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073971B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1910486070.5
申请日:2019-06-05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紫叶白花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的选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以所述紫青菜为父本,以所述绿叶白花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为母本,进行杂交,获得杂交子代F1;b)将所述杂交子代F1自交获得F2植株;c)选取所述F2植株中100%恢复育性且苗期叶最紫且花期花最白的单株为非轮回亲本,以所述绿叶白花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为轮回亲本,进行3次回交,得到回交后代BC3F1植株;d)自交选取BC3F2代植株中100%恢复育性且苗期叶最紫且花期花最白且产量最高的株系,得到紫叶白花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利用该方法可选育紫叶白花甘蓝型景观油菜常规品种。
-
公开(公告)号:CN110073972A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910486088.5
申请日:2019-06-05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紫叶白花甘蓝型杂交油菜组合的选育方法。本发明的选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一)紫叶白花保持系与不育系选育:是将紫青菜紫叶性状转育到保藏号为CGMCC No.17384的绿叶白花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保持系白花沪油17中,选育紫叶白花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保持系。(二)紫叶白花杂交组合选育:紫叶白花不育系与普通绿叶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杂交,选育紫叶白花杂交油菜组合。利用该方法可选育紫叶白花甘蓝型细胞质雄性不育杂交油菜组合。
-
公开(公告)号:CN117778410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833124.3
申请日:2023-12-28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C12N15/29 , C07K14/415 , C12N15/84 , A01H5/00 , A01H6/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植物生物技术领域,具体的,本发明提供了油菜基因BnaGH3及其在油菜菌核病抗性中的调控作用。本发明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敲除油菜BnaGH3基因,获得了BnaGH3的纯合突变体,通过接种核盘菌,检测分析其对油菜菌核病的抗性,明确了BnaGH3基因对油菜菌核病抗性的正调控作用。基于本发明的研究结果,可以构建该基因的转基因载体、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创制和获取抗菌核病油菜新材料。本发明对于油菜菌核病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以及应用价值,可以用于油菜新品种的育种中。
-
公开(公告)号:CN110100722B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1910486526.8
申请日:2019-06-05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紫叶白花甘蓝型景观油菜常规品种的选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以所述紫青菜为父本,以所述绿叶白花甘蓝型油菜品系为母本,进行杂交,获得杂交子代F1;b)将所述杂交子代F1自交获得F2植株;c)选取所述F2植株中苗期叶最紫且花期花最白的单株为非轮回亲本,以所述绿叶白花甘蓝型油菜品系为轮回亲本,进行3次回交,得到回交后代BC3F1植株;d)将所述回交后代BC3F1植株自交,得到BC3F2代植株,选取BC3F2代植株中苗期叶最紫且花期花最白且产量最高的株系,得到紫叶白花甘蓝型常规油菜品种。利用该方法可选育紫叶白花甘蓝型景观油菜常规品种。
-
公开(公告)号:CN110073971A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910486070.5
申请日:2019-06-05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紫叶白花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的选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以所述紫青菜为父本,以所述绿叶白花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为母本,进行杂交,获得杂交子代F1;b)将所述杂交子代F1自交获得F2植株;c)选取所述F2植株中100%恢复育性且苗期叶最紫且花期花最白的单株为非轮回亲本,以所述绿叶白花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为轮回亲本,进行3次回交,得到回交后代BC3F1植株;d)自交选取BC3F2代植株中100%恢复育性且苗期叶最紫且花期花最白且产量最高的株系,得到紫叶白花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利用该方法可选育紫叶白花甘蓝型景观油菜常规品种。
-
公开(公告)号:CN118374508B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410578060.5
申请日:2024-05-10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植物生物技术领域,具体的,本发明提供了油菜BnBPR1基因及其在油菜根肿病抗性中的应用。本发明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敲除油菜中的两个同源拷贝BnaA10.PBR1和BnaC09.PBR1,获得了BnBPR1基因突变的纯合双突变体并分析其抗病功能,揭示了该基因对油菜抗根肿病具有负调控作用,明确可以通过对油菜BnBPR1基因的两个同源拷贝BnaA10.PBR1和BnaC09.PBR1进行基因编辑获得对根肿病抗性增强的纯合双突变体转基因油菜新材料。本发明的发现对于油菜根肿病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以及应用价值,可用于油菜抗根肿病新品种的育种中。
-
公开(公告)号:CN117778410B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311833124.3
申请日:2023-12-28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C12N15/29 , C07K14/415 , C12N15/84 , A01H5/00 , A01H6/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植物生物技术领域,具体的,本发明提供了油菜基因BnaGH3及其在油菜菌核病抗性中的调控作用。本发明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敲除油菜BnaGH3基因,获得了BnaGH3的纯合突变体,通过接种核盘菌,检测分析其对油菜菌核病的抗性,明确了BnaGH3基因对油菜菌核病抗性的正调控作用。基于本发明的研究结果,可以构建该基因的转基因载体、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创制和获取抗菌核病油菜新材料。本发明对于油菜菌核病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以及应用价值,可以用于油菜新品种的育种中。
-
公开(公告)号:CN117965556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311624837.9
申请日:2023-11-30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C12N15/29 , C12N15/82 , C12N15/113 , C12N9/22 , C07K14/415 , C12Q1/6895 , A01H5/00 , A01H6/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植物生物技术领域,具体的,本发明提供了油菜基因BnLYK及其在核盘菌导致的菌核病防治中的应用。本发明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敲除油菜中两个同源拷贝BnLYK.A05、BnLYK.C05,获得BnLYK基因突变的双突变体油菜并分析其抗病功能,首次揭示了该基因对油菜抗菌核病具有正调控功能。BnLYK基因的纯合双突变体转基因油菜植株对菌核病更加感病。本发明的发现对于油菜菌核病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以及应用价值,可以用于油菜新品种的育种中。
-
公开(公告)号:CN110073972B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1910486088.5
申请日:2019-06-05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紫叶白花甘蓝型杂交油菜组合的选育方法。本发明的选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一)紫叶白花保持系与不育系选育:是将紫青菜紫叶性状转育到保藏号为CGMCC No.17384的绿叶白花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保持系白花沪油17中,选育紫叶白花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保持系。(二)紫叶白花杂交组合选育:紫叶白花不育系与普通绿叶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杂交,选育紫叶白花杂交油菜组合。利用该方法可选育紫叶白花甘蓝型细胞质雄性不育杂交油菜组合。
-
公开(公告)号:CN110100722A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910486526.8
申请日:2019-06-05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紫叶白花甘蓝型景观油菜常规品种的选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以所述紫青菜为父本,以所述绿叶白花甘蓝型油菜品系为母本,进行杂交,获得杂交子代F1;b)将所述杂交子代F1自交获得F2植株;c)选取所述F2植株中苗期叶最紫且花期花最白的单株为非轮回亲本,以所述绿叶白花甘蓝型油菜品系为轮回亲本,进行3次回交,得到回交后代BC3F1植株;d)将所述回交后代BC3F1植株自交,得到BC3F2代植株,选取BC3F2代植株中苗期叶最紫且花期花最白且产量最高的株系,得到紫叶白花甘蓝型常规油菜品种。利用该方法可选育紫叶白花甘蓝型景观油菜常规品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