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单元及其制造方法、电池模组

    公开(公告)号:CN118867594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1259101.0

    申请日:2019-05-24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单元及其制造方法、电池模组,其中,电池单元包括电极组件(1),包括主体部(11)和从主体部(11)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延伸出的负极极耳(12)和正极极耳(13);负极端子(4)和正极端子(5);将负极极耳(12)与负极端子(4)电联接的第一集流构件(2),将正极极耳(13)与正极端子(5)电联接的第二集流构件(3);其中,第一集流构件(2)包括第一导引板(21),第一导引板(21)为平板结构,负极极耳(12)弯折到第一导引板(21)远离主体部(11)的一侧,并与第一导引板(21)连接。该结构能够提高电池单元的能量密度,并减小第一导引板在弯折极耳时的变形。

    电极组件及电池单体、电池、装置、制备方法和制备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114117A8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180058747.0

    申请日:2021-02-09

    IPC分类号: H01M10/04 H01M50/60

    摘要: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极组件及电池单体、电池、装置、制备方法和制备装置。该电极组件包括至少两个极片,包括极性相反的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所述第一极片和所述第二极片绕卷绕轴线卷绕形成多层结构,所述多层结构具有沿所述卷绕轴线的方向延伸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用于容纳电解液;其中,所述电极组件还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至少一个导流通道,所述第一方向为垂直于所述卷绕轴线的方向,所述导流通道被配置为引导所述容纳腔内的电解液向外排出。通过设置导流通道作为电解液的传输通道,使得容纳腔内的电解液既可以通过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中的间隙向外排出,还可以通过导流通道向外排出,从而改善电解液在电极组件中的浸润效果。

    极片及包含其的二次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5911246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634491.6

    申请日:2022-12-19

    摘要: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极片及包含其的二次电池。二次电池包括极片,极片包括集流体、底涂层和活性物质层;集流体表面沿远离集流体的方向依次设有底涂层和活性物质层;所述底涂层包括碳纳米材料与导电聚合物接枝的复合导电剂和底涂层粘结剂。采用本申请的二次电池集流体表面的底涂层薄且致密,可以保护集流体表面的氧化膜使之不被破坏,抑制了电解液对集流体的腐蚀,从而提升二次电池的安全性、电池寿命、倍率性能及循环性能。

    电极组件、电池单体、电池及电极组件的制造方法和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5413379A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180006850.0

    申请日:2021-03-26

    IPC分类号: H01M4/66 H01M10/0525

    摘要: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极组件、电池单体、电池及电极组件的制造方法和设备,属于电池技术领域。电极组件包括负极极片和正极极片,负极极片包括位于电极组件的平直区的负极活性物质层,正极极片包括位于平直区的正极活性物质层,第一方向垂直于卷绕结构的轴向。负极活性物质层包括负极主体部和在轴向上位于负极主体部的两侧的负极边缘部,负极主体部的单位面积活性物质容量大于负极边缘部的单位面积活性物质容量;和/或,正极活性物质层包括正极主体部和在轴向上位于正极主体部的两侧的正极边缘部,正极主体部的单位面积活性物质容量小于正极边缘部的单位面积活性物质容量。这种结构的电极组件能够有效降低析锂风险,提高电池的安全性。

    电极组件和二次电池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738409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1146718.1

    申请日:2019-08-14

    IPC分类号: H01M4/70 H01M4/13 H01M10/0525

    摘要: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极组件和二次电池。电极组件包括第一极片、第二极片和隔膜,隔膜将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隔开。第一极片包括第一集流体和第一活性物质层,第一集流体包括第一主体部和第一极耳,第一极耳从第一主体部沿纵向一端延伸。第一主体部包括第一涂覆区和第一过渡区,第一过渡区设置于第一极耳和第一涂覆区之间;第一活性物质层涂覆于第一涂覆区表面,第一过渡区和第一极耳均未涂覆第一活性物质层。第二极片包括第二集流体和第二活性物质层,第二集流体包括第二主体部和第二极耳,第二极耳从第二主体部沿纵向一端延伸,第二活性物质层涂覆于第二主体部表面。第一过渡区远离第一涂覆区边缘不超出第二活性物质层的边缘且为第一极耳的裁切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