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855521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816842.3
申请日:2023-07-04
Applicant: 安徽大学
IPC: C12N15/74 , C12N1/21 , C12N15/31 , C02F3/34 , C02F3/00 , C12R1/01 , C02F101/20 , C02F101/22 , C02F101/30 , C02F101/32 , C02F101/38
Abstract: 一种改性细胞膜以提高电化学活性细菌对环境污染物胞外修复能力的方法,涉及基因工程、环境微生物以及环境污染修复技术领域。通过基因工程方法在电化学活性细菌中异源表达不饱和脂肪酸合成相关基因簇,以增加细胞膜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提升细胞膜的流动性和通透性,减小细胞膜的厚度,从而促进电子跨膜传递,强化胞外电子释放能力,最终提高电化学活性细菌对环境有机污染物和有毒重金属离子的胞外生物修复能力。本发明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提高细胞膜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来增加细胞膜的流动性,从而提高电子跨膜传递效率以提升电化学活性细菌对环境污染物胞外修复的效能。同时,还可以提升修复菌株对低温环境的适应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080633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1037538.5
申请日:2023-08-16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纳米材料的光热效应提高生物基水伏电池产电效能的方法,属于环境微能量利用和新能源开发领域。基于G.sulfurreducens的细胞外还原特性,在厌氧条件下利用氧化石墨烯或氯金酸钠在细胞表面原位合成出还原氧化石墨烯或金纳米颗粒作为光热纳米材料。收集该光热纳米材料与电化学细菌菌体耦联形成的复合生物基材料进行光热增强型水伏电池的制备;通过光激发引起光热材料离子体共振产生的光热效应来增强水伏电池的产电效能。本发明通过光照所引发的光热效应来增强环境湿度条件下水伏电池的产电输出,提升环境微能量的利用效能。所构建的光热效应强化的水伏电池技术在环境微能量利用和新能源开发等领域具有较大的实际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7844727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410050419.1
申请日:2024-01-12
Applicant: 安徽大学
IPC: C12N1/21 , C12N15/55 , C12N15/60 , C12N15/54 , C12N15/53 , C12N15/52 , C12N15/31 , C12N15/74 , C12R1/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细菌群体感应调控策略构建核黄素高产菌株的遗传改良方法,以Shewanella oneidensis MR‑1为底盘微生物,通过异源重构,在S.oneidensis MR‑1中异源表达了黄素合成基因簇和群体感应调控元件。具体地,将Esa群体感应模块和和核黄素合成模块ribABCDE基因簇进行整合,成功构建Esa群体感应动态调控系统,实现了核黄素的过量合成。本发明公开的遗传方法操作简单,所构建的菌株不仅能显著提升核黄素产量,且发酵过程中无需额外添加诱导剂,有效节约成本,具有较好的生产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3755517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111210912.8
申请日:2021-10-18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SLCG_5407基因改造型林可链霉菌的构建方法,其通过基因工程途径使林可链霉菌中Lrp家族转录调控基因SLCG_5407缺失,继而获得目标所需的SLCG_5407基因改造型林可链霉菌;其中,所述SLCG_5407基因的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构建方法得到的SLCG_5407基因改造型林可链霉菌的应用。本发明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在林可链霉菌中失活SLCG_5407,能够获得林可霉素高产工程菌株,为提高林可霉素发酵产量提供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2251456B
公开(公告)日:2022-05-03
申请号:CN202011140715.9
申请日:2020-10-22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林可链霉菌调控基因组合改造提高林可霉素产量的方法,在林可链霉菌中组合敲除Lrp家族转录调节基因SLCG_4846和TetR家族转录调节基因SLCG_2919获得的。同时,本发明还公布了一种通过林可链霉菌调控基因组合改造提高林可霉素产量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同源重组技术依次对多个基因进行无痕敲除,此过程不引入抗性基因,既降低了发酵成本,也保证了遗传的稳定性。同时,该过程并不影响菌体生长,最重要的是,可在同一菌株中连续进行多次敲除实验。本发明可大幅度提高林可霉素产量,为工业生产提高林可霉素产量提供新的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2251456A
公开(公告)日:2021-01-22
申请号:CN202011140715.9
申请日:2020-10-22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林可链霉菌调控基因组合改造提高林可霉素产量的方法,在林可链霉菌中组合敲除Lrp家族转录调节基因SLCG_4846和TetR家族转录调节基因SLCG_2919获得的。同时,本发明还公布了一种通过林可链霉菌调控基因组合改造提高林可霉素产量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同源重组技术依次对多个基因进行无痕敲除,此过程不引入抗性基因,既降低了发酵成本,也保证了遗传的稳定性。同时,该过程并不影响菌体生长,最重要的是,可在同一菌株中连续进行多次敲除实验。本发明可大幅度提高林可霉素产量,为工业生产提高林可霉素产量提供新的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5216476A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210940388.8
申请日:2022-08-06
Applicant: 安徽大学
IPC: C12N15/113 , C12N15/70
Abstract: 一种基于必需基因快速优化大肠杆菌启动子的方法,涉及合成生物学、代谢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在E.coli WM3064中基于dapA基因快速优化目标启动子的方法。首先构建含有目标启动子、必需基因dapA基因和核糖体结合位点RB0033的质粒,根据目标启动子序列,设计基于“‑10区”和“‑35区”序列的突变引物;然后以引物PCR扩增模板质粒,得到表达必需基因的启动子文库的质粒;最后将质粒转入宿主细胞中,得到dapA基因表达不同的突变体;经过多次传代,细菌可以通过生长竞争,筛选出必需基因表达最高的启动子。本发明可以在细菌最适生长条件下筛选出基因表达的最强启动子,具有操作简单、耗时少、成本低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755517A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2111210912.8
申请日:2021-10-18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SLCG_5407基因改造型林可链霉菌的构建方法,其通过基因工程途径使林可链霉菌中Lrp家族转录调控基因SLCG_5407缺失,继而获得目标所需的SLCG_5407基因改造型林可链霉菌;其中,所述SLCG_5407基因的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构建方法得到的SLCG_5407基因改造型林可链霉菌的应用。本发明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在林可链霉菌中失活SLCG_5407,能够获得林可霉素高产工程菌株,为提高林可霉素发酵产量提供技术支持。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