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681265A
公开(公告)日:2020-01-14
申请号:CN201911012365.5
申请日:2019-10-23
Applicant: 太仓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污染型浸没式超滤膜池结构,属于给水和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包括上部为圆柱型分离区,分离区内设有超滤膜组件,分离区的一侧设有进水口,顶部设有出水管;出水管与超滤膜组件连通;进水口的朝向与圆柱型分离区的侧壁的切线的方向一致;圆柱型分离区的下部为圆锥型沉淀区,沉淀区与隔离区之间设有曝气管。沿所述沉淀区的侧壁上铺设有排泥管,所述排泥管在分离区与沉泥区的交界处伸出。本发明上部为圆锥型分离区,改变了膜池进水口位置及进水方式,使进水可以在膜池内呈旋流状态,进而对超滤膜表面形成横向剪切力,减缓膜污染,下部圆锥形的膜池结构,有利于污染物在膜池中的沉淀及富集,改善了超滤膜运行环境和排泥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211328939U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1921788112.2
申请日:2019-10-23
Applicant: 太仓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抗污染型浸没式超滤膜池结构,属于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包括上部为圆柱型分离区,分离区内设有超滤膜组件,分离区的一侧设有进水口,顶部设有出水管;出水管与超滤膜组件连通;进水口的朝向与圆柱型分离区的侧壁的切线的方向一致;圆柱型分离区的下部为圆锥型沉淀区,沉淀区与隔离区之间设有曝气管。沿所述沉淀区的侧壁上铺设有排泥管,所述排泥管在分离区与沉泥区的交界处伸出。本实用新型上部为圆锥型分离区,改变了膜池进水口位置及进水方式,使进水可以在膜池内呈旋流状态,进而对超滤膜表面形成横向剪切力,减缓膜污染,下部圆锥形的膜池结构,有利于污染物在膜池中的沉淀及富集,改善了超滤膜运行环境和排泥条件。(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0645901U
公开(公告)日:2020-06-02
申请号:CN201921981545.X
申请日:2019-11-18
Applicant: 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太仓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短流程双膜水处理系统,属于水净化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包括超滤膜单元和纳滤膜单元,超滤膜单元包含超滤膜池及其置入其中的超滤膜组件,超滤膜组件的产水管连通纳滤膜单元的一段纳滤膜,一段纳滤膜的浓水端同时连通一段回流泵和二段前的段间增压泵,二段纳滤膜的浓水端同时连通二段回流泵、冲洗水回流电动阀和电动调节阀,一段产水和二段产水直接汇合后外排。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装置集成化程度高,流程短,避免了中间单元腐蚀生锈或滋生微生物等带来的二次污染问题;纳滤单元两段膜堆且单段膜堆实现段间内回流,可根据水质状况调节纳滤单元的回流量和回收率,提高了系统的抗污染能力和系统回收率;装置稳定,降低了生产成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