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970649B
公开(公告)日:2010-08-11
申请号:CN200610161412.9
申请日:2006-12-08
Applicant: 安徽大学 , 安徽中鼎密封件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9C3/10 , C04B35/628 , C04B35/634
Abstract: 一种用于陶瓷纳米表面改性的大分子表面改性剂,是由(甲基)丙烯酸酯类、乙烯基硅氧烷类和(甲基)丙烯酸、顺酐、苯乙烯、乙酸乙烯酯、丙烯腈等单体在有机溶剂中自由基引发共聚得到的分子量为3000~9000的齐聚物。本改性剂采用液相法或喷雾法对陶瓷纳米粉体进行包覆改性,改性后的陶瓷纳米粉体可用于橡胶等其他材料的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747527A
公开(公告)日:2010-06-23
申请号:CN200810243829.9
申请日:2008-12-16
Applicant: 安徽中鼎密封件股份有限公司 , 安徽大学 , 安徽安大中鼎橡胶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143 , Y02W30/70
Abstract: 一种高活性硫化胶粉,以未脱硫的平均粒径5~10mm的胶粒与2~5%的活性改质剂混合均匀后通过室温剪切、磨碎、瞬间挤压升温至140~170℃和8~12MPa后低温释压得到的细度60~100目胶粉,外观形貌为蓬松的“绒球”,比表面积≥0.4m2/g。本胶粉与各种橡胶料进行混炼,能与胶料充分接触,在胶粉和胶料界面间产生化学键合,从而形成强的界面结合力,使橡胶制品的机械强度和性能基本不变。本胶粉可替代30%甚至更多的原胶,加工各项性能基本不变的橡胶制品。
-
公开(公告)号:CN117209904A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1215323.8
申请日:2023-09-20
Applicant: 安徽中鼎密封件股份有限公司 ,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高温高强度低压变无卤阻燃EPDM橡胶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EPDM橡胶以氢氧化铝和聚磷酸铵为阻燃剂,以炭黑为补强剂,加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与氧化锌反应原位生成二甲基丙烯酸锌(ZDMA),形成Zn2+离子交联网络,采用过氧化物硫化体系,在橡胶内部构筑双交联网络,有效地提高EPDM橡胶的交联密度,提升橡胶弹性,降低橡胶压缩形变率,延长橡胶使用寿命,实现在保持良好的力学性能和使用寿命的前提下提高橡胶复合材料的阻燃效果,达到燃烧无烟、离火自熄,合理地解决了目前无卤阻燃EPDM的阻燃剂填充量大、橡胶强度低、压缩性能差等关键问题,并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包橡胶密封件、防爆阀、电线电缆和家用电器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1747527B
公开(公告)日:2011-12-28
申请号:CN200810243829.9
申请日:2008-12-16
Applicant: 安徽中鼎密封件股份有限公司 , 安徽大学 , 安徽安大中鼎橡胶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143 , Y02W30/70
Abstract: 一种高活性硫化胶粉,以未脱硫的平均粒径5~10mm的胶粒与2~5%的活性改质剂混合均匀后通过室温剪切、磨碎、瞬间挤压升温至140~170℃和8~12MPa后低温释压得到的细度60~100目胶粉,外观形貌为蓬松的“绒球”,比表面积≥0.4m2/g。本胶粉与各种橡胶料进行混炼,能与胶料充分接触,在胶粉和胶料界面间产生化学键合,从而形成强的界面结合力,使橡胶制品的机械强度和性能基本不变。本胶粉可替代30%甚至更多的原胶,加工各项性能基本不变的橡胶制品。
-
公开(公告)号:CN101830705A
公开(公告)日:2010-09-15
申请号:CN201010182460.2
申请日:2010-05-21
Applicant: 安徽大学 , 安徽中鼎密封件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4B35/584 , C08L23/34 , C08K9/10 , C08K3/34
Abstract: 一种表面改性纳米Si3N4粉体,其特征是本表面改性纳米Si3N4粉体是由数均分子量的氯磺化聚乙烯对纳米Si3N4粉体颗粒表面进行包覆改性得到的表面改性纳米Si3N4粉体,纳米Si3N4粉体与改性剂的质量比为100∶6~10。本表面改性纳米Si3N4粉体在制备CSM/Si3N4复合材料中作为改性剂应用,使CSM/Si3N4复合材料的耐磨性能得到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9158427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121479.4
申请日:2024-08-15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合物基共价有机框架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是用碱处理后的聚丙烯腈多孔膜将反应容器间隔成两个腔室,向多孔膜聚丙烯腈一侧的腔室内加入三醛基间苯三酚单体的甲苯溶液,向另一腔室中加入对苯二胺或对苯二胺衍生物的醋酸水溶液,密封后加热反应,即获得聚合物基共价有机框架膜。本发明的方法具有普适性,制备的共价有机框架膜具有规整的1D纳米通道,且通过调整氨基单体的结构和荷电基团,可以调控膜的离子分离性能,从而实现良好的单多价离子分离性能,本发明制备的共价有机框架膜在离子分离、水质净化、高附加值离子富集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879069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1121533.5
申请日:2024-08-15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BNNTs@MXene/ANF导热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制备步骤为:首先,将单层MXene在氮源和硼源的混合液中进行处理,使MXene表面氮化并负载氮离子与硼离子;然后对处理后的MXene进行高温热解,使MXene表面原位生长氮化硼纳米管,获得BNNTs@MXene填料;最后,采用真空辅助抽滤的方式将BNNTs@MXene填料与芳纶纤维ANF复合,获得BNNTs@MXene/ANF复合材料。本发明的方法可以有效降低填料间接触热阻,构筑水平面上的导热通路,使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明显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8307847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511525.5
申请日:2024-04-26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苝四羧酸钠盐改性石墨烯导热填料及基于其的导热复合材料,该导热填料是将苝四羧酸钠盐与石墨烯纳米片共混改性后获得,将该改性填料与PVA通过涂膜的方法可制得PTCDA‑Na@GNS/PVA复合材料。本发明的方法是通过苝四羧酸钠盐改性剂与石墨烯之间形成的π‑π作用,并通过苝四羧酸钠盐上的羧基与PVA之间的氢键,增强石墨烯与石墨烯及石墨烯与PVA间的热传递性能,使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明显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8253203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410356420.7
申请日:2024-03-27
Applicant: 安徽大学
IPC: B01D71/58 , C08J5/22 , C08G73/18 , C08K7/26 , C08L79/04 , B01D69/12 , B01D69/02 , B01D67/00 , B01D71/66 , B01J39/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苯并咪唑‑介孔氧化硅阳离子复合膜的制备及其在碱式扩散渗析分离中的应用。本发明首先在Eaton试剂中合成OPBI,然后用1,3‑丙磺酸内酯和氢化钠对OPBI接枝含磺酸基团的侧链,得到SOPBI,之后再与介孔氧化硅复合最终制备得到复合膜材料。该复合膜的氢氧根渗析系数(UOH)为0.0138m/h‑0.0215m/h,分离系数为(S)为30‑64。
-
公开(公告)号:CN118047950A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410293285.6
申请日:2024-03-14
Applicant: 安徽大学
IPC: C08G77/38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溶剂的室温自修复聚硅氧烷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含苯环结构的醛基交联剂与侧链氨丙基聚硅氧烷通过加热反应形成固化前聚体,之后通过施加压力和加热固化反应制备得到具有自修复能力的聚硅氧烷弹性体材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聚硅氧烷弹性体制备过程无需溶剂,通过引入具有多元苯环结构的醛基交联剂,优选反应的加热温度、时间和压力条件调控材料的交联度,实现了聚硅氧烷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自修复性能平衡。该技术方案工艺简单、无溶剂、环保,制备的聚硅氧烷弹性体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在室温条件下可以快速自修复,在航空航天、电子、建筑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