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管道内壁喷涂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6824638B

    公开(公告)日:2018-11-27

    申请号:CN201710206140.8

    申请日:2015-07-2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管道内壁喷涂工艺,属于涂料喷涂技术领域。其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内壁基材处理;步骤(2)喷涂设备调试;步骤(3)长杆喷枪定位;步骤(4)涂料喷涂:将长杆喷枪伸入金属管道内,通过长杆喷枪对金属管道的内壁进行涂料喷涂,喷涂的同时沿金属管道的轴向移动长杆喷枪喷涂支架,并带动长杆喷枪顺着轴承的内圈匀速旋转,使长杆喷枪呈圆柱螺旋线轨迹移动;步骤(5)涂层烧制。本发明主要实现了大管径的金属管道内壁一次性均匀喷涂的目标,提高了金属管道内壁烧制涂层的质量。

    热管相变换热恒温取样枪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760407A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10528419.2

    申请日:2018-05-25

    IPC分类号: G01N1/22

    CPC分类号: G01N1/2226 G01N2001/228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管相变换热恒温取样枪,涉及煤燃烧烟气用取样枪领域。本发明包括:取样部,取样部包括取样筒,该取样筒包括中部的贯通部以及位于贯通部四周的环形空腔;环形空腔内侧壁的外表面贴合有内安装环,环形空腔外侧壁的内表面贴合有外安装环;底座;以及工质收集瓶,工质收集瓶通过连接管道与环形空腔的底部连通。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取样装置无法确保取样时取样烟气温度统一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热管相变换热恒温取样枪,通过工质相变换热不断将取样筒贯通部内流动的取样烟气进行高效降温,且确保取样出的烟气温度保持一致。

    热管相变换热恒温取样枪

    公开(公告)号:CN108760407B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1810528419.2

    申请日:2018-05-25

    IPC分类号: G01N1/2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管相变换热恒温取样枪,涉及煤燃烧烟气用取样枪领域。本发明包括:取样部,取样部包括取样筒,该取样筒包括中部的贯通部以及位于贯通部四周的环形空腔;环形空腔内侧壁的外表面贴合有内安装环,环形空腔外侧壁的内表面贴合有外安装环;底座;以及工质收集瓶,工质收集瓶通过连接管道与环形空腔的底部连通。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取样装置无法确保取样时取样烟气温度统一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热管相变换热恒温取样枪,通过工质相变换热不断将取样筒贯通部内流动的取样烟气进行高效降温,且确保取样出的烟气温度保持一致。

    一种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的多级压缩循环发电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252757B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1810131625.X

    申请日:2018-02-09

    IPC分类号: F01K23/06 F01K25/10 F01K27/02

    摘要: 本发明的一种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的多级压缩循环发电方法,属于废热发电技术领域。所述方法为:在发电单元中高温的S‑CO2工质推动汽轮机进行发电;发电降温后的S‑CO2工质进入循环单元,并在循环单元中进行分流,分流后的支路A中的S‑CO2工质进行换热、压缩,支路B中的S‑CO2工质进行多级冷却、压缩,支路A和支路B中的S‑CO2工质混合循环至发电单元。本方法克服了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中汽轮机出口工质压力与压缩机入口工质压力相互依赖、参数不能独立调节的问题,使得系统的循环效率大大提高。

    试验用滴管炉及其自冷却密封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812579A

    公开(公告)日:2019-05-28

    申请号:CN201910179365.8

    申请日:2019-03-07

    IPC分类号: F16J15/06 F27B17/02 F27D9/0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试验用滴管炉及其自冷却密封装置,涉及试验用滴管炉领域。本发明的试验用滴管炉,包括:反应管、下料管、至少一个二次进风管、取样管以及自冷却密封装置,该自冷却密封装置包括由热管冷凝段、热管蒸发段一和热管蒸发段二组成的分离式热管。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试验用滴管炉上密封垫圈处的冷却装置运行、维护成本较高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试验用滴管炉及其自冷却密封装置,相对于传统的自来水循环冷却方式运行、维护成本更低。

    沉降炉恒温取样方法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507839B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1810528735.X

    申请日:2018-05-25

    IPC分类号: G01N1/2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沉降炉恒温取样方法,涉及煤燃烧烟气用取样枪领域。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准备好热管相变换热恒温取样枪;步骤B:在控制单元上设定恒温取样的温度预设值,当测温机构检测的温度值大于温度预设值时,控制电磁阀打开,一旦测温机构检测的温度值等于温度预设值时,控制电磁阀关闭;步骤C:烟气在取样筒内部的贯通部被冷却至指定温度后通入烟气分析仪内。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取样装置无法确保取样时取样烟气温度统一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沉降炉恒温取样方法,通过工质相变换热不断将取样筒贯通部内流动的取样烟气进行高效降温,且确保取样出的烟气温度保持一致。

    煤粉给粉机的给粉方法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930974B

    公开(公告)日:2019-09-03

    申请号:CN201810528341.4

    申请日:2018-05-25

    IPC分类号: F23K3/0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粉给粉机的给粉方法,涉及实验用煤粉燃烧给粉机领域。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准备好实验用热管相变换热煤粉给粉机;步骤B:煤粉输送至引射器内;步骤C:一次风带动煤粉吹入沉降炉中进行燃烧;步骤D:控制蒸发段贯通部内流经的煤粉处于设定温度范围内;二次风被加热后再通入沉降炉内。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实验用煤粉给粉机在给粉时因煤粉在高温条件下提前发生反应而导致煤粉燃烧实验数据的不确定性,提供了一种煤粉给粉机的给粉方法,保证了煤粉燃烧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沉降炉恒温取样方法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507839A

    公开(公告)日:2018-09-07

    申请号:CN201810528735.X

    申请日:2018-05-25

    IPC分类号: G01N1/2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沉降炉恒温取样方法,涉及煤燃烧烟气用取样枪领域。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准备好热管相变换热恒温取样枪;步骤B:在控制单元上设定恒温取样的温度预设值,当测温机构检测的温度值大于温度预设值时,控制电磁阀打开,一旦测温机构检测的温度值等于温度预设值时,控制电磁阀关闭;步骤C:烟气在取样筒内部的贯通部被冷却至指定温度后通入烟气分析仪内。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取样装置无法确保取样时取样烟气温度统一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沉降炉恒温取样方法,通过工质相变换热不断将取样筒贯通部内流动的取样烟气进行高效降温,且确保取样出的烟气温度保持一致。

    实验用热管相变换热煤粉给粉机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413430A

    公开(公告)日:2018-08-17

    申请号:CN201810528701.0

    申请日:2018-05-25

    IPC分类号: F23K1/04 F28D15/0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验用热管相变换热煤粉给粉机,涉及实验用煤粉燃烧给粉机领域。本发明包括:给粉管;煤粉仓;引射器;出粉管,出粉管包括中部的蒸发段贯通部以及位于蒸发段贯通部四周的蒸发段环形空腔,蒸发段贯通部的上端与引射器的下部连通;以及二次风换热器,二次风换热器包括中部的冷凝段贯通部以及位于冷凝段贯通部四周的冷凝段环形空腔,蒸发段环形空腔与冷凝段环形空腔内填充有相变工质。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实验用煤粉给粉机在给粉时因煤粉在高温条件下提前发生反应而导致煤粉燃烧实验数据不准确性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实验用热管相变换热煤粉给粉机,保证了煤粉燃烧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一种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的多级压缩循环发电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252757A

    公开(公告)日:2018-07-06

    申请号:CN201810131625.X

    申请日:2018-02-09

    IPC分类号: F01K23/06 F01K25/10 F01K27/02

    摘要: 本发明的一种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的多级压缩循环发电方法,属于废热发电技术领域。所述方法为:在发电单元中高温的S‑CO2工质推动汽轮机进行发电;发电降温后的S‑CO2工质进入循环单元,并在循环单元中进行分流,分流后的支路A中的S‑CO2工质进行换热、压缩,支路B中的S‑CO2工质进行多级冷却、压缩,支路A和支路B中的S‑CO2工质混合循环至发电单元。本方法克服了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中汽轮机出口工质压力与压缩机入口工质压力相互依赖、参数不能独立调节的问题,使得系统的循环效率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