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913418B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210508316.6
申请日:2022-05-10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G06V20/10 , G06V10/7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无人机和遥感模型的秸秆综合利用识别方法,涉及遥感技术领域。通过目标无人机分别获取目标种植区域的农作物在不同时期的目标图像数据;根据低空原始影像数据识别目标农作物的农作物类别;根据高光谱影像数据和农作物类别,预测农作物秸秆的可收集资源量;根据红外影像数据、多光谱影像数据和农作物类别,计算农作物秸秆的燃烧量和还田量;自动分类生成秸秆利用方式统计图表,完成秸秆综合利用的自动识别。通过采集分析目标种植区域在全生命周期的不同类型的影像数据,计算目标种植区域的农作物秸秆的可收集资源量、燃烧量和还田量,可以快速对秸秆的综合利用进行识别监测,提高识别的效率和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082797B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210793269.4
申请日:2022-07-05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G06V20/10 , G06V10/77 , G06V10/764 , G01N21/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田环境下早期小麦赤霉病监测预警方法,包括,步骤一:数据获取模块获取有标签数据的影像数据;步骤二:模型构建模块对影像数据进行预处理,并对预处理后的影像数据进行特征波长提取,构建小麦赤霉病影像识别模型;步骤三:监测模块在大田环境下,在多个监测点上设置智能孢子捕捉仪对赤霉病病菌孢子进行捕捉,当超过10%的监测点捕捉到赤霉病病菌孢子发出预警时,根据预警区域确定小麦赤霉病预警检测区;步骤四:识别模块基于无人机对小麦赤霉病预警检测区航拍,通过小麦赤霉病影像识别模型分析小麦影像特征,识别出患有小麦赤霉病的病株和病源点位置分布,对于小麦赤霉病监测预警更加方便和高效,节约成本和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5082797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793269.4
申请日:2022-07-05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G06V20/10 , G06V10/77 , G06V10/764 , G01N21/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田环境下早期小麦赤霉病监测预警方法,包括,步骤一:数据获取模块获取有标签数据的影像数据;步骤二:模型构建模块对影像数据进行预处理,并对预处理后的影像数据进行特征波长提取,构建小麦赤霉病影像识别模型;步骤三:监测模块在大田环境下,在多个监测点上设置智能孢子捕捉仪对赤霉病病菌孢子进行捕捉,当超过10%的监测点捕捉到赤霉病病菌孢子发出预警时,根据预警区域确定小麦赤霉病预警检测区;步骤四:识别模块基于无人机对小麦赤霉病预警检测区航拍,通过小麦赤霉病影像识别模型分析小麦影像特征,识别出患有小麦赤霉病的病株和病源点位置分布,对于小麦赤霉病监测预警更加方便和高效,节约成本和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5031682A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210763271.7
申请日:2022-06-29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涉及精确测距技术领域,并提供一种高精度非接触观测鸟类距离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选取目标鸟类P,并在目标鸟类的警戒范围外任意设置至少两个观测点A,B,且任意两个观测点A,B与目标鸟类P之间的连线均能构成三角形;步骤二,获取所述观测点A,B处的坐标,并计算两个所述观测点A,B之间的第一距离SAB;步骤三,获取观测点A与目标鸟类P以及观测点A与观测点B构成第一夹角a,再获取观测点B与目标鸟类P以及观测点B与观测点A构成第二夹角b。本方案在鸟类警戒范围之外进行测量,不会惊动鸟类,不会影响对鸟类的监测观察;通过数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即可获得精确数值,观测出的精确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4913418A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210508316.6
申请日:2022-05-10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G06V20/10 , G06V10/7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无人机和遥感模型的秸秆综合利用识别方法,涉及遥感技术领域。通过目标无人机分别获取目标种植区域的农作物在不同时期的目标图像数据;根据低空原始影像数据识别目标农作物的农作物类别;根据高光谱影像数据和农作物类别,预测农作物秸秆的可收集资源量;根据红外影像数据、多光谱影像数据和农作物类别,计算农作物秸秆的燃烧量和还田量;自动分类生成秸秆利用方式统计图表,完成秸秆综合利用的自动识别。通过采集分析目标种植区域在全生命周期的不同类型的影像数据,计算目标种植区域的农作物秸秆的可收集资源量、燃烧量和还田量,可以快速对秸秆的综合利用进行识别监测,提高识别的效率和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218545717U
公开(公告)日:2023-02-28
申请号:CN202222300919.5
申请日:2022-08-31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G01C15/06
Abstract: 一种防止测量标志被移动破坏的装置,包括监测组件、主控组件。所述监测组件包括监测控制模块、与监测控制模块对应端口连接的监测定位模块、监测无线通信模块、监测电源模块、监测中断模块;所述主控组件包括主控制模块、与主控制模块对应端口连接的主存储模块、主控无线通信模块、显示模块、主控电源模块;所述监测无线通信模块与主控无线通信模块实现信号的收发。该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申请中监测组件与主控组件是分离的,消除了实体连接和有线通信的局限,实现了对多个测量标志进行位置的监测,方便测量标志的寻找和管理。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