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自放电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84346B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210806393.X

    申请日:2022-07-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池自放电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池自放电检测方法。本发明的电池自放电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电池自放电检测试剂A涂覆在电池的隔膜上显示桃红色,涂覆的部位含有金属Ni;试剂A包括丁二酮肟、掩蔽剂、pH缓冲剂和溶剂;将电池自放电检测试剂B涂覆在电池的隔膜上显示粉色或蓝色,涂覆的部位含有金属Fe;试剂B包括邻菲罗啉或铁氰化钾、掩蔽剂、pH缓冲剂和溶剂;将电池自放电检测试剂C涂覆在电池的隔膜上显示蓝色,涂覆的部位含有金属Cu;试剂C包括双环己酮草酰二腙、掩蔽剂、pH缓冲剂和溶剂。该方法能够快速确定自放电点位置与相应的引发元素。

    一种电池自放电检测方法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184346A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210806393.X

    申请日:2022-07-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池自放电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池自放电检测方法。本发明的电池自放电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电池自放电检测试剂A涂覆在电池的隔膜上显示桃红色,涂覆的部位含有金属Ni;试剂A包括丁二酮肟、掩蔽剂、pH缓冲剂和溶剂;将电池自放电检测试剂B涂覆在电池的隔膜上显示粉色或蓝色,涂覆的部位含有金属Fe;试剂B包括邻菲罗啉或铁氰化钾、掩蔽剂、pH缓冲剂和溶剂;将电池自放电检测试剂C涂覆在电池的隔膜上显示蓝色,涂覆的部位含有金属Cu;试剂C包括双环己酮草酰二腙、掩蔽剂、pH缓冲剂和溶剂。该方法能够快速确定自放电点位置与相应的引发元素。

    一种卷绕电芯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7457965B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11786537.0

    申请日:2023-12-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卷绕电芯,卷绕电芯包括正极片、负极片以及设置于正极片和负极片之间的隔膜。正极片、隔膜和负极片沿设定方向卷绕。负极片包括至少一个负极极耳。负极极耳包括靠近卷绕起始端的第一端部和靠近卷绕终止端的第二端部。正极片包括正极头部,正极头部位于正极片中靠近卷绕起始端的一侧。沿卷绕起始端指向卷绕终止端的圆周方向,正极头部距离第一端部的角度以及正极头部距离第二端部的角度均大于或者等于预设角度。如此,通过设置正极头部的位置避开负极极耳所在位置以及负极极耳的边缘预设角度的位置,可以减小正极头部所在位置隔膜出现破孔导致卷绕电芯内部短路的风险,进而提高了卷绕电芯的可靠性。

    一种卷绕电芯
    4.
    发明公开
    一种卷绕电芯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7457965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786537.0

    申请日:2023-12-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卷绕电芯,卷绕电芯包括正极片、负极片以及设置于正极片和负极片之间的隔膜。正极片、隔膜和负极片沿设定方向卷绕。负极片包括至少一个负极极耳。负极极耳包括靠近卷绕起始端的第一端部和靠近卷绕终止端的第二端部。正极片包括正极头部,正极头部位于正极片中靠近卷绕起始端的一侧。沿卷绕起始端指向卷绕终止端的圆周方向,正极头部距离第一端部的角度以及正极头部距离第二端部的角度均大于或者等于预设角度。如此,通过设置正极头部的位置避开负极极耳所在位置以及负极极耳的边缘预设角度的位置,可以减小正极头部所在位置隔膜出现破孔导致卷绕电芯内部短路的风险,进而提高了卷绕电芯的可靠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