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738752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1183195.8
申请日:2024-08-27
Applicant: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50/333 , H01M50/24 , H01M50/251 , H01M50/204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爆阀、电池装置、储能装置和用电装置,属于电池技术领域。防爆阀包括:阀体,形成泄压通道和泄压口;阀盖,安装于阀体;密封膜,安装于阀体,用于隔断泄压通道和泄压口,且包括顺次相连的第一段、第二段和密封段,第一段与阀体连接,第二段与阀体之间形成与泄压口连通的空腔,密封段用于与阀体密封;活塞,设置于阀体内,朝向泄压通道,密封段夹持在活塞与阀体之间;弹性件,抵接阀盖,用于通过压紧活塞将密封段朝阀体压紧。使用该结构实现了防爆阀的单向通气功能,优化了自然状态下防爆阀的密封性能,提升电池装置的可靠性,减少密封膜在密封状态下的晃动和偏移,提高密封膜复位的精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092906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540860.4
申请日:2024-10-31
Applicant: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10/6556 , H01M50/609 , H02J15/0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储能装置、储能系统、充电网络及换热介质的注入方法。储能装置包括:储能箱体;至少一个第一电池装置,设于储能箱体内,各第一电池装置包括第一换热件和至少一个电池单体,第一换热件用于与电池单体换热;换热装置,换热装置能够与第一换热件相连通形成第一循环回路,换热装置能够驱使第一循环回路内的换热介质进行循环流动,并与流经换热装置的换热介质进行热交换;附加管组,连接于换热装置,附加管组构成为能够连接待注介质部件,使得待注介质部件并联于第一换热件且与换热装置相连通形成第二循环回路,以使得换热装置能够向待注介质部件内注入换热介质。本申请降低成本的投入。
-
公开(公告)号:CN118738752B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411183195.8
申请日:2024-08-27
Applicant: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50/333 , H01M50/24 , H01M50/251 , H01M50/204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爆阀、电池装置、储能装置和用电装置,属于电池技术领域。防爆阀包括:阀体,形成泄压通道和泄压口;阀盖,安装于阀体;密封膜,安装于阀体,用于隔断泄压通道和泄压口,且包括顺次相连的第一段、第二段和密封段,第一段与阀体连接,第二段与阀体之间形成与泄压口连通的空腔,密封段用于与阀体密封;活塞,设置于阀体内,朝向泄压通道,密封段夹持在活塞与阀体之间;弹性件,抵接阀盖,用于通过压紧活塞将密封段朝阀体压紧。使用该结构实现了防爆阀的单向通气功能,优化了自然状态下防爆阀的密封性能,提升电池装置的可靠性,减少密封膜在密封状态下的晃动和偏移,提高密封膜复位的精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164163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659416.4
申请日:2024-11-20
Applicant: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5D29/00 , H01M50/609 , F25D17/02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冷却液加注控制方法、装置、控制器、注液设备、介质及程序产品,涉及储能技术领域。冷却液加注控制方法应用于控制器,包括:接收信号转换器发送的、冷却液循环回路的检测参数;根据检测参数,控制加注机将冷却液注入冷却液循环回路,包括:在水泵未运行的状态下,进行冷却液的加注处理,根据冷却液循环回路内的压力值确定是否停止加注处理;在停止加注的情况下控制水泵运行,在水泵的运行时长大于或等于运行时长阈值时,根据压力值判断冷却液循环回路内的压力是否合格并进行控制处理。本申请可以对冷却液循环回路的冷却液加注进行精确控制,提高了注液控制的精确度,提高了为电池进行热管理的效果,提高了储能设备的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8684179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1171366.5
申请日:2024-08-26
Applicant: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储能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储能装置的冷却液加注方法和冷却液加注工装,冷却液加注方法包括将待注液件的冷却液流道的进口端与冷却液加注工装的进液管连接、冷却液流道的出口端与出液管连接形成注液流道,使得冷却液加注工装的储液容器、进液管、冷却液流道和出液管依次串联;其中,待注液件为储能装置的冷却系统或者电池箱;控制冷却液加注工装的驱动器运行,驱动器驱动储液容器内的冷却液沿注液流道流动至冷却液流道;在冷却液流道注入的冷却液达到预设液量时,控制驱动器停机,将待注液件与管组拆卸分离。采用该冷却液加注方法,能够用于为已出厂且运输至目的地后的储能装置的冷却系统和电池箱加注冷却液。
-
公开(公告)号:CN221993339U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22009315.4
申请日:2024-08-19
Applicant: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N21/88 , G01N21/01 , G01R31/388 , G01R31/389 , G01R31/36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电池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外观检测装置,外观检测装置包括壳本体、图像采集模块和控制模块,壳本体具有用于手持的握持部,图像采集模块设置于壳本体,图像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电池单体的外观图像;控制模块设置于壳本体,控制模块基于外观图像,获取电池单体的外观是否存在缺陷的判定结果。外观检测装置可以独立完成电池单体的外观的缺陷检测。图像采集模块和控制模块集成在同一个壳本体,便于外观检测装置整体进行移动,没有抓取和移动电池单体的复杂的机械结构,可以不考虑车间场地布局限制,外观检测装置可以适用于电池单体生产厂家、下游客户侧等多个应用场景。
-
公开(公告)号:CN222168614U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22356631.9
申请日:2024-09-26
Applicant: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50/317 , H01M10/48 , H01M10/4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储能装置、储能系统及充电网络,储能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电池装置,电池装置包括:电池箱,具有容纳空间,电池箱的第一箱壁设有安装孔;至少一个电池单体,设于容纳空间内;防爆阀,连接于安装孔,防爆阀包括阀体,阀体具有内腔及设于内腔的泄气孔,泄气孔构成为能够被封闭或被打开,以封闭容纳空间或使得容纳空间与电池箱的外界环境通过防爆阀相连通;防爆阀还包括环境指标检测装置和信号发出装置,环境指标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内腔内的环境指标,信号发出装置用于在环境指标达到设定条件的情况下发出异常信号。本申请提供的储能装置、储能系统及充电网络能够降低热失控程度。
-
公开(公告)号:CN219961113U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322029230.8
申请日:2023-07-31
Applicant: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主控箱、储能系统和用电装置。该主控箱包括:箱本体,容纳有电池的控制元器件;箱盖,设置在箱本体的上方,盖合箱本体;其中,箱盖的下表面设置有吸水层,吸水层用于吸收主控箱内的水汽;控制元器件包括电池管理单元,吸水层在箱盖上的正投影覆盖电池管理单元在箱盖上的正投影。本申请实施例的主控箱、储能系统和用电装置,能够提高主控箱的性能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221800736U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21652278.2
申请日:2024-07-12
Applicant: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电池测试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防爆阀气密封堵装置及电池生产线,防爆阀气密封堵装置包括盖板、固接部和操作部,固接部与盖板的周向边缘固定连接并沿盖板的厚度方向延伸,在操作部受到外力作用时,固接部能够抵接防爆阀的阀体外周以固定于阀体,同时盖板能够紧抵于防爆阀的阀盖;或者,在操作部受到外力作用时,固接部还能与阀体拆卸分离。在气密性测试中,采用本申请的防爆阀气密封堵装置来封堵防爆阀时,操作者只需通过持握操作部以对操作部施加外力,使得固接部固定至阀体外周,无需调节盖板的位置便能使盖板压住阀盖,操作简单,进而有利于提高测试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20914339U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322094769.1
申请日:2023-08-04
Applicant: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10/613 , H01M10/627 , H01M10/635 , H01M10/6567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储能系统,涉及储能技术领域。储能系统包括电池柜、第一喷洒设备、以及用于存储制冷剂的存储设备;第一喷洒设备安装在电池柜的内部,并与存储设备连接。第一喷洒设备用于在电池柜内的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的情况下向电池柜内喷洒制冷剂。第一喷洒设备可以在电池柜内温度较高时向电池柜内喷洒制冷剂降低电池柜内的温度,可以降低电气设备被损伤和损坏的概率,进而可以降低储能系统的故障率,提高储能系统的可靠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