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393386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441521.4
申请日:2024-04-12
Applicant: 安徽工程大学
IPC: G01R31/392 , G01R31/36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完全数据驱动的锂电池健康状态预测方法,属于锂电池状态管理领域。本发明首先获取锂电池充电时的电压电流数据作为特征因子,以构建特征向量并生成训练样本和测试样本;再通过优化多核相关向量机模型获取SOH的初始预测值,然后再通过优化极限学习机模型进行误差补偿,从而得到补偿后的SOH实际值作为锂电池的SOH。本发明克服了特征因子在工程应用中提取不准确和单一预测模型预测精度不高的缺陷,实现SOH精准预测的同时克服SOH预测模型的预测误差和训练误差,从而进一步提高SOH预测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510792B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011487980.4
申请日:2020-12-16
Applicant: 安徽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退役电池储能系统的可重构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其中变换器包括电池组选择电路、组合双向变换器、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分别连接至电池组选择电路、组合双向变换器,退役电池储能系统依次电池组选择电路、组合双向变换器后引出正负极端子用于连接负载或充电设备;所述电池组选择电路用于控制退役电池储能系统中的各电池组与组合双向变换器的接通,所述双向组合变换器用于控制均衡的开启。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电路结构简单,且可以实现在充电或放电过程中进行均衡,均衡不会影响退役电池系统的正常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5859573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406323.1
申请日:2022-11-10
Applicant: 安徽工程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7/11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光伏组件串行电阻的求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获取光伏组件理想I‑V特性曲线的导数表达式;步骤2、获得二极管的反向饱和电流;步骤3、将二极管的反向饱和电流代入光伏组件理想I‑V特性曲线的导数表达式,获得简化式;步骤4、获得光伏组件理想I‑V特性曲线的导数处于开路点时的简化表达式;步骤5、获取光伏组件实际I‑V特性曲线的导数表达式;步骤6、结合光伏组件理想I‑V特性曲线的导数表达式和实际I‑V特性曲线的导数表达式,获取实际I‑V特性曲线的导数表达式的改进形式;步骤7、获取光伏组件的I关于V在开路点的导数;步骤8、对光伏组件的I关于V在开路点的导数进行整理和变换,可以得到光伏组件串行电阻。本发明虽然仍采用解析表达式的方法,但求解的光伏组件串行电阻参数结果与温度T和日照强度S的大小密切相关,因此求解精度更高,并且工程实现更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13595005B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110681721.3
申请日:2021-06-19
Applicant: 安徽工程大学
IPC: H02G7/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输电线路保护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有上下移动件、第一连接架和第二连接架,第一连接架和第二连接架相向设置的一侧均设置有滚轮,第一连接架和第二连接架上均开设有竖槽,竖槽内滑动连接有清理棒,上下移动件连接有移动架,移动架位于第一连接架和第二连接架之间,移动架侧壁上通过弹性弹簧连接有弧形清理板,移动架下端连接有两个倾斜板,倾斜板与移动架铰接设置,移动架上设置有限位板,限位板位于倾斜板上方,倾斜板下端面设置有加热板,加热板下端设置有多个冲击杆,壳体下端开设有多个与冲击杆配合设置的流通孔。本发明便于对输电线路的保护。
-
公开(公告)号:CN114179652A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111421523.X
申请日:2021-11-26
Applicant: 安徽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切换式有序充电桩,涉及充电桩领域,包括充电桩本体,对称设置的第一侧板;设于第一侧板一侧的固定柱,固定柱正对于第一侧板的侧面和第一侧板正对于固定柱的侧面均设有侧滑槽;设于第一侧板和固定柱之间的第二侧板;滑块,第二侧板朝向侧滑槽的侧面均设有滑块,滑块与侧滑槽滑动连接;设于第二侧板上方的联动部,联动部用于带动第二侧板沿着侧滑槽向上或向下运动;设于两个第一侧板之间的撑板及用于驱动撑板向上或向下运动的驱动部;切换部,在撑板运动至第二侧板的高度时,切换部用于将撑板从两个第一侧板之间运动至两个第二侧板之间。通过本装置,使得一个车位可供两辆车进行充电,可有效解决小区有序充电不足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595005A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10681721.3
申请日:2021-06-19
Applicant: 安徽工程大学
IPC: H02G7/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输电线路保护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有上下移动件、第一连接架和第二连接架,第一连接架和第二连接架相向设置的一侧均设置有滚轮,第一连接架和第二连接架上均开设有竖槽,竖槽内滑动连接有清理棒,上下移动件连接有移动架,移动架位于第一连接架和第二连接架之间,移动架侧壁上通过弹性弹簧连接有弧形清理板,移动架下端连接有两个倾斜板,倾斜板与移动架铰接设置,移动架上设置有限位板,限位板位于倾斜板上方,倾斜板下端面设置有加热板,加热板下端设置有多个冲击杆,壳体下端开设有多个与冲击杆配合设置的流通孔。本发明便于对输电线路的保护。
-
公开(公告)号:CN113415184A
公开(公告)日:2021-09-21
申请号:CN202110698831.0
申请日:2021-06-23
Applicant: 安徽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收线式充电桩,包括桩体、电缆与充电枪,所述桩体的右侧内壁自上而下固定有多个导向环四,所述桩体的左侧内壁自上而下设置有多个活动连接的导向环五,所述导向环四与导向环五交错设置,所述桩体的右侧底部固定有导向环三,所述桩体的右侧侧壁的底部与中部固定有导向环二,所述桩体的右侧侧壁的中部固定有导向环一,所述桩体内部设置有与导向环五一一对应的移动组件,所述桩体的右侧外壁固定有悬挂件,所述充电枪悬挂在悬挂件上,本发明提供的充电桩,通过交错设置的导向环四与导向环五,使电缆形成“之”形结构,进而对电缆进行收纳,避免过长的电缆外露在桩体外部而经受高温和雨水的侵蚀,提高了电缆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1224434A
公开(公告)日:2020-06-02
申请号:CN202010171083.6
申请日:2020-03-12
Applicant: 安徽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火储混合发电系统的负荷频率协调优化控制方法,通过机理分析获得光火储混合发电系统的频率响应状态空间模型,经离散化处理后转化为增量模型,进而建立系统的增量预测模型;分析系统中存在的约束,将其转化为线性矩阵不等式;最后利用模型预测误差和控制增量构造了综合指标函数,对控制量进行在线滚动优化,设计出协调优化控制器作用于系统,从而实现光火储混合发电系统的负荷频率协调优化控制效果。解决了光伏高渗透率引起的系统频率波动问题,通过协调控制,实现储能、传统火电机组与光伏发电机组输出功率的协调配合,改善系统的频率响应性能,并且解决系统中存在的非线性约束问题,避免设备因超负荷工作而造成安全隐患。
-
公开(公告)号:CN108306617B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810064916.1
申请日:2018-01-23
Applicant: 安徽工程大学
IPC: H02S50/10 , G06F30/367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理想太阳能电池最大功率点参数的求解方法,包括:建立理想太阳能电池的数学模型并根据数据模型求取输出特性表达式;根据最大功率理论结合输出特性表达式推导出最大功率点的初始表达式;采用电池温度、日常强度来修正太阳能电池最大功率点的初始表达式得到太阳能电池最大功率点的求解公式。本发明的优点在于:(1)本解析求解方法是建立在严格的理论推导基础之上,避开了循环迭代算法,变量关系明确,求解方便,克服了一般数值求解方法的缺陷。(2)本解析求解方法能直观反映太阳电池温度、日照强度等因素对最大功率点参数的影响,实际工程应用也比较方便,而参数求解精度比一般的解析求解方法要高。
-
公开(公告)号:CN105045332B
公开(公告)日:2016-11-02
申请号:CN201510279105.X
申请日:2015-05-27
Applicant: 安徽工程大学
IPC: G05F1/6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光伏电池的MPPT控制方法,使用双直线近似法和小步长扰动观察法相结合进行光伏电池的MPPT跟踪,先根据光伏电池等效模型建立两条最大功率点电压和环境温度、日照强度之间的近似直线,然后根据采集的环境温度、日照强度和两条近似直线确定最大功率点电压,再由光伏电池实际输出电压和最大功率点电压差值通过PI调节后生成驱动开关器件的PWM脉冲信号,把光伏电池调整到最大功率点附近,最后通过小步长的扰动观察法精确跟踪最大功率点。本发明具有快速、高效、控制准确的优势,同时算法简单、对控制器要求低,工程实现方便。
-
-
-
-
-
-
-
-
-