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399116B

    公开(公告)日:2011-10-26

    申请号:CN200810165818.3

    申请日:2008-09-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G4/302 H01G4/012 H01G4/232 H01G9/048 H01G9/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小型且能提高电容密度、提高电极金属和电介质材料的选择性、简化制造工程的电容器及其制造方法。电容器元件(12)由以下部分构成:一对导电体层(14)、(16);多个第1电极(20)和第2电极(24);绝缘所述电极和导电体层的绝缘帽(22)、(26)。通过2个阶段对金属基材进行阳极氧化处理,可以不规则地配置用于填充所述第1电极(20)的孔和用于填充第2电极(24)的孔。通过使所述第1电极(20)和第2电极(24)大致成柱状,可以增大决定电容的面积,实现电容器(10)的高电容化。此外,能够增加电极材料的选择性,同时简化制造工序。

    电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567263A

    公开(公告)日:2009-10-28

    申请号:CN200810098650.9

    申请日:2008-06-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G9/0032 H01G9/048 H01G9/07 H01G9/14 Y10T29/43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小型且能提高电容密度、提高电极金属任意性、简化制造过程的电容器及其制造方法。电容器元件12由以下部分构成:一对导电体层14、16;多个大致成管状的电介质18;该电介质18的内侧的第1电极20及外侧的第2电极24;将所述第1电极20和导电体层16绝缘的绝缘帽22;将所述第2电极24和导电体层14绝缘的绝缘帽26。电介质18具有高纵横比,通过金属基材的阳极氧化形成。通过在形成蜂窝状结构的六边形的顶点和其中央配置该电介质18,使决定电容的面积增大,可以实现高电容化。另外,由于在电介质18形成后向空隙部填充电极材料,所以可以提高电极材料任意性及简化制造过程。

    电容元件和电容元件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359537A

    公开(公告)日:2009-02-04

    申请号:CN200810144047.X

    申请日:2008-07-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G4/40 H01G11/48 Y02E60/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容元件和电容元件的制造方法。该电容元件具有多孔板状的电介质(14)、分别在交替地配置在电介质上的属于第一组的孔(15a3)内和属于第二组的孔(15b3)内形成的柱状电极(16a)、(16b)、分别在第一和第二组的孔内的柱状电极的顶端上形成的封堵各孔的由有机绝缘体层构成的绝缘体层(18a)、(18b)、分别设置在电介质的一个主面(14a)和另一个主面(14b)上并与柱状电极的基端b相连接的引出电极(12a)、(12b)。按照这种结构,由于耐电压提高,可以提供每单位体积的CV积比现有的电解电容器大且无极性的电容元件。

    电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567263B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0810098650.9

    申请日:2008-06-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G9/0032 H01G9/048 H01G9/07 H01G9/14 Y10T29/43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小型且能提高电容密度、提高电极金属任意性、简化制造过程的电容器及其制造方法。电容器元件12由以下部分构成:一对导电体层14、16;多个大致成管状的电介质18;该电介质18的内侧的第1电极20及外侧的第2电极24;将所述第1电极20和导电体层16绝缘的绝缘帽22;将所述第2电极24和导电体层14绝缘的绝缘帽26。电介质18具有高纵横比,通过金属基材的阳极氧化形成。通过在形成蜂窝状结构的六边形的顶点和其中央配置该电介质18,使决定电容的面积增大,可以实现高电容化。另外,由于在电介质18形成后向空隙部填充电极材料,所以可以提高电极材料任意性及简化制造过程。

    电容元件和电容元件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359537B

    公开(公告)日:2012-06-20

    申请号:CN200810144047.X

    申请日:2008-07-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G4/40 H01G11/48 Y02E60/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容元件和电容元件的制造方法。该电容元件具有多孔板状的电介质(14)、分别在交替地配置在电介质上的属于第一组的孔(15a3)内和属于第二组的孔(15b3)内形成的柱状电极(16a)、(16b)、分别在第一和第二组的孔内的柱状电极的顶端上形成的封堵各孔的由有机绝缘体层构成的绝缘体层(18a)、(18b)、分别设置在电介质的一个主面(14a)和另一个主面(14b)上并与柱状电极的基端b相连接的引出电极(12a)、(12b)。按照这种结构,由于耐电压提高,可以提供每单位体积的CV积比现有的电解电容器大且无极性的电容元件。

    电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399116A

    公开(公告)日:2009-04-01

    申请号:CN200810165818.3

    申请日:2008-09-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G4/302 H01G4/012 H01G4/232 H01G9/048 H01G9/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小型且能提高电容密度、提高电极金属和电介质材料的选择性、简化制造工程的电容器及其制造方法。电容器元件(12)由以下部分构成:一对导电体层(14)、(16);多个第1电极(20)和第2电极(24);绝缘所述电极和导电体层的绝缘帽(22)、(26)。通过2个阶段对金属基材进行阳极氧化处理,可以不规则地配置用于填充所述第1电极(20)的孔和用于填充第2电极(24)的孔。通过使所述第1电极(20)和第2电极(24)大致成柱状,可以增大决定电容的面积,实现电容器(10)的高电容化。此外,能够增加电极材料的选择性,同时简化制造工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