收集壁流液体不完全的现象,不会形成二次壁流。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