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制粒矿物材料连续烧结和预还原的方法和带式烧结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1835913A

    公开(公告)日:2010-09-15

    申请号:CN200880112441.3

    申请日:2008-09-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B1/20 C22B1/205 F27B21/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对制粒后的矿物材料进行连续烧结和预还原的方法和带式烧结设备。该设备包括带式烧结炉(1)。该设备包括连接通道(14、15)、气体传感器(16、17)、漏气通道(18、19)和漏气阀(20、21),连接通道提供了从下部废气管道(8、9)到进气管道(12、13)的流动连通,以将从加热/烧结区(II、II)中排出的气体的至少一部分引导到冷却区(V、VI)中,气体传感器布置在连接通道(14、15)中以检测气体成分,漏气通道在下部废气管道(8、9)和大气之间提供流动连通,漏气阀位于漏气通道(18、19)中以打开和关闭流动连通。为了使气体成分为还原性,布置控制装置(22)来监控由气体传感器(16、17)所检测到的气体成分,并且根据所检测到的气体成分控制漏气阀(20、21),以用于控制从大气到废气管道(8、9)的空气进入,来调节气体的氧含量,和/或调节燃烧器(7)的燃烧空气系数,用于调节气体中的一氧化碳含量。

    对制粒矿物材料连续烧结和预还原的方法和带式烧结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1835913B

    公开(公告)日:2012-07-25

    申请号:CN200880112441.3

    申请日:2008-09-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B1/20 C22B1/205 F27B21/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对制粒后的矿物材料进行连续烧结和预还原的方法和带式烧结设备。该设备包括带式烧结炉(1)。该设备包括连接通道(14、15)、气体传感器(16、17)、漏气通道(18、19)和漏气阀(20、21),连接通道提供了从下部废气管道(8、9)到进气管道(12、13)的流动连通,以将从加热/烧结区(II、II)中排出的气体的至少一部分引导到冷却区(V、VI)中,气体传感器布置在连接通道(14、15)中以检测气体成分,漏气通道在下部废气管道(8、9)和大气之间提供流动连通,漏气阀位于漏气通道(18、19)中以打开和关闭流动连通。为了使气体成分为还原性,布置控制装置(22)来监控由气体传感器(16、17)所检测到的气体成分,并且根据所检测到的气体成分控制漏气阀(20、21),以用于控制从大气到废气管道(8、9)的空气进入,来调节气体的氧含量,和/或调节燃烧器(7)的燃烧空气系数,用于调节气体中的一氧化碳含量。

    用于制造铬铁的冶金组合物

    公开(公告)号:CN103946400B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180074859.1

    申请日:2011-11-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制粒进料,其包含铬铁矿矿石、至少一种镍盐、和作为唯一的含碳材料和唯一的还原剂的碳化硅。本发明还涉及用于制造该制粒进料的方法,其包括提供铬铁矿、至少一种镍盐和碳化硅以及混合铬铁矿、至少一种镍盐和碳化硅的步骤。本发明还涉及该制粒进料作为用于制造烧结进料的起始材料的用途。本发明还涉及粒料形式的包含该制粒进料的烧结进料。本发明还涉及包含该烧结进料的烧结粒料。本发明还涉及用于制造该烧结粒料的方法。本发明还涉及该烧结粒料作为熔炼进料的组分的用途。本发明还涉及包含该烧结粒料的熔炼进料。本发明还涉及用于制造铬铁合金的方法。本发明还涉及可通过本方法获得的铬铁合金。

    用于制造铬铁的冶金组合物

    公开(公告)号:CN103946400A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申请号:CN201180074859.1

    申请日:2011-11-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制粒进料,其包含铬铁矿矿石、至少一种镍盐、和作为唯一的含碳材料和唯一的还原剂的碳化硅。本发明还涉及用于制造该制粒进料的方法,其包括提供铬铁矿、至少一种镍盐和碳化硅以及混合铬铁矿、至少一种镍盐和碳化硅的步骤。本发明还涉及该制粒进料作为用于制造烧结进料的起始材料的用途。本发明还涉及粒料形式的包含该制粒进料的烧结进料。本发明还涉及包含该烧结进料的烧结粒料。本发明还涉及用于制造该烧结粒料的方法。本发明还涉及该烧结粒料作为熔炼进料的组分的用途。本发明还涉及包含该烧结粒料的熔炼进料。本发明还涉及用于制造铬铁合金的方法。本发明还涉及可通过本方法获得的铬铁合金。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