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612849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937579.4
申请日:2024-12-26
Applicant: 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MBR耦合高级氧化去除新污染物的系统及方法,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主体工艺包括MBR工艺单元和高级氧化工艺单元,其中,高级氧化工艺包含臭氧微纳米气泡装置及相应的臭氧智能投加控制模块、紫外光催化高级氧化装置及相应的双氧水智能投加控制模块。通过MBR工艺单元充分降低水中污染物背景值和去除一部分新污染物;通过臭氧微纳米气泡装置去除部分吸光物质和一部分新污染物,提高水体透光率至82%以上;最后再经UV/H2O2激发产生强氧化性的羟基自由基(·OH),去除大部分新污染物。两工艺单元深度耦合,工序衔接紧密,可以高效去除新污染物;两个智能控制模块,根据处理效果精确投加药剂,可以降低运行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8090100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311780130.7
申请日:2023-12-22
Applicant: 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振动式膜生物反应器力学测试系统及方法,属于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本系统可调整驱动装置的振幅与频率,改变膜池内流体参数,调整环境参数,模拟多地区气候条件环境,多角度多位置测试振动式膜生物反应器各受力件的力学参数,测得在不同工况条件下振动式膜生物反应器承受交变载荷时的受力数据,可通过调整往复频率缩短振动式膜生物反应器寿命验证周期,提升振动式膜生物反应器的开发时效,通过数据分析台实时监测振动式膜生物反应器各受力点情况,收集数据并综合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6813046B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0795024.X
申请日:2023-06-30
Applicant: 青岛水务集团有限公司 , 青岛小涧西渗沥液处理有限公司 , 青岛市固体废弃物处置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中企国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青岛洁源环境有限公司
Inventor: 占美丽 , 王春虎 , 迟文浩 , 张国栋 , 刘克琼 , 孙扬 , 付友先 , 王亚楠 , 孙英杰 , 刘赞贤 , 吕宝鹏 , 赵颂 , 闫清云 , 孙吉平 , 夏正启 , 高崧茹 , 吴燕鹏 , 刘骁智
IPC: C02F1/52 , G06F17/10 , C02F103/06
-
公开(公告)号:CN116813046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795024.X
申请日:2023-06-30
Applicant: 青岛水务集团有限公司 , 青岛小涧西渗沥液处理有限公司 , 青岛市固体废弃物处置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中企国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青岛洁源环境有限公司
Inventor: 占美丽 , 王春虎 , 迟文浩 , 张国栋 , 刘克琼 , 孙扬 , 付友先 , 王亚楠 , 孙英杰 , 刘赞贤 , 吕宝鹏 , 赵颂 , 闫清云 , 孙吉平 , 夏正启 , 高崧茹 , 吴燕鹏 , 刘骁智
IPC: C02F1/52 , G06F17/10 , C02F10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垃圾渗滤液浓缩液的处理方法,属于浓缩液处理技术领域。该垃圾渗滤液浓缩液的处理方法包括:向原水池中加入投加浓度为Q1的絮凝药剂,以及向深度絮凝反应池中加入投加浓度为Q2的所述絮凝药剂。本发明应用于垃圾渗滤液浓缩液处理方面,解决现有垃圾渗滤液浓缩液处理方法因渗滤液的成分复杂且性质在一个相当大的范围内变动而造成的处理效果不稳定的问题,具有应用范围广泛、针对不同垃圾渗滤液均具有很好的处理效果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504622A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210983392.2
申请日:2022-08-16
Applicant: 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2F9/14 , C02F1/44 , C02F3/28 , C02F101/30
Abstract: 一种基于振动膜分离设备的厌氧污水处理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厌氧反应器(1)和振动膜分离设备(2),其中,振动膜分离设备(2)与厌氧反应器(1)组合构建;高浓度有机废水从进水单元进入厌氧反应器(1),在厌氧反应器(1)内反应,反应得到的生物气体上浮、被所述三相分离器分离并排出至反应器外,反应得到的一部分低污染浓度的混合液向上进入振动膜分离设备(2),经过振动膜分离设备(2)处理的清液从系统上部被抽吸出水;经厌氧反应器(1)处理的、被所述三相分离器分离的另一部分低污染浓度的混合物通过回流管路(8)回流至所述进水单元。本发明的系统吨水电耗有效降低,具备显著的节能环保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560561A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2210247740.X
申请日:2022-03-14
Applicant: 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MBR工艺脱氮除磷加药耦合膜污染智能控制系统和方法,属于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控制柜集成脱氮加药控制模块、除磷加药控制模块和膜污染控制模块。其中,膜污染控制模块控制膜池排泥量,维持膜池污泥浓度稳定,同时将实时信号反馈至脱氮和除磷加药控制模块,用于修正计算碳源和除磷药剂的加药量。本发明加药控制模块实现深度脱氮除磷,考虑了MBR工艺污泥性质差异和反应动力学等影响,同时膜污染控制模块可有效预防膜污染,两者有效结合,共同实现了出水氮、磷控制稳定达标,节能降耗,膜污染预警及时,膜工艺运行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09455618B
公开(公告)日:2020-09-25
申请号:CN201811586282.2
申请日:2018-12-25
Applicant: 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地埋式污水处理厂膜车间的MBR膜组器吊运系统,所述膜车间具有多个膜池廊道(7)和至少一个清洗池(6),所述系统还包括:沿横向设置的地面直行轨道(1),所述地面直行轨道(1)设置于膜池廊道(7)和清洗池(6)的纵向一侧,所述地面直行轨道(1)上设有可沿轨道移动的轨道式平板车(2);沿纵向设置在所有膜池廊道(7)和清洗池(6)上方的电动葫芦导轨(3),所述电动葫芦导轨(3)上设置电动葫芦(5);和平板车移动控制装置和电动葫芦控制装置。本发明可大幅减少作业耗时、有效减少膜组器的运输距离、减小电动葫芦的运输负荷;此外能有效避免因碰撞造成的膜组器损坏,从而延长膜组器的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1085113A
公开(公告)日:2020-05-01
申请号:CN201911369714.9
申请日:2019-12-26
Applicant: 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非光电响应氧化降解氨氮的脱铵超滤膜、制备方法及其在污水脱铵中的应用,属于脱铵超滤膜技术领域,包括依次设置的基膜支撑层和分离层;分离层中包含有MnO2/SnO2复合材料MS,基膜支撑层为使用饱和高锰酸钾和饱和氯化亚锡溶液浸泡过的无纺布。本发明通过向MnO2中引入SnO2,提高了催化能力,无需任何光电等外界手段且不用添加化学药剂即可氧化氨氮,能耗低,节约成本;脱铵超滤膜对水体中铵离子具有双重氧化作用,可有效降解废水中的氨氮保证产水氨氮小于1mg/L,达到地表Ⅲ类水要求;有效避免二次污染,在水透过膜过程中即可将铵离子氧化去除,效率高且不会出现性能的衰减;将催化成分负载在膜上,活性位点暴露在膜表面,降低了催化剂的使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0813093A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911188470.4
申请日:2019-11-28
Applicant: 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B01D61/02 , B01D67/00 , B01D71/06 , B01D69/10 , C02F1/44 , C02F101/16 , C02F101/3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铵离子选择性透过纳滤膜、制备方法及其在污水脱铵中的应用、选择性脱铵装置,属于纳滤膜技术领域,包括依次设置的脱盐层、基膜层以及支撑层,所述基膜层中含有铵离子选择性识别受体;所述铵离子选择性识别受体为三吡唑取代苯。本发明能够截留水体中钾、钙、钠、镁等有益矿物质,而选择性透过铵离子,实现铵离子的选择性透过浓缩回收;采用低压力驱动,即提高选择性分离效率,又节约成本,降低了能耗。解决了利用传统纳滤膜孔径筛分无法将铵根离子与钾钙钠镁离子选择性分离的技术难题,解决了利用正向渗透膜法脱铵效率低,存在渗透平衡限制的问题,解决了利用反渗透法成本高、能耗大,无法保留钾钙钠镁等有益离子的技术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681265A
公开(公告)日:2020-01-14
申请号:CN201911012365.5
申请日:2019-10-23
Applicant: 太仓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污染型浸没式超滤膜池结构,属于给水和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包括上部为圆柱型分离区,分离区内设有超滤膜组件,分离区的一侧设有进水口,顶部设有出水管;出水管与超滤膜组件连通;进水口的朝向与圆柱型分离区的侧壁的切线的方向一致;圆柱型分离区的下部为圆锥型沉淀区,沉淀区与隔离区之间设有曝气管。沿所述沉淀区的侧壁上铺设有排泥管,所述排泥管在分离区与沉泥区的交界处伸出。本发明上部为圆锥型分离区,改变了膜池进水口位置及进水方式,使进水可以在膜池内呈旋流状态,进而对超滤膜表面形成横向剪切力,减缓膜污染,下部圆锥形的膜池结构,有利于污染物在膜池中的沉淀及富集,改善了超滤膜运行环境和排泥条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